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优秀范例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优秀范例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优秀范例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

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保健不忘合理调节膳食结构第四、老人保健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一、合理安排饮食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

3、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

4、限制食盐的摄及量。

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500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三、修身不忘养性四、消除危险因素3、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祸首。

戒除吸烟的不良嗜好,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只要能做好以上几点,保护好心脏,定能使您长寿,快乐,生活得更加如意今天讲课的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糖尿病目前的流行情况。

第二部分要讲怎么认识糖尿病及糖尿病的治疗。

第三部分要讲糖尿病的预防。

第四部分讲糖尿病前期,怎么样认识糖尿病前期,因为既然要讲防,就应该在得糖尿病之前就来防,所以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糖尿病前期。

我想在座的是糖尿病的朋友,你们家里的孩子,就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听完课以后,您就应该传达给您家里的子女和您的兄弟姐妹。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现代的五大文明病之一。

糖尿病是其中的一个,然后是高血压,高血压的患病率比糖尿病要高,我们全国有高血压的病人是1.6个亿。

糖尿病比高血压复杂一些,所以尽管只有四千万,但是很难控制。

另外还有肥胖、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全球有1.7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是世界上3个糖尿病最多的国家之一,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另外还有四千万的糖尿病前期的人。

比2000年翻了一倍。

所以,我们作为糖尿病患者必须更多的了解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什么是糖尿病?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不就是尿里有糖吗?不完全对。

得糖尿病的病人,有的人尿里有糖,但是尿里有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

反过来讲,有的人血糖很高,可是尿里没糖,所以得糖尿病的依据必须是血糖增高才算是糖尿病。

胰腺里面有很多种细胞,其中有一个Beta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

这个象征把那个胰腺放大了,这是胰腺。

胰腺里面有很多黄像是小钥匙,这个小钥匙代表胰岛素,血液里面流动的,有胰岛素,还有白的方块,代表吃饭以后吸收的血糖,血糖到我们吃饭吸收进去以后,要进入到细胞,被细胞所利用,这样我们才能活着。

但是血糖进入细胞,必须有胰岛素开路,没有胰岛素开路,血糖就进不了细胞。

如果胰岛素不能正常产生,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也就是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2型糖尿病经常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

诊断糖尿病有两种标准。

一是看空腹血糖,一是看服75克葡萄糖以后两个小时的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血浆的葡萄糖,因此要诊断糖尿病,要抽静脉血。

对于没有症状的人,需要查两次。

对已经有症状的人,一次就可以确定。

假如你查出来血糖是7.0,你一定要跟大夫说,再给我查一次血糖,过一个礼拜再查一次,如果还大于7.0,两次超标,就是糖尿病了。

血糖的单位有两种,一种叫做毫摩尔/升,一种叫做毫克/分升。

如果给大家的化验单上,七、八、九啊,十几,那就是毫摩尔/升,假如是几十到一百多、二百多,那叫做毫克/分升。

毫摩尔/升和毫克/分升这两种单位有一个换算方法很容易记,这是七,这是十一,七加十一等于十八,这就等于毫克/分升,这样大家就好记了。

糖尿病的症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有些患者有明显的症状,但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都没有感觉。

糖尿病分为4个类型,包括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很缓慢,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常有胰岛素抵抗;口服药有效糖尿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如前面说到的中风、心梗、失明、截肢等,下面我们将详细讲并发症的知识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有这几种: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急性感染、高渗综合征、低血糖等,最常见的是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使血糖不能利用,只能燃烧脂肪,从而产生很多酸性代谢产物造成的。

一般1型糖尿病发生较多,2型患者在病情较重或感染时也会有。

如果出现恶心、厌食、呕吐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

这个人心慌、哆嗦,出汗,是发生低血糖了。

低血糖重了可以昏迷。

我们要把高血糖让它治疗到接近正常,但是我们希望尽量少发生低血糖。

血糖小于2.8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低血糖,但是有的人,血糖往往不到2.8,一测血糖四点几,也有这些症状,这叫低血糖反应。

本来血糖太高,下降的太快了,就出低血糖反应了,这个也要重视。

大家如果有心慌,出虚汗,这种情况下,我们得赶紧吃点糖,或者喝点甜的饮料,来补充一下。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最好赶紧测一下血糖,看看到底多少。

如果家里没有血糖仪或症状很厉害,那就赶紧吃点糖块、水果、点心或喝点饮料。

如果还是不好,就得赶紧到医院。

这是大血管并发症,有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这是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

另外还有神经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和肾病都属于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引起失明,肾病严重会导致尿毒症,但这些疾病早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需要定期检查。

神经并发症虽然看起来不致于致命,但严重时可能疼痛难忍或下肢毫无知觉。

得了糖尿病要全面的治疗,对治疗糖尿病,我们提出来五驾马车,有的说是五大原则。

第一,得糖尿病,首先大家要听课,我们把最基本的知识教给你们。

第二,控制饮食,第三,适当运动;第四:大概80%到90的人,都要采取药物治疗。

最后:治得好治不好,不是凭你的感觉,要测血糖。

一定要主动的学习糖尿病知识,通过多与医生交流,多读糖尿病相关书籍,杂志,多与病友交流等方式。

你学习的知识越多,糖尿病就容易控制,你的生活质量越高,也就越长寿。

一定要主动的学习糖尿病知识,通过多与医生交流,多读糖尿病相关书籍,杂志,多与病友交流等方式。

你学习的知识越多,糖尿病就容易控制,你的生活质量越高,也就越长寿。

其次是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有一句话,叫管住嘴,也有人说少吃一点。

管住嘴有什么好处?管住嘴可以能够让你的血糖降低一点,甚至于血压也能轻度的降低一点,而且你不吃那些个动物内脏这些脂肪的话,血脂也会好一点,所以管住嘴就可以少吃一点药,让你更健康。

合理饮食要控制总热量,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饮食。

每天给我们供给能量的有3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主食,如米饭、馒头供给的,蛋白质主要由肉、蛋、奶供给,而脂肪主要由油、肥肉等供给。

这三种营养素供给能量的合理比例是碳水化合物60%左右,蛋白质15%左右,脂肪25%左右。

碳水化合物应该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为什么呢?因为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后没有代谢废物,完全不会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是人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哪些食物中含有碳水化合物呢?包括谷类,如米面,糖类,水果类,薯类,比如土豆等。

糖类、水果糖尿病要少吃,米面和薯类升血糖速度也比较快,但不能因为升糖快就少吃或不吃,如果选择合适的品种,如燕麦、荞麦和其他粗粮,对血糖会很有好处。

总之,米面等主食类应作为糖尿病的主要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运动对我们非常有益,运动让你精力更加充沛,帮助你能够减轻体重,帮助你降低血糖,改善你的情绪,运动的时候心情会比较好,所以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我们80%以上的人不能不吃药,口服降糖药有四大类。

有一类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这里边有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这都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

还有一种增加葡萄糖利用的,叫做二甲双胍。

这个是糖苷酶抑制剂,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的,叫拜唐苹。

还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噻唑烷二酮类中国人主要吃淀粉类食物比较多,如米饭、馒头。

国外吃肉多,所以蛋白质和脂肪比较多。

所以说拜唐苹适合中国人饮食结构咱们每天都要吃四两到五两的粮食,吃完饭后,肠道里面的糖吸收到血管里,血糖就高了。

粮食如果在肠道吸收的越慢,餐后血糖就不会太高。

拜唐苹就是减慢糖在小肠吸收的,它抑制淀粉变成葡萄糖,让它变糖的速度很慢,这样糖吸收就慢了,餐后血糖就不高了。

另外,因为拜唐苹不吸收入血,安全性非常好,不损害肝肾,不发生低血糖,还能用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这个病很复杂,有的时候我们要跟家属一起共同来面对。

所以自己是最重要的医生,家人也是最重要的同盟军。

因为糖尿病是个终生病,而且这个病可以自己帮助自己,自己能够做半个医生。

所以一定要跟家里人一起,共同学习,共同面对,充分理解,积极配合,互相鼓励,互相监测。

有一些糖尿病常见的误区,有的人只重视药物治疗,忽视饮食运动,对不对?当然不对有的人就说我饮食控制,样样都不敢吃,这样对不对?也不对。

其实样样都可以吃,只要掌握适量。

好多人测血糖只测空腹血糖,实际上,餐后血糖也很重要,糖尿病早期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漏诊糖尿病。

好多研究发现,餐后血糖高可以促使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还有好多人只重视血糖,我们必须全面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有些人觉得血糖高是吃主食多造成的,实际上,饮食控制是对总热量的控制,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应达到50~60%。

通过适当运动或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拜唐苹可以很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我们来看看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第一种危险人群,肥胖、超重,这种人容易得糖尿病。

第二种,父母有糖尿病的也是危险人群。

第三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第四种有高血压,血脂不正常的。

第五种原来曾经血糖高的,就是糖尿病前期的人。

第六种就是曾经分娩过八斤以上婴儿的妇女。

肥胖也是富贵病的一种,肥胖的人经常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尤其是苹果型肥胖的人,就是腰粗的人非常危险,很容易得心脑血管病。

如果是危险人群怎么办,危险人群每年要静脉抽一次血糖,看看血糖要正常,那我们今年就放心了。

怎么来预防糖尿病,要做到四个要点:多懂一点,少吃一点,勤动一点,放松一点。

为什么不放松容易得糖尿病呢,因为你精神越紧张,身体里面分泌的升糖激素越高,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放松一点。

所以,那些没得糖尿病但是很危险的人一定要注意,预防胜于治疗。

糖尿病前期有一个定义,就是血糖在正常和糖尿病之间。

先看正常的血糖,空腹血糖是小于6.1mmol/l,服糖以后两个小时小于7.8mmol/l。

再看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诊断大于7.0mmol/l,服糖75克两个小时大于等于处于糖尿病前期应该怎么办,就应该积极的改变生活方式,要适当的控制饮食,积极的运动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一点药预防。

目前拜唐苹是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前期的药物。

广大社区居民:时间:2014年1月20日上午10:——12:00地点:卫生院健教室主题:老年人保健的相关知识社港镇卫生院2014年1月20日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