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
三、孔子的思想
孔子一生最为崇拜的人是周公,念念不忘 的是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王道德治。 当时孔子所能做到的,就是继承周公的某 一个方面而加以发扬光大,即对周朝的典 章礼乐进行继承和维新,并加以宣扬,而 其最理想的途径便是办学。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公山弗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 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者,事其为东周乎?‛ ——《论语.阳货》
(五)、返回鲁国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 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 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 ——《荀子.儒效》
——《论语.八佾》
(三)、青年时代
下了很大的苦功学习演奏乐曲,对于音乐的修养, 达到了十分高深的地步。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 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 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 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 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 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 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 也’。
(四)、齐国之旅
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 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 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 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 声乐以淫愚其民。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 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 导众存民也?。‛ 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 其道,仲尼乃行。 ——《晏子春秋》
——《史记· 孔子世家》
(三)、青年时代
学习过歌吟,很会唱歌。
“武功”很高强,射箭、驾车的本领达到了非常 高的水平。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礼记.射义》 子闻之,谓门人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 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子罕》
二、孔子的生平
(四)、周游列国
(四)、齐国之旅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 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 有栗,吾得而食诸?‛ 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 节财。‛景公悦,将以尼谿之田封孔子。 ——《史记》
(四)、齐国之旅
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 以告晏子。 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 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建事,不可守 职;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 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 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 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 德滋衰。
——《论语.微子》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论语.公冶长》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二)、七世祖正考父
“三命兹益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 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左传.昭公七年》
(三)、六世祖孔父嘉
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曰:‚先 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 得保首領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 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 對曰:‚群臣願奉馮也。‛公曰:‚不可,先君 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 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 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使公子馮出居於鄭。八 月,庚辰,宋穆公卒,殤公即位。君子曰:‚宋 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饗之,命以義 夫。‛ ——《左传.隐公三年》
(五)、返回鲁国
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 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 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 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 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 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 也。‛乃不果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 之田。
——《左传》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 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 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 鼓云乎哉?‛ ——《论语 阳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季氏》
(三)、仁的行为
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 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 子路》
(四)、仁的态度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 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五)、仁的语言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 颜渊》
(五)、仁的语言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 ——《孔子世家考》 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二、孔子的生平
(三)、青年时代 鲁昭公七年(前535年),母亲颜征在去世。 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 ——《论语.子罕》
首先是做一些粗活来维持生计,后来做了管理仓 库、计算物事的委吏,以及管理牲畜饲养的乘田。
一、孔子的身世
(一)、先祖微子启 1、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 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 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 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
2、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 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 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 故。 ——《史记.宋微子世家》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子谓伯鱼:‘女为《周南》、《召南》矣 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 正墙面而立也与! ——《论语.阳货》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三)、六世祖孔父嘉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 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 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 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 ——《左传.桓公二年》
(三)、六世祖孔父嘉
五世亲尽,别为公族。 ——《孔子家语.本姓解》 圣师之所以为孔氏,实由孔父嘉始。孔父, 字;嘉,名也;后世以字为氏。 ——《文庙祀典考》卷七
(五)、返回鲁国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 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 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 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论语.阳货》
(五)、返回鲁国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
5、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 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 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 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孔子35岁时,投奔齐国高昭子为其家臣。 高昭子名张,唁鲁昭公,称为主君,阿景 公意,辅孺子荼,卒为陈氏所逐;其不屑 如是。 ——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一
(四)、齐国之旅
仲尼游齐,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 见寡人宰乎?‛仲尼对曰:‚臣闻晏子事 三君而得顺焉,是有三心,所以不见也。‛ 仲尼出,景公以其言告晏子,晏子对曰: ‚不然!婴为三心,三君为一心故,三君 皆欲其国之安,是以婴得顺也。婴闻之,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孔丘必据 处此一心矣。‛ ——《晏子春秋》
(二)、仁的修养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三)、仁的行为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 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一)、先祖微子启
3、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 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周公既承 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 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 以申之,国于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
(一)、先祖微子启
4、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 ‚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 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 也。‛ 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 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 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 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 曰《箕子操》。
(四)、父亲叔梁纥
有力如虎者。
——《左传.襄公十年》
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编年》
(四)、父亲叔梁纥
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一字伯尼,解》
征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