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资料
大纲内容框架
✓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细菌、真菌、病毒 ✓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 ✓人体解剖与生理卫生 ✓遗传、进化、生态
课程标准内容框架
✓科学探究 ✓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 ✓生物与环境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生物的多样性 ✓健康的生活 ✓生物技术
68.3 5.1
26.0
u.光速比声速快
74.4 2.4 22.8
v.植物在夜间的呼吸是吸进二 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13.9 55.4 30.1
w.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64.5 2.7 32.2
x.肝制造尿
45.5 8.6 45.3
y.阳光可导致皮肤癌
14
1)科学知识 2)科学原理与方法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4)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15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变化比较(%)
199 199 199 200 200
2
4
6
1
3
基本理解科学知识的公众
30.1 33.8 30.6
基本理解科学过程的公众 基本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的公众
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
k.吸烟会导致肺癌
l.早期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17.3 17.2 64.8 44.6 6.7 48.1
70.3 5.5 23.8 81.7 5.6 12.4 29.6 17.0 52.8
m.被辐射过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可以 安全饮用
28.1
13.1 58.2
n.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
59.3 6.4 33.8
o.月亮本身不会发光
p.发射火箭等空间探索活动影响气 候
q.盐的成分是碳化钙
65.3 11.6 22.6 20.1 25.7 53.6 39.1 10.6 49.7
r.抛一枚硬币得到国徽面的机会 是 43.0 18.4 38.0 一半
s.钻石是非金属材料
46.5 12.0 40.7
t.皮球抛起后会落下是因为地 球的引力作用
※ 2003年初,《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研制 工作已基本完成,并由教育部正式颁布。
※ 高中新课程于2004年开始实验。原定2009年 在大陆全面展开。
7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学习目标、行为目标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6 3.4 2.7
1.9 2.3 3.3
0.3
0.3 1.4 1.98
公众对25个基本科学观点的了解程度(%)
基本科学观点
正确率 错误率 不知道
a. 地心非常热
39.09.3源自51.2b. 所有的辐射都是人为造成的 46.0 9.9 43.6
c. 人类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
61.4 14.5 23.6
生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
智力水平、性格、兴趣等学生的需要。
◇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
是公平的。
◇教师必须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1.传统的生物教科书在教授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时,大都强调“用右手握住镜臂,用左手托住显 微镜的底部”,“用右手画图”等显微镜使用的 基本要求。这是对显微镜操作技能规范化的要求。
5
※ 2000年5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 心,组成研究队伍。
※ 2000年7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正式 启动。
※ 2001年3月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征求 意见稿)面世。配套的《生物》实验教材也从2001 年9月在实验区开始实验。
6
※ 2005年9月开始,义务教育新课程在大陆全面 展开。
附录:对学习目标做了具体的说明。
“课程标准”与 “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相同点 内容标准
的陈述
学习要求
不 同 目标要求 点
学习结果 的描述
教师的 任务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 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
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内容
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 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不是最高要求
10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理念
初中
1.面向全体学生 2.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
高中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
学习机会。
◇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江苏版) 在相关技能的要求的阐述上则有所不同。在“普 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要求”中,教科书提出“搬 动显微镜的时候,一只手应托在显微镜的底部, 另一只手握住镜臂”。
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课程标准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 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 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而生物学教学大纲是 统一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 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 域
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 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 要求
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 抽象的术语来表示学
见的行为
习结果
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 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 科书,弹性较强
要求教师“忠于教材、 分析教材、教好教 材”,刚性较强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1
社会发展 的需要
学生发展 的需要
生物教育的目的
生物科学 发展的需要
2
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 英教育;
义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普通公民,而不 是科学家;
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科学素养,而不 是专业素养。
教育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3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 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文件,是国家对基 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 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d. 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38.7 28.0 32.7
e. 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
15.8
8.9
74.5
f.电子比原子小
24.2 14.1 61.1
g.抗菌素能杀死病毒
17.6 43.5 38.3
h.宇宙产生于大爆炸
i.数百万百年来我们生活的大陆一 直在缓慢地漂移
j.就我们目前所知,人类是从早期 动物进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