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时:64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
二、教学目标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
掌握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理解高频电子器件和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作图和简单设计方法;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后续电子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了解通信系统组成,掌握非线性电路与选频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晶体管高频等效模型。
2.清楚高频小信号选频放大器的一般模型与任务,重点掌握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熟悉放大器的稳定性。
3.了解放大器内部噪声的来源、性质,熟悉元件噪声模型,熟知信噪比、噪声系数的概念,并会简单计算。
4.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熟知丙类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会分析该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熟知其高频特性。
了解有关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一些新技术。
5.熟知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LC正弦波振荡器,会分析电路、定量计算、确定主要参数。
应知道石英晶振的相关知识。
6.必须熟知调制、解调的相关重要概念,熟知幅度(角度)调制(解调)的常用电路,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数学计算。
7.清楚混频(变频)的概念,熟知变频干扰。
8. 熟知电子线路中三种常用的反馈控制电路:AGC、AFC、APC。
重点掌握锁相环路(PLL即APC)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掌握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信号的频谱与调制等特性,了解学习的对象及任务。
教学内容:
1、通信系统组成
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考核要求:
1、通信系统组成(识记)
2、信号、频谱与调制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领会)
3、课程特点、本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识记)
第二章通信信号的发送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容、电阻、电感等)的特性;熟练掌握LC 回路的选频特性与阻抗变换电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性;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稳定性;了解多级谐振放大器;了解集中选频滤波器等;掌握电子噪声的来源与特性。
教学内容:
1、LC选频网络
1.1、选频网络的基本特性
1.2、LC选频回路
1.3、LC阻抗变换网络
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2.1、谐振放大器的等效
2.2、放大器性能分析
3、集中选频放大器
3.1、集中选频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
3.2、集成宽带放大器
3.3、集中选频放大器应用
4、电噪声
4.1、概述
4.2、噪声的来源、性质
4.3、噪声系数和温度
考核要求:
1、LC选频网络
1.1、选频网络的基本特性(识记)
1.2、LC选频回路(应用)
1.3、LC阻抗变换网络(应用)
2、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2.1、谐振放大器的等效(领会)
2.2、放大器性能分析(了解)
3、集中选频放大器
3.1、集中选频滤波器
石英晶体滤波器(识记)
3.2 集成宽带放大器(了解)
3.3、集中选频放大器应用(了解)
4、电噪声
4.1、概述
4.2、噪声的来源、性质(识记)
4.3、噪声系数和温度(领会)
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C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外部特性;理解A、B、D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了解宽带高频功放、功率合成与射频模块放大器。
教学内容:
1、概述
2、两类功放的工作原理
2.1、工作原理分析
2.2、功率和效率分析
3、高频功放的动态分析
4、高频功放的实用电路
5、宽带高频功放、功率合成电路
考核要求:
1、概述(识记)
2、两类功放的工作原理
2.1、工作原理分析(领会)
2.2、功率和效率分析(应用)
3、高频功放的动态分析(领会)
4、高频功放的实用电路(识记)
5、宽带高频功放、功率合成电路(了解)
第四章正弦波振荡电路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分析:平衡条件、起振条件、稳定条件;熟练掌握LC振荡器的组成原则、电容反馈振荡器、电感反馈振荡器、两种改进型电容反馈振荡器;了解场效应管振荡器、压控振荡器、E1648单片集成振荡器;了解频率稳定度;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了解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
2、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LC正弦波振荡电路
3.1、互感耦合LC振荡器
3.2、三点式LC振荡器
4、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5、石英晶体振荡器
6、集成电路振荡器
7、压控振荡器
考核要求:
1、概述(识记)
2、反馈型自激振荡器的工作原理(领会)
3、LC正弦波振荡电路
3.1、互感耦合LC振荡器(应用)
3.2、三点式LC振荡器(应用)
4、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识记)
5、石英晶体振荡器(领会)
第五章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幅度调制原理及其特性(AM波、DSB波、SSB波);掌握振幅调制电路;熟练掌握调幅信号的解调方法及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同步检波电路;掌握混频、混频电路及混频器的干扰。
教学内容:
1、概述
2、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
3、振幅调制电路
4、调幅信号的解调
4.1、调幅解调的方法
4.2、包络检波
4.3、同步检波
5、混频器原理及电路
5.1、混频器的干扰
6、AM发射机与接收机
考核要求:
1、概述(识记)
2、振幅调制原理及特性(领会)
3、振幅调制电路(领会)
4、调幅信号的解调
4.1、调幅解调的方法(领会)
4.2、包络检波(应用)
4.3、同步检波(领会)
5、混频器原理及电路(识记)
5.1、混频器的干扰(领会)
6、AM发射机与接收机(识记)
第六章角度调制与解调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调频信号特性(参数与波形、频谱、带宽、功率,调频波与调相波的比较);掌握调频器与调频方法、调频电路;掌握鉴频器与鉴频方法、鉴频电路;理解限幅电路;了解调频收发信机及特殊电路等。
教学内容:
1、概述
2、调角信号分析
3、调频电路
3.1、实现调频、调相的方法
3.2、直接调频电路
3.3、间接调频电路
4、调频波解调原理及电路
4.1、鉴频方法及实现模型
4.2、振幅鉴频器
4.3、相位鉴频器
5、调频制的抗干扰性及特殊电路
6、FM发射机与接收机
考核要求:
1、概述(识记)
2、调角信号分析(领会)
3、调频电路
3.1、实现调频、调相的方法(领会)
3.2、直接调频电路(领会)
3.3、间接调频电路(领会)
4、调频波解调原理及电路
4.1、鉴频方法及实现模型(识记)
4.2、振幅鉴频器(领会)
4.3、相位鉴频器(识记)
5、调频制的抗干扰性及特殊电路(领会)
6、FM发射机与接收机(了解)
第七章反馈控制电路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的定性分析及应用;了解锁相环的应用和频率合成原理。
教学内容:
1、概述
2、锁相环路(PLL)的基本原理
3、锁相环的典型应用
4、频率合成原理
考核要求:
1、概述(识记)
2、锁相环路(PLL)的基本原理(识记)
3、锁相环的典型应用(了解)
4、频率合成原理(了解)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笔试(70%)
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高频电子线路》北京出版社陈远东
2、《高频电子线路》(修订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申功迈钮文良
3、《高频电子线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张义芳冯健华
4、《高频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黄亚平
5、《通信电子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申功迈钮文良
七、编写说明
注:该课程教学大纲由各系(部)汇总,教务处汇编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