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我国是世界竹类分布的中心,被誉为“竹子王国”。
观赏竹因其形态优美,生性强健,绿化期长,繁殖容易,不同种类高矮、叶形、姿态、色泽各异等特性,成为园林中的的宠儿。
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
不管是以竹造园,疏落竹影的画意,还是以竹造景,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多种多样风格,遍及整个园林,形成特殊的东方造园风格与手法。
从古至今,竹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园艺观赏竹类具有景观效应和文化内涵,在园林中有着优质广泛的应用。
竹子的观赏价值、造型方法、造景方式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竹文化、竹旅游的结合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高,从而提升观赏竹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
本文主要针对园艺观赏竹在园林中的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一.观赏竹的概念、分类、及审美价值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43属700余种(含引种栽培属种),约占全世界木本竹子种类的1/2以上,我国竹林面积约有700多万。
竹子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中子叶植物的禾本目禾本科或竹亚科,观赏竹指观赏竹类植物,禾本科竹亚科的竹类植物。
一般地下茎称为竹鞭,地上部分为竹秆,有显著的竹节,节与节之间相空,竹亚科是一类再生性很强的植物,是重要的造园材料。
自古以来,竹子就用来美化庭院,点缀风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
诸如竹篱夹道、竹径通幽、竹亭闲逸、竹外怡红、竹水相依等景观艺术,无不遍及中国园林。
竹类植物根据地下茎的生长情况可分为3种生态型:中轴散生型、合轴丛生型、复轴混合型。
竹类的种类繁多,我国有500余种,大多可供庭园观赏,常见栽培观赏竹有:散生型的紫竹、毛竹、刚竹,杜竹、方竹等,丛生型的佛肚竹、孝顺竹等,混生型的箬竹、茶杆竹等。
竹类植物都比较美,四季常青是它们的共性。
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石头诗、情、画、的影响。
植物造景的手法在材料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秀、美、胜、意,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还力求溶于画中,要具画意;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般精巧玲珑的景点布置。
观赏竹的千姿百态,色彩光芒四射,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
作为在园林应用的观赏竹,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指的是“奇、美、健”。
所谓“奇”,是指竹子秆型奇特,如方竹为方形;佛肚竹基部竹和节间膨大如弥陀佛的大肚;罗汉竹基部竹鞋起如珠状……游人观之,妙趣横生,流连忘返。
所谓“美”,是指竹秆色泽鲜艳,如紫竹的竹秆为紫色,象征高贵;斑竹泪痕斑斑,相传舜死后,二妃啼哭不门,扦泪于竹,故有“斑竹一枝干滴泪”的佳句,广为传诵的花毛竹和金镶玉竹,秆上黄绿相间,组成美丽的花纹;刚竹的变种“黄金嵌碧玉”和“碧玉嵌黄金”,前者黄秆嵌绿色纵纹,后者绿秆嵌绿色纵纹,变化无穷,美不胜收。
所谓“健”是指竹子不畏逆境,昂扬向上,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是一种高洁清雅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
二.观赏竹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组织空间,如游园绿化、步行小逍等,用大面积的竹子密植成流畅的线条或成片林,可以在空间上把不同的景点、景调统一起来,构成格调一致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将与格调相悖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遮挡。
渲染空间,有相当一部分竹子如紫竹、菲白竹、大佛肚竹等,由于其枝干色彩上引人注目,也常常成为景观园林的焦点。
协调空间,如果用竹子做绿篱,如用观音竹双行列植于草坪或建筑物的周围,不但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加多样化的美感,使周围环境更为和谐。
分隔空间,亦采用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的竹类,将绿地布局分隔成各种观赏功能的区域。
通过不同的变化,满足人们在观赏休闲时的感受和需求。
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闲;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
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
通过不同的空间营造不同的氛围,也可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竹中竹、景中景的效果。
三.观赏竹类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竹子品种极多,在园林配景中应用广泛,如寺庙园林多营造其佛性氛围,而喜植紫竹、观音竹、圣音竹等,一般园林的墙角、假山坡脚与筑篱,则取矮生形箬竹,而景区景点的曲径通幽之处,则往往取用密集多姿、秀雅宜人的凤尾竹、琴丝竹等,居住区、生活区等区域,或公共绿地等常用岁寒三友松竹梅,不但取其形美,更重其意美。
与观赏类苗木的配置方法一样,竹类不论自然式、人工式配置,不外下述几种方法:群植,是一种株数较多的一种栽植方法,将观赏竹类植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更加突出了群体美,增加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增强了观赏竹类清幽挺秀,超俗脱群的崇高韵味,使人们在成片的观赏竹种植园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竹海涛涛,返朴归真,浮想联翩。
常见的有在小路转弯处,大面积草地旁,建筑物后方及园林,大面积栽植成林,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的景观效果。
丛植,三株以上同种或几种观赏竹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法称为丛植,这是在自然式园林中,一种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
在观赏竹类植物配置上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观赏竹类植物变化万千的竹秆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丛植是将其个体美与群体美展现出来的最佳方式,同种观赏竹类植物丛植,有疏密有致的效果,再配以球形灌木或片植草坪,高低错落。
这种植物群落并不能在自然界直接生成,园林设计手法已经跳出了模仿自然的框框,但从其植物材料的应用,色彩的搭配、园景的构图上看,无不获益于大自然,这种人工美是经过精练提取的纯净的自然美,得益于大自然的法则,自然受到人民群众的钟爱,近年来,不少较成功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房地产楼盘、公园、小游园、庭园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孤植,即单植,观赏植竹类物以丛植为主,打造古典苏杭式园林,也不妨让其独领风骚。
孤植宜选用形体较大,绿叶参天,展翅欲飞,竹韵飘逸的品种,如佛肚竹、墨竹、湘妃竹、花竹、金竹、玉竹以及从头到脚呈现出黄、蓝、自、绿、灰五种颜色的五色竹,它们丰姿绰约,光怪陆离,具有神秘的色彩和高雅奇特的形态,以竹类为地被植物,搭配草坪,具有延续视觉的效果,也可借地被植物衬托而组合成焦点,耐修剪的种类可剪成短而厚实的高度,耐荫者栽种于乔木、灌木之下,叶片既具有观赏效果,亦可作配色之用。
列植,是沿着规则的线条等距离栽植的方法,可调空间,显出整齐美,以强调局部的风景,使之更为庄严宏伟。
观赏竹类植物成行种植,是快速营造生态环境的最佳方法。
列植,行与列交错有序,同种或多种色彩立体交叉,绿色大世界随风飘动,满目诗情画意,清幽而通透,万物生机盎然,一般用于园林区界四周,以清界限。
四、观赏竹类在园林中的综合应用(1)盆景景观应用所谓的竹盆景就是利用浓缩的盆景将大自然中的竹景表现出来的一种园林艺术,现代的竹盆景主要包括“竹石盆景”和“全竹盆景”两种类型,竹石盆景主要是将竹子的纤柔之美与石头的嶙峋刚强形成一种刚柔并济的美,而全竹盆景则是选择一些体型较小而且外形较为奇特的竹子,来体现竹子的个性美,比如体如敷粉的单竹,节奇骨劲的罗汉竹,质朴清瘦的苦竹,清新脱俗的观音竹等。
用于盆景制作的竹子主要有方竹、罗汉竹、慈竹、凤尾竹、孝顺竹等,多放置在园林建筑旁或者摆放在室内,用于丰富景观的层次和要素,点缀空间之用。
(2)专类竹园的应用竹子的种类千差万别,在园林中建设专类的竹园,即将不同种类的竹子集中到一个园林中,使之与廊、榭、亭等建筑与假山、溪流等地貌地形充分地结合起来,并且融合当地的人文因素,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合为一体,充分展现竹子的外在美和高尚的内在品格,例如四川成都的望江楼公园采用的就是这样的造景手法,将140多种竹子广泛种植在园林中,是利用竹子所设计出独特景观的成功典范。
(3)与其他植物搭配的应用竹子与植物材料进行组合,不仅能够创造出雅致的景观,而且能将诗情画意带到园林中,能够充分显示出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人们将竹子与其他植物进行搭配,形成既有美感又有内涵的景致,可以将情怀和志向寄托于竹子与植物的造景,耐人寻味。
例如将一些清逸潇散的竹类与一些植物和花相搭配,意趣高雅。
(4)与园林建筑小品搭配的应用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竹类与建筑小品搭配的景观较普遍,通过将建筑与观赏竹两者的形态与空间的协调,将建筑与环境相融合,使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达到和谐统一,不仅可以衬托出建筑本身的美感,又可以柔化硬质的建筑物。
在一些古典园林中,水榭、阁楼、亭堂等附近,常常会栽植一些青翠高洁的竹子,在突出建筑美的同时,起到了和谐色彩的作用,使环境更为统一和谐,形成引人入胜、具有独特韵味的景观小品。
五.观赏竹类在园林中的古今应用古往今来,竹子因其特殊的美感和自然特性,成为了风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植物,成为造园的主要材料之一,不管是以竹造景、借景、障景,还是用竹点景、框景、夹景,都能变化万千,美不胜收。
(1)观赏竹类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早在周朝时期,随着中国园林的开端,竹子就己经应用到了园林之中。
早有“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的说法,说明古人已经懂得大自然秀丽的竹林风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建“上林苑”从山西云冈引种竹子到咸阳,有“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冈素竹”的记载。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显示了洛阳显贵私园的气派,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的说法,这说明,当时竹子已经广泛应用于园林之中了。
唐代,竹子造园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其中著名的有“斤竹岭”、“竹里馆”等。
“寿山良狱”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亲自参与规划的,由此推知,北宋山水宫苑的以竹造景之法。
明清时期,竹子与水山、园墙、建筑等结合而成的竹林景观,成为当时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
“沧浪亭”、“狮子林”等苏州名园及扬州“个园”等在造园上对竹子运用极具有代表性,竹子应用手法至今仍广泛应用。
(2)观赏竹类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林规划与建设中,观赏竹的应用更为广泛,有很多以竹子作为主题、主景的景点。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上海万竹园,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公园,它以“竹文化”为主题,营造“江南竹韵、清清通幽”的竹景。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采用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
安吉竹乡,位于浙江省北部的安吉县,素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被誉为“竹乡国家森林公园”。
“安吉竹种园”是亚洲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散生竹和混生竹种最为齐全的竹种园,有“中国竹子博物馆”之称。
现代园林设计还涌现出许多新思想和新观点,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精华的同时,新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材料应运而生,竹类植物以一种新造型、新形式参与现代园林规划,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统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