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文阅读导学案

说明文阅读导学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复习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教学内容:
一、说明文常见的考点
二、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1、什么是说明文?
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A、事物(形状、构造、发展变化)B、事理
3、阅读说明文要抓住几个方面?
A、指出说明文对象及其说明的中心
B、说明对象的特征
C、理清说明的顺序。

我们学习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每种还有哪些小类?以学过的课文为例说明。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宋--升死:(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在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a、先总说后分说分--总总--分--总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一般到特殊
f、由整体到局部
注意:(1)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2)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等。

(3)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D、掌握说明的主要方法及作用。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2)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

(3)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

(4)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5)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
一定有两个方面。

(6)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
方法。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
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

(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9)列图表: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10)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注意: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


2、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1)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2)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4)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

(5)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6)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

(7)引资料:引用,标记是引号。

(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

a、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b、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c、配图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地认识,便于比较和记忆、理解。

d、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

e、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条理清晰)。

f、打比方:能够想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g、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

h、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I、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

J、引资料: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等说明事
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E、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1、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
言运用,同义词的选择上。

2、方法:
a、表态:不能删。

b、定性(什么上的限制)+解词或解释句子。

c、若删去,句子意思就成了…不符合实际。

d、Ⅹ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三、试题训练
1、分别指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35米。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
(3)、松鼠是一种片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智。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5)、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愈强。

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 ) (6)、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 )()
(7)、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

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
2、找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例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他们是十分警觉的。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2)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3)这种笨重的书(简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
简。

(4)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
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2)中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是。

(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当时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苏州园林据说有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句话中的“当时可
算”能否删去?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