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术理论

武术理论

1.武德:即为习武者道德品质的修养,是武术伦理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

2.翻子拳:是一种发力短促,严密紧凑、拳法密集、出手脆快的拳术。

3.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攻防格斗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

4.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5.竞技武术:是具备一定水平的武术竞技,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运动潜能和争取优异成绩而及进行的武术训练竞赛活动,它的特点是专业化、职业化、高水平、超负荷、突出竞技性。

6.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方法,双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手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

7.健身武术:是以普及为基础,旨在强身健体而开展的群众性武术活动。

8.武术竞技:是检查武术教学效果与训练水平的有效手段。

9.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格斗和功法等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德并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0.武术图解:是指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

11.拳术:是徒手演练的套路运动,包括自选拳、规定拳、传统拳术。

搏斗运动: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斗智、斗技的对抗实战形式。

1.武术的起源与狩猎、战争、武舞、巫术密切相关。

2.基本功、基本技术一般包括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肩功、臂功、腰功,以及平衡、跳跃、跌扑、翻滚等内容。

3.武术套路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教学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练习法,比赛法等方法。

4.武术套路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5.1988年的“武术概念”经过近20年的是使用,人们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6.健身武术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自觉性、灵活性、娱乐性,以健身为目的。

7.武术图解中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的人的躯干姿势为准,并且随着躯干所处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8.其他拳术中第一类为八极拳,八卦掌,形意拳。

9.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10.配乐项目必须在不带歌词的音乐伴奏下进行。

11.分组练习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有教师或学生骨干组织练习的一种形式。

12.武术教育历来重视“武德”,以尚武崇德作为武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13.唐时,实行武举制,用“武艺、力量、身体和语言”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促进了武术的快速发展。

14.B组评演练水平分,由3名裁判员组成,此项分值为3分。

15.传统的太极拳有武式、吴式、杨式、孙式、陈式等。

16.武术套路内容是由各种手法、步法、腿法、器械方法等与之协调和顺的身体姿势相配合,而构成多种多样的完整动作所组成。

17.关于“武术”一词,始见于南宋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

18.武术个人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19.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上的成熟期。

20.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21.武术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22.武术套路教学课教案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即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课后小结。

23.武术传习中,强调武德教育,要求习武者具备有手德、口德、公德。

24.其他拳术中第二类为通背拳、翻子拳、劈挂拳。

25.太极剑,集体项目套路完成时间为3~4分钟。

26.武术套路竞赛按年龄分有成年组、青少年组、儿童组。

27.武术套路比赛中出界扣0.1分。

28.武术运动按照运动形式分类,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击运动。

29.武术套路比赛中失误倒地扣0.3分。

30.武术套路是由若干个动作组成的,每个动作都包含着方向路线、架势结构、劲力方法、精神意思、节奏风格等要素。

31.少林拳是少林武术的总称,因嵩山少林寺而得名。

32.武舞是一种最古老的徒手或手持器械,有规律或没规律的舞动形式。

33.传统套路双器械包括:双刀、双剑、双钩等。

34.仲裁委员会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结果。

35.其他拳术中第二类为地躺拳、象形拳。

一、武术裁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平行端正,作风正派,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熟悉武术竞赛规则,并熟练掌握裁判法。

3.掌握一定的武术技术与专业基础理论。

4.遵守大会纪律,执行裁判工作管理条例,能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地做好裁判工作。

5.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二、武术教学中的哪些情况下采用完整教学法?1.学习新动作时,给学生建立完整动作概念的示范和讲解时,可用完整教学法。

2.学习技术动作的结构、方法比较简单的动作时,用完整教学法。

3.学习技术动作的方向、路线比较简单的动作时,用完整教学法。

4.对有一定的武术基础或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采用完整教学法。

三、抱拳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不以老大自居。

右拳表示勇猛习武。

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四、武术的价值有哪些?1武术的技击价值2武术的观赏价值3武术的健身价值4武术的教育价值5武术的经济价值五、武术套路比赛,各套路完成的时间?(1)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成年不得少于1分20秒。

(2)太极拳自选套路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4)太极剑、集体项目3-4分钟。

(5)其它拳术、其他器械套路,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6)按年龄分组时,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青少年(含儿童)不少于1分10秒。

六、武术套路比赛裁判长的评分与扣分?1.裁判长参与B组“演练水平”的评分,但一般不予公示。

凡场上裁判员评分出现不允许的差数时,即参与评分。

其调整的方法是:裁判长的评分参与裁判员的有效分之中,取中间分数的平均值。

2.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重作、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七、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第一步,初步建立动作概念。

主要通过教师的正确讲解示范,给学生建立动作的初步概念。

第二步,基本成型期。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与工整。

第三步,连贯定型期。

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不再是呆板的分解动作,而是流畅连贯的完整动作示范。

第四步,巩固定型期。

进一步要领会套路动作的特点,通过对动作劲力、作用、性质进行分析,阐明精神、意气与形体动作的结合。

八、武术套路竞赛规程?1)竞赛名称2)目的任务3)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4)竞赛日期与地点5)参加单位和参加办法6)竞赛项目7)报名、报到、8)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9)裁判员和仲裁委员会及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10)注意事项以上各项,可根据竞赛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九、武术套路创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注意竞赛规则(二)注意起、收势的处理(三)注意照顾全面发挥特长(四)注意追求变化(五)注意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十、武术竞赛场地是如何规定的?个人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均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为8米。

两个比赛场地的距离6米以上。

十一、简述武术套路的教学特点?武术套路的教学有四个特点,主要体现在:①武德为先,注重礼仪;②基本功、基本技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③注重直观教学。

侧重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④强化攻防意识,重视精气神。

一、武术运动按照运动形式分类有哪些具体内容?(一)套路运动1.单练(1)长拳(2)太极拳(3)南拳(4)形意拳(5)八卦掌(6)通背拳(7)八极拳(8)翻子拳(9)劈挂掌(10)少林拳(11)戳脚(12)地躺拳(13)象形拳(1)剑术(2)刀术(3)枪术(4)棍术(5)大刀(6)双刀(7)双剑(8)双钩(9)九节鞭(10)三节棍(11)绳标2..对练(1)徒手对练(2)器械对练(3)徒手与器械对练3.集体项目(二)搏斗运动1.散打2.推手3。

短兵二、武术套路自选项目评分标准内容,赢得分与最后得分如何确定?答:武术套路竞赛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

1.动作质量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A组评动作质量分,由三名裁判员组成,此项分值为5分。

2.演练水平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B组评演练水平分,由三名裁判员组成,此项分值为3分。

3.难度动作的评定与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C组评动作难度分,由三名裁判员组成,此项分值为2分。

4.运动员实际应得分的确定:动作质量的应得分、演练水平的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

5.运动员最后得分的确定: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三、武术套路比赛各裁判组的工作都有哪些/1.裁判长:组织裁判组的业务学习,认真学习规则。

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在竞赛中,指挥全组上下场工作。

把握评分尺度,临场发生问题,依据规则果断处理。

比赛时,负责运动员比赛套路创新难度的加分。

执行比赛中对重做、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向运动员和观众宣布最后得分。

赛后及时总结。

比赛结束要抓好收尾工作和裁判员的鉴定工作。

2.裁判员:赛前认真全面地学习规则,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裁判长提出,以便解决。

熟练评分仪器的操作方法。

比赛中,听从裁判长指挥,精力集中,熟练的执行规则,独立准确的评分。

赛后参加小组小结,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比赛结束后上交自我鉴定。

3.计时、记分员:要熟悉比赛规则,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

赛前进行模拟练习,争取在比赛中熟练自如,准确无误,及时把运动员的演练时间和评分结果清楚的填入评分表,并报告裁判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