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引言竹子是园林中一类特殊的观赏植物,中华民族对竹子的欣赏情有独钟,赏竹的历史可溯至两千多年前,在赏竹过程中常常心系情怀,将竹子的特殊性人格化。
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功能方面的作用,指竹子和其他园林植物一起构成的空间具有净化空气、消除污染、吸滞粉尘、减小噪音、降灭细菌、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遮荫降温等功能。
二是艺术方面的作用。
竹有四美:色泽美——猗猗绿竹,如同碧玉,青翠如洗,光照眼目;姿态美——清秀挺拔、竿劲枝疏、凤尾森森、摇曳婆娑;音韵美——摇风弄雨,滴沥空庭、打窗敲户、萧萧秋声;意境美——清晨,竹林吐露含雾,翠影离离,月夜,傅影映窗,如同一帧墨竹;另外,竹子还有意识之美,被赋予具有君子的气节、坚贞、淡泊、虚心等种种内涵特质。
正因为竹子蕴涵这种多层面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它贯穿于中国诗史、画史、造园史乃至文化心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中国竹文化和古典园林竹景观,对中国乃至世界园林风格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近 5 年来竹类植物在园艺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广东、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喜竹爱竹用竹已成时尚,在庭院、路旁等到处可见竹子的倩影,风光无限。
一、观赏竹在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我国有39属500余种竹种,其中观赏竹种近150 种。
观赏竹种除按植物学分类外,在园林应用中为方便起见,可以按形态、色彩、园林用途等进行分类:(一)依形态分1.按地下茎类型分可分为合轴型、单轴型和复轴型三种类型,地上表现为相应的三种竹林类型:丛生茎竹林、散生茎竹林及混生茎竹林。
2.按竹秆形高低粗细分大致可以分为大型竹种、中型竹种及小型竹种三类。
3.按秆的形状分秆形分正常及畸形二类,正常的竹秆为圆形或椭圆型,秆节或节间奇特的竹种有:方竹、大佛肚竹、佛肚竹、罗汉竹、龟甲竹、笨竹等。
(二)依色彩分1.秆色极大多数竹种竹秆颜色均为绿色,另有小部分竹种的颜色奇特。
(1)紫色:如紫竹;(2)黄色:如黄皮刚竹、金竹、黄杆乌哺鸡竹;(3)白色(幼秆密被厚层白粉):如粉单竹;(4)秆具其他色彩斑纹:斑竹(紫褐色斑纹)o2.叶色(1)大部分的竹种的叶子为翠绿色;(2)叶绿色具白色条纹:菲白竹、铺地竹;(3)叶具其他色彩条纹:黄条刚竹(叶绿色具黄条纹)、菲黄竹(叶黄色具绿色条纹)。
(三)依园林用途分:1.营造大面积竹林景观:以大中型竹种为主,如毛竹、淡竹、刚竹、茶秆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撑篙竹等。
2.片植、孤植:大中型竹种均可片植,尤以色泽鲜艳、姿态秀丽的竹种为佳。
如斑竹、紫竹、方竹、黄金间碧玉佛肚竹、大佛肚竹、龟甲竹、罗汉竹、金镶玉竹等。
3.绿篱: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如孝顺竹、青皮竹、慈竹凤尾竹、花孝顺竹等。
4.作地被或护坡、镶边:最常用有铺地竹、署竹、菲白竹、翠竹、菲黄竹等。
5.盆景用竹:以秆形奇特、枝叶秀美的中小型竹种为宜。
如佛肚竹、凤尾竹、菲白竹、菲黄竹、方竹、笨竹、龟甲竹、紫竹、罗汉竹、金镶玉竹、斑竹、紫竹等。
二、竹子在园林应用中的类型及其观赏价值当今园林、风景区、名胜中竹景随处可见,造园、造景形式多种多样。
竹子造景类型,按其性质、范围及形式可分为风景竹林、竹类植物专题园、庭园及盆景等。
(一)风景竹林风景竹林是以竹景为主的大面积竹林景观,包括竹林、水体、山体及其它野生动植物,配以道路、建筑等辅助设施,供游人光观休闲。
风景竹林气势磅礴,随山岚起伏,如绿色的汪洋大海,但也不乏秀丽清雅之美,散发出淡淡清香。
如浙江莫干山竹海,是典型的以毛竹为主的风景竹林。
由于竹林独具的景观效应和文化氛围,近些年我国这种规模较大的风.景竹林发展较快,著名的有位于四川宜宾地区的蜀南竹海、浙江安吉的竹海、浙江杭州的云溪竹径为主风景竹林等。
随着森林游的趋热,竹海游前景非常看好,可适当发展一些风景竹林。
选择竹类发达、面积较大成片、风景优美、交通方便的地区,划建风景竹林或竹林公园。
由于竹类植物独特的无性繁殖及采伐作业的间伐特点,风景竹林或公园的经营与其他森林公园的不同,除特殊规定外,对于竹林生产可照常进行,并可结合开展一些挖笋、伐竹等的旅游项目,对观光事业无害反而有利。
(二)竹类植物专题园竹类植物专题园用竹类植物作专题布置,在色泽、品种、干形、大小等上加以选择配置,营造一种清静、幽雅的氛围,兼有光观旅游、科普教育及研究保护等的作用。
主要类型有竹类公园、竹类植物园二种。
竹类公园是以竹景和竹种取胜的专题公园,供游人欣赏也起到竹种资源收集和保护的作用。
北京紫竹园、昆明世博园竹子馆等属于此类。
竹类植物园以收集和保存竹类植物种质资源为主,为开展相关的研究、教学、科普工作提供场所,其次是供游人游玩观赏。
我国竹类植物园有20余处,著名的有浙江安吉竹种园等,此外,一些著名的植物园,如杭州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等都建有较大面积的竹种收集专题区。
(三)庭园现代竹子庭院主要吸收我国明清时期园林造园之精华,种竹于窗前、院中、角隅、路旁、池边、岩际、树下、坡上,构成传统的园林竹景。
由于竹子在美学和文化上的丰富内涵和特质,在庭园布局、庭园空间、建筑空间的布置上易产生浑然天成、诗情画意的显著效果,形成优美雅静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庭园竹子配置形式主要有以下二种类型:1.竹为主景,创造各种竹林景观利用珍奇竹种的高观赏性,以竹林、竹丛的形式,植于重要位置,他们以优美的形态(方竹、肿节竹、龟甲竹、罗汉竹等),或以绚丽的色彩(花毛竹、金镶玉、黄皮刚竹、黄金间碧玉、碧玉间黄金等),构成了美丽的竹子景观,这是竹类具有的独立的景观表象特征。
2.竹类植物与其他景观组合,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与园林建筑物组合与亭、堂、阁配置的竹类植物,不仅以其绿色的中性色调衬托了以红、白、黄为主的建筑色调,突出建筑色彩;还以其自然的形态和质感衬托了用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同时掩映在修竹丛中的“映竹精舍”更是人们休闲时分的好去处,宛如来到了白居易所说“映竹年年见,时闻下子声”的那一种意境中。
竹子是理想的遮挡材料,弥补建筑布局构图中的不足,如房屋和墙拐角处,用凤尾竹、淡竹、紫竹和假山石相配形成层次丰富、造型活泼优美的景色。
竹类植物栽于围墙边缘组成绿篱,不仅具有障蔽作用,同时还增加了层次,丰富了色彩。
当然若园内墙上筑有各种类型的窗户,应避免竹子档住窗洞口,以利透视。
障蔽作用除了遮挡不美的部分外,还能创造幽深的意境,给人遐想的空间。
如园林建筑在高大的修竹遮掩下若隐若现,可营造“竹里登楼人不见,花间问路鸟先知”的意境。
在书房、居室的窗前植竹数竿,造成一个活的屏障,向内看去,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同时竿竿翠竹又为居室带来了“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的美妙环境,使人有足不出户,坐享各种清福的感觉。
这种配置中型、小型竹种均可,适当控制高度和定植株数,看去宛如翠竹画面,形成框景和漏景。
另外,由于一般小竹子的根鞭系统只分布在20—30 厘米深的土壤中,使得它比大型的树木更宜在屋顶栽植,形成轻巧柔和的屋顶花园,这在国外己得到运用,如英国伦敦百货商场的屋顶花园就成功地运用了四季常青的竹子,收到了很好的观赏效果。
(2)与园路组景自然式园林的动态序列空间布局讲究道路的曲折起伏变化,空间的虚实之分,通幽之感。
可利用散生竹构成疏透的空间分隔,也可选用秆密型丛生竹丛进行封闭型分隔,在园路两侧种竹,使夹道皆竹,形成竹径,竹旁再点缀石笋数枝,产生“竹径通幽”、“人在画中行”的效果。
为了避免色彩单调,可选用黄金间碧玉和碧玉间黄金等中型偏小型,但色彩艳丽之竹种,或是夹杂几棵乌柏之类的色叶木,但也不宜多,以防杂乱。
(3)与山水、岩石的组景山水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景石是具特殊风趣的庭园小品,若能适当运用竹类植物,则更能增添山体的层林叠翠,净化水体的同时又丰富水面空间色彩,更为景石添雅趣,以免单调枯燥。
山坡上植箬竹,作为地被,既美观又能防止山坡长期暴露以致水土流失。
若在坡下再衬托些灌木花丛或观叶小灌木类,如红花夹竹桃、黄素馨等,则更增添姿彩。
吕初泰《雅称》“竹,宜岩际,宜盘石”。
因此,在岩际、山麓、石边也可植箬竹,呈现自然之姿。
假山旁、石峰下植竹数秆,能显示山林之美。
苏州沧浪亭、上海豫园假山下及苏州留园冠云峰旁,都有此造景。
池边、溪边植竹,并以梅、桃及木芙蓉等配合形成色彩丰富的竹景,倒映水中,水面上下两重天,自成一片佳景。
尤其是在狭长曲折的河流两岸,利用竹木组成夹景深远幽邃。
例如,广西漓江两岸水畔的丛丛青翠欲滴、姿态婆娑的丛生竹与漓江两岸巧夺天工的姿态各异的山峰倒映在江面上,刚柔相济,堪称人间胜景。
(4)与其他植物材料组景竹类植物与其他植物材料的组合,不仅能创造优美的景致,、更能将无限的诗情画意带入园林,形成中国园林特有的情境与意境。
这种配置方式主要有:竹类与桃混植,正如苏轼所咏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青竹与桃花带来了几许春意。
或者用几片茁壮似竹笋的石笋若隐若现在几竿修竹丛中,虚虚实实,再植以几株四季常青的桂花,这就象征着春意永在了。
当然也可用梅、木芙蓉等与竹混植,此类竹子一般用中型竹种。
以竹为背景,兰花、寒菊作为地被植物衬托梅,给萧瑟的冬景带来一片清丽。
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这种画题式的配植是中国式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的传统手法。
树丛以白粉墙为背景,配合山石,结合画题来设计,并在一定的距离用景门及景窗来框景,这种画题式配植也可运用在走廊、墙壁的角隅转折处,使生硬对立的角隅得到缓和与美化,有画意也不乏诗情。
扬州个园应用此种配置相当成功,园门口修竹亭亭,石笋参差,俨然是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天然图画。
大树下可种植箬竹、鹅毛竹、翠竹、铺地竹等矮小的竹做地被,以添趣味。
三、竹子在室内绿化和装饰中的应用(一)竹盆景盆景是把山水胜景移至掌上的装饰绿化小品,是自然山水画卷的浓缩,既可供室内、案头观赏,也可汇聚成景。
竹子盆景的制作不但需要一般的园林造景艺术手法,而且还需要矮化、改形、修剪等特殊的控制技术。
植物材料以小型竹种尤宜,如娟秀文雅的观音竹、清瘦朴素的舍竹、骨劲节奇的笨竹、秆形独特的罗汉竹、方竹和龟甲竹等。
竹子盆景栽植常与其它植物材料或奇石亭阁相配。
如与怪石相配,竹之潇洒超然与石之嶙峋突兀形成刚柔相济、巧拙相对的竹石盆景;竹与松、梅同栽,则形成有名的“岁寒三友”图。
(二)竹工艺装饰品在酒店室内,布置竹帘、竹屏风、竹花瓶、竹雕、匾额楹联、竹韵景石以及有关竹子的诗、画、书、印等,营造高雅、清新氛围,供游人赏竹、吟竹、读画、欣赏品味书法、竹雕艺术,加深对竹文化的理解,促进园林意境的延伸,加强竹子造景的艺术感染力。
竹是园林造景和室内装饰的宝贵材料,我们努力在做一些尝试,但如何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竹子造景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造园技术,推陈出新,探索出一套现代竹子造园造景手法,是一下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需要我们园林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