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赵树理小说读后感

赵树理小说读后感

读《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有感
于乐源11级建筑学20115570
问题:小说中人物软英形象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描写文字。

并且进一步思考软英为什么这么变?赵树理通过软英形象的变化表达了什么?
软英作为主要形象贯穿了整篇小说。

其变化是:软弱,无力争取幸福,等待封建制度中命运的宰割→开始想为自己争取幸福但是缺乏理智→有心计地为自己争取幸福→爆发,痛斥小旦,争取到了幸福
P225:“妗妗!你快坐下!你看我长了十七岁了,落了个什么结果?”
P227:“马上撅了撅嘴嘟噜着说:‘没甚就没甚吧!我爷爷不是逃荒来的?’”
P233:“小宝问软英要说什么,软英说……唱着唱着,眼泪骨碌碌就流下来了。

”这些表明软英对命运的安排是十分不满的,但是她还是个十七岁的姑娘,既没有能力,又没有智慧,只能对这桩婚事愤怒和喟叹。

所有对话的前提是软英无奈地接受了这次的安排。

在这里,软英是软弱无能,任命宰割的。

P239:“软英说:‘捶死就捶死吧!反正总要死一回啦!捶死总比嫁给刘忠强!’”P241:“二姨劝软英:‘软英!……’……软英说完了,二姨觉得这话越发句句有理。


在这一阶段软英仍背负着封建残余强加给自己的枷锁,但是她有了主见,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虽有哭哭啼啼,却是为争取而哭号,而不是为无奈而哭号。

自己开始为自己争取幸福,并且理直气壮。

但是由于智慧的欠缺,软英只能用强攻,对父亲采取哭闹的方式争取。

P251:“软英这时候,已经是二十岁的大闺女,于是已经有点拿得稳了,……接着把自己那套注意告诉小宝,并且告他说:‘你到外面,要故意骂我丧良心才好!’”P258“小宝站起来说:‘我说!’软英跟着也站起来说:‘我说!’”
第一段对软英的语言,动作,心理都有浓墨重彩的细致描写。

她在这时候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内心变得成熟稳重,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幸福,会用计谋拖住敌人,自己慢慢运筹帷幄,甚至安排小宝为自己放下口风。

这里是软英变化的结点,是软英爆发的铺垫。

第二段一个“跟着”表明了软英的迫不及待和准备充分,是爆发的前奏。

P258“软英站起来说:‘高工作员在这里唱给我们讲……’……小旦叔,不!小旦!我再不叫他叔叔了!……他小旦天天哄人啦,也上我一回当吧!”
P261“大家正站起来要走,软英说:‘慢点!婚姻问题究竟算能自主不能?’……别人干涉不着”
软英爆发了。

她慷慨陈词一通,痛斥小旦,陈述了自己不嫁给小贵的理由和自己对付小旦、小昌的计谋,整个是激昂但是条理的。

说明软英有力量和智慧抗衡强加给自己的不公平了。

她不是那个无奈的小姑娘了,也不是那个只会用哭闹的方
式争取的女孩子了。

软英成熟了。

至于变化的原因,我认为无非是这几个方面:
一是软英本人年龄的增长。

年龄大些,心理要成熟些。

能够承受得起外界的压力和突发变化。

二是软英在婚姻风波中经历的挣扎使她成长起来。

软英亲口说:“哪天不想?哪时不想?不知道想过几千遍了!”软英在这件事上翻来覆去地考虑,加重了她对这桩倒霉婚事的痛苦,也坚定了嫁小宝,争幸福的决心。

痛苦使她成熟。

三是大时代背景的变化,这也是最重要的。

八路军赶走了日本鬼子,占领了下河村。

下河村本来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礼俗社会,无法可讲,地主刘锡元一手遮天,子女唯父命是从,软英无力反抗。

八路军的到来为下河村注入了理法的新鲜空气。

软英开始讲“婚姻自主”,有此意识是软英反抗的前提。

文章最后元孩提到了“代表政府”、“登记”、“合法”等在封建社会不会出现的词。

这也是软英反抗的依据。

正是大时代的潮流滚滚而下,风气焕然一新,才使得青年男女们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啊。

赵树理通过软英的变化表达了:
八路的到来破除了封建,进一步的土改破除了封建残余。

焕然一新的风气使得年轻人观念改变,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