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1
实验1 药理实验基本操作
一、 试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当。
内容包含:试验题目、试验目的、实验原理、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
论、注意事项。

二、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

三、 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目的:掌握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试验材料:
器材:注射器 1 ml、2 ml、5 ml;针头:4号、5号、6号。一般小鼠皮下、腹腔、肌肉
注射用5.0-6号针头,静脉注射用4.5号或5号针头,口服灌胃用12号针头;大鼠与兔子用
16号针头。
药品:生理盐水
试验方法:
1、 安装针头:选择适宜号数的针头,安装在针管的管嘴上,拧紧,要求针尖斜面与针管
刻度面一致。
2、 吸取药液:将针尖浸入药液中,左手持针管,右手提抽针芯,缓慢吸取药液至需要量。
3、 排尽气泡:将吸入药液的注射器垂直向上,先抽一下针芯,使针头内的药液进入针管,
并使针管内的空气汇集在药液上面,然后轻轻推动针芯,使空气自针头排出,直至溢出药液
为止。若遇小气泡不易排出时,可再抽入空气少许,使该微量气泡汇合于抽入的空气中,然
后一并排出(注意:避免将针头朝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喷射到人身上)。
4、 持注射器:
(1) 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食指
固定在针头与针管接头处;进针后,用食指夹住针管,拇指推动针芯注药。
(2) 用右手拇、中二指持注射器(针管的刻度面朝上以便观察注入的药液量)。无名
指固定在针头和针管接头处,食指推动针芯注药。
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
2、 按接针头时须旋转90度;
3、 针头斜面与针管刻度面一致;
4、 排尽气泡;
5、 注射器针头按接处需用食指或无名指固定;
2

6、 注射器用后须洗净,以防药液污染;
四、 实验动物简介
1. 常用种类: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兔、猫、犬、猴和鸡,青蛙、蟾蜍,猴和猩猩
等实验动物。
① 青蛙和蟾蜍易饲养,一般用其心脏,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
本可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横纹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用于局麻药和肌松药的研究;
② 小鼠,最常用,易大量繁殖,适用于需要大量动物的试验,如半数致死量和药物的
初步筛选试验;
③ 大鼠,可用于不便用小鼠进行的试验,如血压试验;大鼠对炎症比较敏感,可用于
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大鼠无胆囊,便于通过胆管收集胆汁;大鼠也是新药进行长期毒性试
验的常规动物;
④ 豚鼠,用于筛选平喘药和抗组胺药,抗结核药。
⑤ 新西兰兔,兔子的皮肤对刺激物的反应接近人,适用于观察药物对皮肤的局部作用;
成年雌兔常用于避孕药研究;作用于心脏、血压、呼吸的药物,以及解热药和热源检查。
⑥ 猫,血压试验等;
⑦ 犬,适于慢性试验,新药临床前毒性试验,犬和猫对呕吐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观察
药物的致吐和镇吐作用。
⑧ 猴和猩猩,高级动物,接近于人类。常用于观察药物对行为的影响。新药临床前安
全性评价也需要使用猴。
2. 我国将实验动物按照微生物控制进行等级分类:
① 一级动物(普通动物,CV):是实验动物中微生物控制要求最低的动物。外观健康,未见
异常,在开放系统内饲养和繁殖。空气未经净化,动物本身所携带的微生物状况不明确,仅
要求不能带有人畜共患的和导致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
比如市场买入的家鸽、猫等动物。
② 二级动物(清洁动物,CL):在半屏障系统或屏障系统内饲养和繁殖。 不带有动物传染病
病原体,如小鼠肝炎病毒等。国外没有这个级别的动物。
比如试验用新西兰兔和豚鼠等。
③ 三级动物,即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在屏障系统或系统内饲养和繁殖,经检验无特殊
病原菌,无传染病的健康实验动物。SPF级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宫产动物,饲养于屏障
系统中,体内及环境中都不存在致病性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属于健康无病的动物。
现在大鼠和小鼠的常用动物都需要SPF级。
④ 四级动物(无菌动物,GF):在隔离系统内饲养和繁殖。体内外均无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
无菌动物来源于无菌剖宫产,然后将幼仔转移到绝对屏障系统——隔离器中,经人工哺育或
无菌动物代乳饲养而成。
一般研究肿瘤药物,要用到这个级别的动物。
3

还有一种为悉生动物,也是在隔离系统内饲养,人为地将指定的微生物投入无菌动物体内
形成的。级别位于三级和四级之间。

五、 常用动物的捉拿及给药方法
(一) 小白鼠
1、 捉拿法:用右手提起鼠尾,放于粗糙物(如鼠笼)面上,并向后拉,趁小鼠用力抓住
粗糙面力图向前逃跑时,以左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其两耳及头部皮肤,翻转鼠体,使腹部向上
平卧于掌心内,用无名指和小指压住鼠尾而将小鼠完全固定于手中。
2、 给药法
(1) 灌胃:将小鼠固定后,使口部向上,将颈部拉直,使口腔与食管呈一条直线,右
手持小鼠灌胃针,自口角插入口腔内,沿上颚后壁轻轻插入食管内,如插入无阻力、动物安
静、无呼吸异常、口唇发钳等现象即可注入药液(若遇阻力,可抽出再插,避免穿破食管或
误入气管内而致死亡)。
灌胃体积:0.1-0.2 ml/10 g,每只最大量不超过1.0 ml。
(2)皮下注射:通常选择背部皮下注射,操作时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拉起背部皮肤,右
手持注射针水平刺入皮下,针尖向左右摆动,易摆动说明针尖确实已经刺入皮下,然后注射
药液。拔针时旋转出针,以手捏住针刺部位,防治药液外漏。
注射体积:0.1-0.3 ml/10 g。
(3) 腹腔注射:左手捉拿动物,将腹部朝上,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刺入方向与腹部呈
45度角,一般由左右下腹部刺入。为避免刺破内脏,可将小鼠头部放低,使脏器移向横隔处,
勿刺入肝或膀胱。当针头刺入腹腔有空虚感时即可给药液。
注射体积: 0.2 ml/10 g,每只最大量不超过1.0 ml。
(4) 性别辨认:雌性小鼠:肛门与生殖器距离近,有阴道;
雄性小鼠肛门与生殖器距离远,有睾丸。大鼠和新西兰兔性别辨认同小鼠。
(二) 大白鼠
1.大鼠灌胃
大鼠灌胃是最常见的给药方法之一。灌胃所用的针头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操作方法和小鼠
灌胃大同小异,只是由于大鼠体积较大,抓大鼠的手法和小鼠有所不同。
大鼠灌胃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不需要麻醉。大鼠的灌胃针长约6~8 cm,直径约1.2 mm。
大鼠灌胃时,右手持灌胃注射器,左手拇指和食中二指相对,抓住大鼠颈部皮肤,使大鼠
的头部和颈部及躯干呈一直线,不需要固定大鼠的尾巴,就可以实施灌胃操作了,其余的操
作均和小鼠一样。
大鼠一般灌胃量为0.5-1.0 ml/100g体重,因此一般大鼠灌入2 ml是可以的。
2.大鼠腹腔注射
腹腔注射是常见的给药方式,尤其是在麻醉时。常见的麻醉方法均是麻醉药物腹腔注射。
大鼠腹腔注射的方法和小鼠基本相同。
4

大鼠腹腔注射可以用5 ml的注射器,配合5.5~7号针头。
腹腔注射时右手持注射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大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大鼠
的颈部,使大鼠的头部向下。这样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
大肠、小肠等器官。进针的动作要轻柔,防止刺伤腹部器官。
尤其是对于体重较小的大鼠,腹腔注射时针头可以在腹部皮下穿行一小段距离,最好是从
腹部一侧进针,穿过腹中线后在腹部的另一侧进入腹腔,注射完药物后,缓缓拔出针头,并
轻微旋转针头,防止漏液。
大鼠腹腔注射的给药容积一般为5~10 ml/kg。

(三) 新西兰兔
1、 耳静脉注射:耳外缘血管为静脉,中央的血管为动脉。
去毛后可使血管看的更清晰。
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放在耳下将兔耳垫起,拇指按住耳缘部分,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水平经
皮下并沿皮下向前推进少许,再刺入血管;
回抽针管有回血,同时注射时无阻力或无发生局部皮肤发白隆起现象,说明针头在血管内
即可注射。
注射完毕后,压住针眼,拔出针头,并继续压迫数分钟以防出血。
注射量一般不超过2.0 ml/kg。
2、 兔灌胃给药:需两人合作
助手就做将兔子躯体夹于两腿之间,左手紧握双耳、固定头部,右手抓住双前肢、固定前
身。
术者将开口器横放在兔子的上下颌之间,固定于舌头之上,然后把导管经开口器中的小孔,
沿上颚壁慢慢插入食管15-18cm;
导管外口端置于一杯清水中,若无气泡溢出说明确已插入食管,此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药液,
然后用少许清水冲洗导管。
灌胃完毕,应先捏闭导管外口,拔出导管,再取出开口器。
给药量通常为10 ml/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