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饮食文化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论饮食文化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从中国地理看饮食文化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也是一种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
在此,我主要以身边的同学为例,来探讨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不同饮食习惯差异。
我来自湖南,众所周知,湖南人爱吃辣。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
这是因为湖南地处我国中南地区,湘西多山,盛产笋、蕈和山珍野味,而又因地理位置
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用酸泡菜作调料,
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
我的一位室友来自四川,与我一样爱吃辣。而川菜是以麻辣称著,四川地处盆地,
更加潮湿多雾,四季阳光少,空气湿度大,这跟湖南的湿润气候很像,吃辣也主要是
提神去湿。而我一位山东的同学也好吃辣,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部分地区气候也
是湿润多雨,而东北人吃辣更多的原因是用于御寒,因为东北气候过于严寒,吃辣也
可以驱寒。
从这些基本可以总结出居住在温湿或严寒地区的人比较喜好于吃辛辣食物。
来到上海就读以后,一开始很不能适应这里的饮食,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菜肴都
偏甜。上海菜,也就是本帮菜,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它吸取外地菜特
别是苏锡菜的长处。而苏锡菜的特点就是放糖多,对于北方人来说甚至难以入口。这
其实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南方的蔬菜
瓜果更是丰富多产。南方人被糖类“包围”,因而在口味上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
惯。
再来说说山西人。山西等地,特别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水土中含有大量
的钙,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长年食用,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
石。这一地区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
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和南方相反,北方人在饮食口味则偏重于咸味。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温和多雨,气温相差较大。这样的气候,使得北方蔬菜的产量较少,因而蔬菜显得尤其
珍贵。由此,北方人在蔬菜的食用上选择腌制的方法,这样就能使得蔬菜的食用时间延长。
腌制的食物在口味上就偏咸,从而也就导致了北方人口味上的偏重。
而南北方在主食上最大的差异就是,南方以吃米饭为主,北方则以吃面食等麦制品为
主。这也与南方多雨气候湿润,北方少雨气候干燥有关。这种差异在更早的年代较为凸显,
由于如今交通发达,地区交流更多,导致这种主食差异在现在看来不太明显。不过我河南的
同学现在也还是以吃面食为主,但是也会把米饭当做主食。
但是在更北的内蒙地区,他们的主食则是肉类。我们班内蒙古的同学也是一日三餐不离
肉,吃得也是比较豪爽,相对的身体也比我们来说更为健壮。因为蒙古多草原,而气候也不
易种植,使得蒙古族以畜牧业与狩猎为主,这就直接导致了蒙古族一日三餐不离奶和肉。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较大,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各不相同,催生了各自极
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也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菜系文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尽相同,
这种口味的多样性也是我国饮食的一大特色。总的说来,地理位置和环境对于地区性饮食文
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影响。

朱明立
100803401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