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3年随访研究

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3年随访研究

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干预3年随访研究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生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学,包括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

针对这样的背景,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做好糖尿病的预防显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干预;饮食治疗;bmi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从八厂社区抽取156例igr 者(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见表1)设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并与他们签订合作协议,其中有47例因随访过程的麻烦而自动放弃,坚持下来的109例igr 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较高,他们能做到主动参与并坚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生活方式干预:1)健康教育的“知、信、行”让他先了解糖尿病这个知识,然后让他去相信这件事情可以做好,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2)制定周详的计划;3)定下明确的目标;4)加强团队的配合;5)定期举办培训班给病人传授知识与技巧以积极取得病人的配合。

对照组从启秀社区抽取igr者96例。

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以下内容:1、饮食治疗:主食减少2-3两/天。

按标准体重给予热量,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卡。


量多餐,既得营养,又减轻胰腺负担,利于控制血糖。

定时定量进餐,与运动保持一致,使血糖波动不会太大。

2、体力活动,每周减重400克为宜,运动以餐后1-3小时运动为佳,要有规律,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高强度运动,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食物,以备低血糖时使用。

3、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劝诫每一位吸烟者停止吸烟。

2 结果
2.1 血糖检测结果干预组血糖正常54例,糖调节受损49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96例)血糖正常11例,糖调节受损58例,糖尿病27例。

. 干预组血糖正常转化率49.5%,对照组为11.5%;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5.5%,对照组为28.1%。

差别有显著性。

2.2 bmi(kg/m2)随访结果:bmi≥25干预组78例,对照组69例;bmi达到或接近24干预组60例,对照组13例,
x2=17.6,p1.70mmol/l干预组89例,对照组 66例;tg0.56~
1.70mmol/l干预组76 例,对照组10例,x2=24.6,p<0.005,差别有显著性。

3 讨论
本研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随访3年,结果表明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生率为5.5%,而对照组为28.1%,差别有显著性。

卢昀春【4】等对igt、ifg人群(即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抽取91人为干预组,从对照社区随机抽取110人为对照组。

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

具体措施为(1)成立健康俱乐部;(2)
发放宣传材料;(3)定期讲座,介绍糖尿病知识;(4)开展知识竞赛;(5)组织收看糖尿病相关录像;(6)制订健康食谱和运动计划;(7)举行联谊会。

结果两组比较,干预组空腹、餐后血糖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有很多国家的研究也表明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可行性:瑞典malmous的研究和中国大庆igt研究分别证明,生活方式干预研究分别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50%和30~50%,芬兰的dps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58%,美国的dpp
试验,研究对象3200人,随访3年,结果表明非药物方式干预使美国人糖尿病发病率降低58%,这些结果不仅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在全世界范围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而且显示中等强度的干预既有效又能为广大人群接受并长期坚持。

在随访中同时发现改变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体重指数达标,美国著名的糖尿病学者joslin说:“糖尿病因肥胖而生,糖尿病因肥胖而死亡。

”肥胖引起免疫细胞聚集、炎症细胞浸润导致代谢慢性炎症,进而发生胰岛素抵抗,最终发生糖尿病。

减肥的益处有1)机体能量代谢总量和胰岛素需要量减少;
2)靶组织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3)能量摄取量减少可致胰岛素受体的亲和性恢复。

改变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人的恢复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高甘油三酯水平。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害有:1)诱导胰岛b-细胞凋亡,影响胰岛素分泌;2)抑制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利用,造成胰岛素抵抗;3)增加肝糖的输出,加重糖代谢紊乱。

本研究表明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将有助于降低研究对象的血压及血
甘油三酯水平,有助于减轻体重,预防糖尿病。

参考文献
[1]刘文清,陆菊明。

糖耐量减低的发病机制及其转归[j].医学综述杂志,2001,7(6):353-354
[2]卢昀春,杨春旭,凌利民,等。

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63-2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