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 1号焦炉烘炉方案简述第二章烘炉气体流程第三章焦炉烘炉图表制定第四章焦炉烘炉前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第五章烘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第六章焦炉烘炉组织体系与人员配置第七章烘炉点火第八章烘炉管理第九章烘炉热修工作第十章热态工程施工项目执行时间表第十一章烘炉材料表第十二章烘炉岗位职责和烘炉操作要点第十三章烘炉安全注意事项第一章 1号焦炉烘炉方案简述XX公司1×65孔ZHJL5552D型焦炉,由北京XX公司设计,其特点为: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空气侧入.炭化室长15.98米,宽520mm,高5.5米。
烘炉就是把已经安装了护炉设备的冷态焦炉由常温逐步加热到能够装煤的温度.烘炉是焦炉投产前重要而复杂的工艺过程,其质量的优劣对焦炉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烘炉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烘炉前制定烘炉升温曲线,严格按计划升温,保持焦炉砌体的严密性。
烘炉干燥阶段的基本原则是要在保障灰缝严密性和砌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排出水分。
干燥期(100℃)前选定15 天,100℃后的升温期的确定是根据厂方提供的焦炉硅砖膨胀率及采用最大日安全膨胀率(0.030﹪-0.035﹪)计算而得,经计算,升温期为59.5天,烘炉时间共计 74.5天(天然气热值是焦炉煤气的三陪多,900度转正常加热,更换孔板等工作相当麻烦,而且天然气和煤气不宜混合,建议直接升温到装煤开工,启动风机,煤气回炉改正常加热,然后停用天然气并拆除天然气管道设备)。
本方案采用天然气及带炉门烘炉,炉温达到850℃-900℃后开始转为正常加热.由于本方案采用气体燃料带炉门烘炉。
因此采用不砌外部小灶、不砌封墙、装上炉门、在炉门下部专设烘炉孔引入天然气进行烘炉。
从常温到转为正常加热前,使用高精度的热电偶及计算机系统进行温度检测和烘炉升温管理.转正常加热后,采用高温计测温并拆除烘炉测温设备。
为顺利完成烘炉工作,参加烘炉人员应事先进行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
第二章 烘炉气体流程在烘炉过程中砌体各部分遵循一定的升温曲线升温,砌体在一定的负荷下膨胀,避免升温过程中损坏焦炉砌体,破坏砌体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如图所示:烘炉时加热气体的流向为:炉门烘炉孔→炭化室→烘炉孔→立火道→斜道→蓄热室→小烟道→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最后排入大气。
第三章 烘炉图表制定 1.硅砖的膨胀率本方案所采用砖样的热膨胀率数值是烨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
2.烘炉图表制定原则3.1根据经验,干燥期确定为15 天,在保证不熄火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吸力和空气过剩系数以保证炉体水分的有效排出。
炉门烘炉孔炉门炉门 炉门烘炉孔3.2 升温期的膨胀率确定升温期最大日安全膨胀率采用:300℃以前采用0.025%,300℃以后采用0.030%。
3.4 烘炉图表各个区域砖样在计划温度下的膨胀率(%)分别见表:燃烧室砖样在计划温度下的膨胀率表(%)(表一)斜道砖样在计划温度下的膨胀率表(%)(表二)蓄热室砖样在计划温度下的膨胀率表(%)(表三)3.5 烘炉天数计算与确定.3.6升温计划表(表五)3.7 烘炉升温曲线1号焦炉烘炉升温曲线图温度℃1000500200100天数第四章焦炉烘炉前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护炉设备1 炉柱、弹簧(1) 安装就位并调整完毕。
(2) 编号牌就位。
(3) 蓄热室小炉柱安装就位。
(4) 各组弹簧按编组表安装就位,并按规定负荷调整到位。
(见第八章弹簧负荷管理表)(5) 检查蓄热室小保护板与钢柱点焊处是否断开(小弹簧加压前)。
(6) 检查保护板与炉柱是否接触良好。
2 纵、横拉条纵、横拉条安装就位,并调整到规定高度,两端丝扣加油。
3保护板、炉框(1)保护板就位调整完毕。
(2)测量保护板与顶丝间距离。
(3)保护板顶灌浆孔上铺设保护层。
(4)炉门框就位调整完毕。
(5)保护板与炉体间(肩部)缝隙用专用泥浆密封。
(6)磨板就位。
4 炉门(1)主体调整完毕。
(2)安装前烘炉火床砌筑完毕。
(3)调整刀边及炉门上下门闩。
(4)吊装炉门就位。
(5)拆下烘炉孔盲板保存好,安装好燃烧器。
(6)烘炉前将上下门闩油杯注满黄油。
(7)机焦侧平台施工完毕,拦焦机轨道已安装。
5 废气导出系统(1)烟囱和总、分烟道施工完毕。
(2)分烟道、总烟道翻板安装就位。
调试验收合格。
(3)检查总烟道自流排水沟畅通。
(4)将烟道内的膨胀缝、沉降缝清理干净。
(5)机、焦侧分烟道翻板上方土建处理结束,检查后交安装。
(6)烟道内所有杂物、积水清理干净。
(7)烟道内所有测温、测压点仪器埋设部分安装就位。
(9)烘炉临时用测温、测压点配置就位。
(9)轴承注满黄油,翻板动作灵活,开关核对刻印。
(10)废气开闭器,按设计安装就位。
(11)小烟道承插部位临时用散石棉绳密封。
(12)废气开闭器与烟道弯管间置入石棉绳。
(13)废气铊杆提起高度为300㎜(木支撑30×30,L=150㎜)。
(14)箅子砖正面测温孔置入塞子砖临时固定。
(15)废气开闭器翻板按规定的开度固定好。
6 炉顶部分(1)集气管主体安装就位。
(2)桥管水封阀安装就位。
(3)上升管安装就位,上升管底部密封用橡胶石棉板就位。
(4)所有炉盖均用废火泥密封(烘炉前10天)。
(5)炉顶表面清理干净(烘炉前10天)。
(6)看火孔盖涂抹黄油(烘炉前10天)。
(7)燃烧室干砌临时小炉头7 烘炉设备设施(1)烘炉天然气管道安装完毕(盲板、清扫口、测压管、水封桶,冷凝液排放管等就位)。
(2)拆下烘炉孔盲板保存好,安装好燃烧器。
(3) 支管上所有小孔板均按点火要求安装就位。
(4) 烘炉天然气管道系统试压合格,各种测量仪表安装完毕。
(5) 烘炉火床砌筑完毕。
(6) 两端墙烘炉燃烧器、炉顶烟囱砌筑完毕。
(7) 烘炉用材料和工具准备齐全。
(8) 烘炉用劳动防护用品备齐。
(9) 烘炉用台账、表格准备齐全。
(10) 烘炉用升温膨胀曲线绘制、烘炉计划编制完成。
8 外部条件焦炉烘炉用电具备外部供应条件,照明符合要求。
第五章烘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1)在烘炉的前十五天,对烟囱进行点火烘烤.前五天点火烘分烟道。
(2)当总烟道吸力达到120Pa以上时,方可点火烘炉。
(3)点火烘炉前将废气盘的进风口用石棉板盖严,废气翻板全部开到中间位置,废气砣用木支撑支起。
(石棉板盖不平,且容易破损!应将风门盖板卸掉一处销轴,使风门盖板盖严!)(4)全部烘炉口一次、二次进风口全部打开。
(5)小灶点火时,机、焦侧逆向进行,机侧点单数,焦侧点双数.当炉温升至70-80℃左右时,将其余小灶点燃,两天后抵抗墙小灶点燃。
(6)燃烧室、炭化室、蓄热室编号完毕(调火组)。
(烘炉期间建议将调火,热修.铁件编为一组为宜)(7)炉长、炉高、曲度、弹簧等测点冷态标记(铁件)。
(8)炉端墙30mm膨胀缝作测点标记(铁件)。
(9)抵抗墙垂直度作测点标记.(调火)。
(10)作好抵抗墙倾斜测点标记 (调火)。
(11)测量冷态炉柱和保护板间隙并作好测点标记(铁件)。
(12)弹簧负荷调至预定数值(铁件)。
(13)测线架挂线标记全部完成(铁件)。
(14)炉长、炉柱曲度冷态测量完成(铁件)。
(15)炉高冷态测量及其它冷态测量完成 (调火)。
(16)压保护板顶丝调至全部一致,即距离保护板间隙为20mm (铁件)。
(17)炉柱地脚螺栓松放用手拧紧的状态(铁件)。
(18)与炉体膨胀有关的金属结构、管道应断开(烘炉膨胀结束后再连接)(机电)。
(19)掌握弹簧负荷与高度对照表(铁件)。
(20)纵横拉条提起高度核准(按设计),纵横拉条负荷到位(铁件)。
(21)横拉条可调丝扣长度核准(铁件)。
(22)作好各种滑动标记、操作台四角、操作台与支柱、炉柱底、废气盘插口处(调火)。
(23)交换开闭器废气砣用已准备好的木支撑支起(调火)。
(24)交换开闭器进风口橡胶石棉板已安装完毕(调火)。
(25)废气翻板全部开到中间位置,全开的标记要明显(调火)。
(26)搞好烘炉操作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教育(指挥部)。
(27)工具表格全部准备齐全(指挥部)。
第六章焦炉烘炉组织体系与人员配置1 、烘炉组织体系1.1 烘炉组下设技术组、测温组、铁件组、调火组、热修组、电气仪表人员及统计人员等。
1.2 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规程按实际情况编制完毕,经审批后方可供实施。
2、烘炉人员配置及上岗要求。
2.1 岗位人员配置齐全。
2.2 岗位人员必须经过岗前技术和安全培训,能正确、熟练、独立地操作。
经考核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烘炉人员组织烘炉组炉顶测温工蓄热室测温工煤气调节工看火工4、用人计划表第七章烘炉点火7.1烘烟囱操作烘烟囱的目的是赶走烟囱砌体中的水分,使其产生一定的吸力,以作为炭化室点火烘炉初期气体流动的动力。
在炭化室点火前15天点火。
(1)烟囱点火前总烟道、机焦侧分烟道翻板全关并固定。
(2)废气开闭器翻板全关并固定。
(3)废气开闭器进风口全部盖上。
(4)废气砣全部落下。
(5)炉体全部点火后烟囱吸力达到150Pa以上时,停止烘烟囱。
7.2烘分烟道操作(1)烟囱吸力达到150Pa时,开始烘分烟道。
(2)点燃分烟道前,将总烟道翻板,分烟道翻板打开。
(3)分烟道吸力达到80Pa时才具备炭化室烘炉点火条件。
7.3炭化室点火分烟道吸力达到80-100Pa时,进行炭化室小灶点火。
操作步骤:(1)点火前放置燃烧器孔板。
(2)确认点火前烘炉配管机、焦侧的压力。
(3)确定废气开闭器翻板开度,全炉沿纵方向按要求分段开度.开度分别为:根据据烟囱远近,端台全开,10个为一组,逐组向间台递减一格。
(4)将废气砣全部用准备好的木支撑支起并用铁丝捆绑固定,高度一致。
(5)烘炉初期进风口全开,开度一致,随着炉温升高逐渐关小。
(6)点火时先将点火用的燃烧器(火源)插入到炭化室内部燃烧器的端部,然后再开烘炉用的燃烧器的天然气阀点火,先点火后开天然气。
(7)从炉子机侧一端的双数(或单数)炭化室、焦侧的单数(或双数)炭化室开始点火,同时将已点火和未点火的小炉灶一、二次进风口全部打开。
(8)点火过程中,保持800Pa烘炉天然气管道压力.点火结束后,用天然气压力调节阀将压力调节至规定值。
(9)全炉温升到70-80℃时,将其余炭化室全部点火。
(10)全炉点火2-3天后,将焦炉四角抵抗墙烘炉小灶点火。
注意炉端墙小炉灶的燃烧情况,其温度应略低于炉端燃烧室的温度。
第八章烘炉管理一.烘炉技术要求2.焦炉上下温度比例蓄热室温度在烘炉初期要求达到燃烧室温度的90℅-95℅,在烘炉末期达到燃烧室温度的80℅-85℅。
小烟道温度在烘炉初期要求达到燃烧室温度的50℅-55℅(太低!)。
在烘炉末期要求达到燃烧室温度的35℅-45℅(不相匹配!)。
至正常加热前,小烟道温度必须小于450℃。
二.烘炉温度及吸力管理1.温度管理1.1:升温管理要求:(1) 升温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同时还必须加强与膨胀管理人员的联系,以检查温度与膨胀的对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