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飞之死

岳飞之死

岳飞之死
介绍岳飞
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在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死因
1.宋高宗要岳飞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而1137年(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一日高宗把飞召至“寝阁”,向飞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飞。

岳飞见部队得到扩充,收复中原有望,心情异常激动,飞陈述了自己光复中原的规划,而且提出要“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以归故国”。

2.金人要岳飞死
1137年,金太宗死后,完颜亶继承帝位,完颜挞懒一派开始掌权。

金向宋廷呼吁和谈,条件是归还黄河以南故宋地,并放还高宗生母韦氏,归还已死的徽宗的梓宫。

而1138年(绍兴八年)二月,岳飞还军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并在临安朝见时对高宗说:“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

”高宗不听,十二月廿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跪在金使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藩属,并每年纳贡,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

1140年(绍兴十年),完颜兀术发动政变掌权,随即废除对宋和议。

五月,兀术亲统大军,取道汴京向两淮进军;右副元帅完颜撒离喝统帅西路军,从同州(陕西大荔县)攻陕西。

五月下旬,金军兵临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顺昌告急。

宋高宗原不同意岳飞出兵,后恐顺昌有失,便命飞发兵救援。

岳飞随即挥师北上,在六月、闰六月间,先后收复了蔡州、京西路连克鲁山等县城、颍昌、陈州、郑州和西京河南府。

此后,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对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

就在此时,朝廷诏命张浚等人退兵,岳飞接连上奏,请求友军支援,没有得到朝廷批准。

在兵少且后援无助的情况下,岳飞率部将金兵一逼再逼,终于在朱仙镇,使兀术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

就是这样的优势明显,七月十八日,宋廷却传来班师诏,隔了两三日,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

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然而在朝廷高压钳制之下,岳飞不得不下令班师。

1141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

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3.秦桧等要岳飞死
在朱仙镇,兀术准备渡过黄河的时候,有个北宋时的太学生却要求进见,对兀术说:“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兀术经此人提醒后,决定暂不过河。

而秦桧也早在暗中策划岳飞撤军的事了。

为了置岳飞于侧面受敌、孤军无援的境地,秦桧串通张俊等人,策动并唆使谏官罗汝楫向高宗上疏,说:“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

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

”高宗遂降诏,令岳飞班师。

1141年十月十三日,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岳飞义正词严地面对审讯,并袒露
出背上旧刺“尽忠报国”四大字,主审官何铸见此,亦为之动容。

铸调查发现岳案证据不足,实为冤案,如实禀告秦桧。

秦桧却说:“此上(高宗)意也!”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

万俟卨等逼供不成,为了坐实冤狱,又为岳飞罗织搜剔了所谓“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数条罪名,欲将飞一举定为死罪。

已赋闲的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岳飞含冤而死
十二月廿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下达命令:“岳飞特赐死。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宋代史料并无“风波亭”的记载),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泣;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

隗顺临终前,始将此事告知其子。

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

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