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2017·辽阳)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延长(yàn)胸脯(pǔ)创伤(chuāng)惟妙惟肖(xiào)B . 膝盖(xī)克扣(kè)湖泊(pō)格物致知(zhì)C . 瞭望(liào)松弛(chí)号召(zhāo)红装素裹(zhuāng)D . 诀别(jué)嫉妒(jí)乘凉(chèng)一泄千里(xiè)2. (2分) (2016七下·临泽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颀长擘画迫不及待浊流宛转B . 舢板堆栈乍暖还寒心催肺裂C . 噬吮一惬意兴阑珊戛然而止D . 悉意荡涤容光涣发晴天霹雳3. (2分)(2014·营口)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随着“打老虎”进程的深入,一些腐败高官纷纷落马,他们卑鄙的人格真可谓一文不名B . 主持人说:“刚才班长的发言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也能畅所欲言,参与到讨论中来.”C .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势所趋.国共两党定会萍水相逢,一笑泯恩仇D . 石头寨的石屋沿着嶙峋的山坡自下而上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井然有序4. (2分)(2014·临沂)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

B . 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怀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C . 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开通,使广大群众的许多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如今,“12345,服务找政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D . 邵逸夫对国内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千万学子的心里,更镌刻在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

5. (2分)下列句子中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 .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 .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 .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6.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低头族”们习惯于玩手机,他们中有许多往往是重度的游戏沉迷者,他们长时间的低头、保持不良坐姿,极大地妨碍了身体健康。

B . 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曹文轩告诉我们,文学作品中的悲伤和苦痛,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能激励孩子们勇敢面对挫折的无限潜能。

C . 在里约奥运会中,中国女排再次演绎了女排精神,激起了国人抑扬顿挫的情感。

D . 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引发民众和媒体热议,记者发现,各地陆续出现土地使用权到期,而专家对此也莫衷一是。

7. (2分) (2017九上·忻城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战国策》是一部史书,西汉刘向整理编辑,《陈涉世家》一文出自这部史书。

B .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家信,其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C .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故乡》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

D .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我的叔叔于勒》。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8. (2分) (2016九上·江都期中) 某新开的一家茶楼,打算在门口挂一副对联,可下面两个句子,不知道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请你帮他区分。

古语三句振雄心香茶一杯解乏力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9. (15分)(2018·镇江)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

(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材料二:司马迁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

一个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

(摘自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材料三:“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

相比当下一部分所谓“诗人”的诗,“小冰”的诗一点都不落下风,但“小冰”的诗本质上只是对于文字的调动和排序而已。

诗歌写作中,最落下乘的便是那些素材组合、词语堆砌和套路句式,而这些正是机器人“小冰”最容易学习、模仿和复制的。

(摘自2017年3月1日《光明日报》)(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

(2)有人说“炎黄子孙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

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指导同学写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6九上·射洪期中) 依据提示,按照原文填空。

①________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②陆游《卜算子·咏梅》歌颂梅花虽破碎但芳香依旧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③白居易《观刈麦》中表现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愁”是古诗词中诗人常有的一种思绪,在温庭筠的词中,“愁”有长度,“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在李清照的词中,“愁”有重量,“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⑤《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涉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

⑥根据下面的语句,写出相应的最关键的诗(词)句。

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________ ;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________ 。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2017八上·开远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2)颈联中的“直”和“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两字的妙处。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2. (20分)(2013·荆州)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木兰诗(节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丙】列子学射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

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②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

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说符》)【注】①[中]射中箭靶。

②[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

守,掌握,遵守。

(1)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A .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B .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C . 然足下卜之鬼乎D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A . 皆次当行(行:行军)会天大雨(会:恰逢)B . 或以为死(或:有的人)楚人怜之(怜:爱戴)C . 念鬼(念:念叨)又间令吴广(间:暗地里)D . 卒中往往语(往往:经常)皆指目陈胜(目:看着)(3)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 .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 . “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 . 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4)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B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 .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D .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生动表现了陈胜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5)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 . 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 . 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 . 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6)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3.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守电话的母亲邓迎雪①母亲拿着手机,愁眉苦脸地走进家门。

手机不知怎么就静音了,来电话没有铃声,刚才找人修,也没有修好。

②“这多耽误事啊。

”母亲坐在窗前的老藤椅上望着暮色沉沉的窗外,懊恼地自言自语。

③千里之外的儿子几乎每晚都会给她打电话,这手机不响,怎么能接到他的电话?接儿子的电话,她来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