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同济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同济大学2019 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200 名左右,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专项计划 4 名左右,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定向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12 名左右,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20 名左右。

上述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下达为准。

本年度招生将进行两次,实行申请考核制,第一次招生不设置初试环节,报名时间2018 年10 月,考核时间为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 3 月,有10 个学院参加;第二次招生预计报名时间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9 月,所有学院都参加。

我校博士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选拔机制。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

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2年,为加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使同济大学环境学科跨入了全面国际化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学院现设有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三个系,共有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均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其中环境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

拥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等平台。

全院目前在职教师171人,长江学者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4人,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6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50人,博士生导师66人。

柔性引进段宁、侯立安、陶文铨院士。

同时与很多境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着密切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并聘请了前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托普弗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环境领域著名专家作为兼职教授。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研究生卓越计划。

每年共招收本科生约150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约250人,留学生约30人。

近6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环境保护和水处理领域的高级专业及管理人才。

同时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国际合作,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建立国际化教育模式,为区域和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企业和政府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

二、招生信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博士招生专业有3个:(081403 )市政工程研究方向:01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02.城市水资源与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设计运行最优化03.污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04.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理论与技术考试科目:(1901)英语(申请考核)、(1903)日语(申请考核)、(1904)德语(申请考核)任选一门(2900)学科专业基础(申请考核) (3034)市政工程学科专业综合(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01.环境化学与过程污染控制02.现代环境分析理论与技术03.环境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04.环境友好功能材料与技术05.生态毒理与环境健康评价06.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07.土壤污染修复与风险评价8.环境新能源科学与技术09.区域、流域及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10.污水处理与资源化11.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12.空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13.环境能源与新材料14.污染场地修复理论与技术考试科目:(1901)英语(申请考核)、(1903)日语(申请考核)、(1904)德语(申请考核)任选一门(2900)学科专业基础(申请考核) (3033)环境科学学科综合(研究方向01,02,03,04,05,06,07,08可选)(3032)环境工程学科综合(研究方向09,10,11,12,13,14可选)(085274)能源与环保(专业学位)不区分研究方向考试科目:(1011)英语(工程博士)、(1014)德语(工程博士)任选一门(2900)学科专业基础(申请考核) (3903)能源与环保专业综合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硕士学位者(在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2019 年 3 月 1 日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4.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高级或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需推荐专家签名,具体格式可从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用A4 纸打印);5.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相关规定办理。

6.除上述条件外,学院的其它要求见各学院公布的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办法,可参考《各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的申请条件简表》(见附件一、二),详见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7.现为定向就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和尚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报名时须征得工作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

一旦录取,考生需妥善处理好与所在单位的关系,办妥各种手续,如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者,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选拨程序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8 年11 月8 日,每天0:00-22:00报名方式:网上报名,登陆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如实完整填写报名信息(考试方式选择“普通招考”),同时在报名系统相应位置上传下述材料:报名要求:报名考试费标准:250 元/人。

(1)报名照片上传的报名照片必须为标准证件近照,JPG 格式,150×200 像素,大小30K 以内,白色或浅蓝色背景。

照片尺寸修改请参照图片处理帮助。

该报名照片将用作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在校证件等用途,请认真准备。

如因照片模糊、年限较长或其他不合要求的因素,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的情况,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2)硕士学位证书历届生须上传学位证书扫描件,应届硕士生须上传电子版《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学信档案”: 上申请),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扫描件代替学位证书。

(3)申请材料按照下面“申请材料提交”中的要求,将申请材料按照要求的顺序合并成一个不大于25M 的独立PDF 格式文件,压缩成ZIP 格式文件,在系统“上传申请资料”处上传。

完成报名信息填写和材料上传后,确认提交。

然后,通过报名系统在线支付报名考试费。

缴费前请慎重考虑,考生成功缴纳报名费后恕不退费。

缴费后,打印《同济大学2019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申请材料提交1)《同济大学2019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 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用A4 纸打印,不用附件上传);2)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学信档案”()上申请)和本科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3)硕士和本科期间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须加盖相关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4)科研成果,如:已获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 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等;5)获奖证书复印件1 份;6)两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高级或以上职称专家签名的推荐信(具体格式可从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用A4 纸打印);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1 份;8)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和目录(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9)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10)报考学院要求的其它材料,详见各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办法。

添加封面和目录后,请申请者将材料用A4 纸打印并按上述顺序装订成册,并将申请材料寄(送)到报考学院(负责接收材料老师的联系方式见附件一,如通过邮寄方式必须使用邮政特快专递EMS),申请材料接收截止日期:2018 年11 月8 日。

在申请材料审核时,将以纸质版材料为准,参考报名系统中上传的材料。

申请人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

一经发现作伪并核实,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且5 年内不接受其报考。

五、考核内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1)复试内容:原则上复试内容和分值情况为:1 门专业课,笔试,满分100 分;综合考核满分200 分,具体包括专业外语(一般为笔试,满分50 分)、外语口语和听力(口试,满分50 分)、专业综合(形式为口试或口试与笔试结合,满分100 分)。

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以复试前学院公布的复试方案为准。

(2)复试时间、地点:由各招生学院安排,请于复试前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查询六、考博分数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复试以百分制计算七、习题解析(启道教育提供)Smoking may be a pleasure for some people. 1 ,it is a serious sourceof 2 for their fellows. Now medical authorities express their 3 about theeffect of smoking 4 the health not only of those who smoke but also those whodo not . 5 ,nonsmokers who must 6 inhale the air polluted by tobacco smoke may7 more than the smokers themselves.As you are 8 informe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tudents have 9 in aeffort to 10 the university to 11 smoking in the classroom. I believe they are12 right in their aim. However, I would hope that it is 13 to achieve this bycalling 14 the smokers to use good judgment and show concern for other 15 thanby regulation.Smoking is 16 by city bylaws in theatres and in halls used forshowing films as well as in laboratories where there may be a fire hazard. 17 ,it is up to you good18 .I am therefore asking you to 19 “No smoking” in the auditoriums,classrooms and seminar rooms. This will prove that you have the nonsmoker’s health andwell-being 20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a large number of our students.1. A. HenceB. HoweverC. Anyway D. Furthermore2. A. joyB. discomfortC. convenienceD. relief3. A. considerationB. attentionC. belief D. concern4. A. againstB. forC. inD. on5. A. In consequenceB. On the other handC. In factD. After all6. A. instinctivelyB. instantlyC. spontaneouslyD. reluctantly7. A. sufferB. subjectC. submitD. sustain8. A. certainB. sureC. doubtlessD. right9. A. enteredB. joinedC. attendedD. involved10. A. reasonB. persuade C. argueD. suggest11. A. stopB. objectC. banD. prevent12. A. entirelyB. likelyC. generallyD. possibly13. A. likelyB. probableC. properD. possible14. A. outB. forC. onD. up15. A. ratherB. betterC. moreD. other16. A. prohibitedB. protectedC. reservedD. cleared17. A. FurthermoreB. ConsequentlyC. NeverthelessD. Elsewhere18. A. ideaB. dutyC. senseD. responsibility19. A. persistB. maintainC. stickD. adhere20. A. in mindB. in headC. in heartD. in memory1. 【答案】B. However【解析】本题测试逻辑搭配. however 然而,正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