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大纲要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001
第一节概述
学习要点:
1.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
2.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一、药物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的含义
药物配伍变化: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后在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
药物配伍禁忌:
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药物配伍变化。
研究目的:
根据药物及其制剂组方的性质和作用——
分析了解可能发生的配伍变化
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避免因药物配伍不当而造成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
预防医疗与药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1
二、药物配伍应用的目的
满足临床预防或治疗合并症(兼病或兼证)需要
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相须、相使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吗啡+阿托品
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磺胺药+甲氧苄氨嘧啶(T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Q:合理配伍——
预防治疗、协同增效、降低毒副、拮抗作用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2
三、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1.中药学配伍变化
配伍理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七情配伍”(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饮食禁忌
2.药剂学配伍变化——发生于体外
物理配伍变化
化学配伍变化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3
3.药理学配伍变化(疗效学配伍变化、体内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于体内
药理学配伍禁忌:疗效降低或消失,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
协同作用:
复方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
当归注射液+川芎注射液
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拮抗作用:含钙类的制酸中药+阿司匹林/水杨酸
毒副作用:甘草+洋地黄强心苷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104
第二节药剂学的配伍变化
学习要点:
1.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
2.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
3.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
药物配伍后在制备、贮存过程中,发生分散状态或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影响制剂质量的变化。
影响:外观性状、化学稳定性
现象:
浑浊、沉淀或分层(溶解度改变)
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
吸附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1
1.浑浊、沉淀或分层
原因:制剂溶剂或药物分散状态改变而某些成分溶解度减小所致——水提醇沉、醇提水沉
酊剂/流浸膏(乙醇)+水性药液
黏液质、蛋白质水溶液+乙醇
含醇液体药剂包装不严
饱和溶液(如芳香水)+大量盐
胶体+电解质/脱水剂
乳剂、混悬剂久贮或配伍导致粒子凝聚增大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2
2.吸湿、潮解、液化或结块
配伍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3
3.吸附
群药共煎时→药渣吸附
脱色过滤→活性炭、白陶土吸附
生物碱+吸附性较强的物质(如碳酸钙等)
→被吸附而致释放不完全影响疗效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4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
因配伍,成分相互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分解、水解、取代、聚合等)而导致药物成分的改变。
现象:沉淀、变色、产气、爆炸
影响:外观、质量、疗效、产生毒副作用
1.浑浊或沉淀
pH改变
成分相互作用
(1)pH改变
析出溶解度较小的游离弱碱/弱酸:生物碱盐水
溶液+碱→pH↑→难溶性游离生物碱析出
某些药物易水解生成沉淀:
硫酸锌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氢氧化锌沉淀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5
(2)成分相互作用
生物碱+有机酸、苷类(羧基、酸性)
如:小檗碱、延胡索乙素+金银花(含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茵陈(含绿原酸及咖啡酸)
生物碱盐+鞣酸、碘、碘化钾、溴化钾
鞣质+生物碱、皂苷,如拳参+柴胡皂苷
鞣质+蛋白质(酶类制剂)、白及胶
鞣质(如五倍子、大黄、地榆等)+抗生素(如红霉素、灰黄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鞣质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如钙剂、铁剂等)配伍也易产生沉淀
配伍禁忌:
朱砂及其制剂(朱砂安神丸、冠心苏合丸等)+还原性药物(如溴化物、碘化物、硫酸亚铁等)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6
2.变色
铁盐+酚羟基→颜色变深
多巴胺+碳酸氢钠→粉红至紫色
碳酸氢钠/氧化镁+大黄粉末→粉红色
氨茶碱、异烟肼+乳糖→黄色
维生素C+烟酰胺→橙红色
3.产气
正常产气现象:
含漱用的复方硼酸钠溶液:配制时产生二氧化碳
泡腾制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7
4.发生爆炸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8
三、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1.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分类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09
2.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溶剂组成的改变:安定+ 5%葡萄糖/0.9%氯化钠
pH的改变:碱+酸
缓冲容量:5%硫喷妥钠+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注射液
原、辅料的纯度:微量的钙盐+甘草酸、绿原酸、枸橼酸、黄芩苷
成分之间的沉淀反应:黄芩苷+小檗碱、鞣质+聚山梨酯-80
盐析作用:两性霉素B+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
混合顺序及混合液浓度:氨茶碱→稀释液+烟酸√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210
第三节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与配伍变化的技术处理
学习要点:
1.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2.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301
一、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设计与方法
实验方法
1.可见的配伍变化实验方法
2.测定变化点的pH
3.稳定性试验
4.成分鉴定与含量测定
5.药理学、药效学实验及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配伍变化的技术处理
1.改变调配次序
2.改变溶剂或添加增(助)溶剂
3.调节药液pH值
4.改变剂型或调换药物
5.控制贮存条件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302
习题小练
最佳选择题:
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叙述为
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
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
C.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变化,属于疗效配伍禁忌
D.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制剂出现产气现象
E.易产生物理配伍变化的药物制剂若改变制备条件可防止配伍变化的发生【正确答案】D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303
最佳选择题:
以下有关药物制剂配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含钙类的中药与阿司匹林、水杨酸等协同起效
B.糊化淀粉使酚性药物会产生浑浊或沉淀
C.朱砂与溴化钾混合研磨后会爆炸
D.火硝与高锰酸钾配伍会产生有毒物质
E.苷类、有机酸、鞣质与生物碱配伍易产生沉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拮抗、增溶、产生有毒物质、爆炸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304
多项选择题:
属于药剂学配伍变化中化学配伍变化的有
A.两种制剂混合因溶剂改变而析出沉淀
B.颗粒剂贮存中吸潮、结块
C.药剂配伍导致乳剂分层、破裂
D.鞣质类与生物碱类制剂配伍产生沉淀
E.氨茶碱与乳糖混合后变色
【正确答案】DE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305
多项选择题:
减少或避免药物制剂发生药剂学配伍变化的方法有
A.改变调配次序
B.调整溶剂
C.调节药液pH值
D.改变剂型或调换药物
E.控制贮存条件
【正确答案】ABCDE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306
☆7大考点☆
▲药物配伍变化研究的目的
▲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物理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
▲化学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
▲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常见变化及原因
▲预测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中药药剂学部分到此结束,请继续学习中药炮制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201000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