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图表信息问题课件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图表信息问题课件
(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 (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 多远? (3)若妈妈比小明早10分钟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 的路程. 分析 (1)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可得到速度;在甲地游 玩的时间是1-0.5=0.5小时. (2)求得线段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和DE所在直线的 解析式后,求得交点坐标即可求得被妈妈追上的时 间.
中线段AB所示.
•1)小李到达甲地后,再经过_____小时小张到达 乙地;小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千米/小时.
•(2)小张出发几小时与小李相距15千米? •(3)若小李想在小张休息期间与他相遇,则他出 发的时间x应在什么范围?(直接写出答案)
• 【解析】(1)1 15 • (2)设EF的解析式是 • y1=k1x+b1, • AB的解析式是y2=k2x+b2. • 根据题意, •得
•∴车架档AD的长为75 cm.
•(2)过点E作EF⊥AB,垂足为点F,
•EF=AEsin75°
•=(45+20)sin75°≈62.783 5≈63(cm).
•∴车座点E到车架档AB的距离是63 cm.
•3)由图象可知,小聪在30≤t≤45的时段内
•s是t的一次函数,设函数解析式为s=mt+n(m≠0), •代入(30,4),(45,0)得:
•答: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3千米
• 4.(2010·玉溪中考)王芳同学为参加学校 • 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她周末到新华书店 • 购买资料.如图,是王芳离家的距离与时 • 间的函数图象.若黑点表示王芳家的位置, • 则王芳走的路线可能是( )
• 解析】选B.根据题中所给函数图象可知: 开始王芳离家越来越远,然后离家的距离 不变,再离家越来越近,符合图象的路线 为B.
• 6.(2010·铁岭中考)小张骑自行车 • 匀速从甲地到乙地,在途中休息了 • 一段时间后,仍按原速行驶.他距 • 乙地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折 • 线所示,小李骑摩托车匀速从乙地 • 到甲地,比小张晚出发一段时间,他距乙地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 二图表信息问题课件
•专 •题 •解 •读
•专 •题 •突 •破
•一、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主要是运用函数图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等)表示物体的变化规律(体现 在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 和函数建模能力.解答时往往根据图象的形状、位 置、变化趋势等信息来判断、分析、解决问题.
【例题1】 (2012·浙江义乌)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 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 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 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 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 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
• 【思路点x分,落在B区域得y分. • 根据题意,得 • ∴x+3y=9+3×7=30. • 答:小敏的四次总分为30分.
• 7.(2011·绍兴中考)为倡导“低碳生活”,常选择以自行车作为代步 工具,如图1所示是一辆自行车的实物图.车架档AC与CD的长分别为45 cm,60 cm,且它们互相垂直,座杆CE的长为20 cm.点A,C,E在同一条 直线上,且∠CAB=75°,如图2.
解 (1)设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为a,则a2+a2=2a2, ∴符合“奇异三角形”的定义.∴是真命题; (2)∵∠C=90°,则a2+b2=c2①, ∵Rt△ABC是奇异三角形,且b>a, ∴a2+c2=2b2②,
• 例3】(2010·吉林中考)在课外活动期间,小英、小丽和 小敏在操场上画出A、B两个区域,一起玩投沙包游戏.沙 包落在A区域所得分值与落在B区域所得分值不同.当每人 各投沙包四次时,其落点和四次总分如图所示.请求出小 敏的四次总分.
(3)2011年廉租房共有6 250×8%=500套, 500(1+10%)=550套, ∴2012年新开工廉租房550套.
•四、图文信息题
这类试题往往以图文形式提供一定的数学情景,让 学生通过对图画中的情景(或对话等)的分析和理解 ,抽象出数学本质,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
【例题4】 (2011·浙江宁波改编)阅读下面的情景对 话,然后解答问题:
分析 (1)描点作图即可. (2)首先判断函数为二次函数.用待定系数法,由所 给的任意三点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 (3)①将函数解析式表示成顶点式(或用公式求),即 可求得答案.
解 (1)描点如图所示:
(2)由散点图可知该函数为二次函数.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at2+bt+c, ∵抛物线经过点(0,0),∴c=0. 又由点(0.2,2.8),(1,10)可得:
(3)设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m km,则点E(x1,m), 点C(x2,m)分别代入两直线方程,依妈妈比小明早 10分钟到达乙地列式求解. •解 (1)由图象,得:小明骑车速度 :
•10÷0.5=20(km/ h). •在甲地游玩的时间是 •1-0.5=0.5(h). •(2)妈妈驾车速度:20×3=60(km/h) •如图,设直线BC解析式为y=20x+ b1,
• (1)求车架档AD的长; • (2)求车座点E到车架档AB的距离. • (结果精确到1 cm.参考数据:sin75°≈0.965 9,cos75° • ≈0.258 8,tan75°≈3.732 1)
•【解析】(1)AD= AD=
=75(cm),
•∴车架档AD的长为75 cm.
•
=75(cm),
经检验,其余各点均在s=-5t2+15t上.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5t2+15t.
其实际意义是刹车后到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到t1 时间内的刹车后平均速度.
•三、统计图表信息题
此类题是通过常见的统计图表(频数分布表、频率分 布直方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等)给出数据信息和变化规律的常考题型.考查读图 、识图能力和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同时考 查学生“用数据说话”的应用意识.
(3)设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m km,
• 【例2】(2010·宁波中考) • 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 • 从学校出发到宁波天一阁查 • 阅资料,学校与天一阁的路 • 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 • 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天一阁,图中折
线O-A-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 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例题3】 (2012·浙江衢州)据衢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衢州市新开工的住 房有商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四 种类型.老王对这四种新开工的住房套数和比例进 行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下面两幅统计图, 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经济适用房的套数,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假如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对象中共有950人符 号购买条件,老王是其中之一.由于购买人数超过 房子套数,购买者必须通过电脑摇号产生.如果对 2011年新开工的经济适用房进行电脑摇号,那么老 王被摇中的概率是多少? (3)如果2012年新开工廉租房建设的套数比2011年增 长10%,那么2012年新开工廉租房有多少套?
【例题2】 (2012·浙江台州)某汽车在刹车后行驶的距离s( 单位:米)与时间t(单位:秒)之间的关系的部分数据如 下表:
•(1)根据这些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点 ; •(2)选择适当的函数表示s与t之间的关系,求出相应 的函数解析式;
(3)①刹车后汽车行驶了多长距离才停止? ②当t分别为t1,t2(t1<t2)时,对应s的值分别为s1,s2 ,请比较S1/t1与s2/t2的大小,并解释比较结果的实 际意义.
(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提出的 命题:“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真命题还 是假命题? (2)在Rt△ABC中,∠C=90°,AB=c,AC=b, BC=a,且b>a,若Rt△ABC是奇异三角形,求 a∶b∶c; 分析 (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与等边三角形的 性质,求证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与奇异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2+b2 =c2与a2+c2=2b2,用a表示出b与c,即可求得答案 .
•∴y1=-15x+135,y2=60x-360, •|y1-y2|=15,得 •所以,当小张出发 小时或 小时时与小李相距15千米.
•(3)3≤x≤4
•二、表格信息题
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数据信息是这类信息题的特征, 分析表中的数据,能从表格中发现两个量之间存在 规律,归纳出相应的关系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分析 (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公租房所占比例以及条 形图中公租房数量即可得出衢州市新开工的住房总 数,从而得出经济适用房的套数.
(3)根据2011年廉租房共有6 250×8%=500套,得出 500(1+10%)=550套,即可得出答案.
解 (1)∵1 500÷24%=6 250, 6 250×7.6%=475, ∴经济适用房的套数有475套.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1)小聪在天一阁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 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千米/ 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 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 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自主解答】(1)15, •(2)由图象可知,s是t的正比例函 数. •设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s=kt(k≠0) , •代入(45,4)得:4=45k,解得: k= •∴s与t的函数关系式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