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4.34.3.1 选择题1. 梁的保护层厚度是指()A 箍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B 箍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C 主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D 主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正确答案A2. 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时混凝土达到其()A 实际抗拉强度B 抗拉标准强度C 抗拉设计强度D 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正确答案D3. 一般来讲提高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最经济有效方法是()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B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C 增大梁宽D 增大梁高正确答案D4. 增大受拉钢筋配筋率不能改变梁的()A 极限弯矩B 钢筋屈服时的弯矩C 开裂弯矩D 受压区高度正确答案C5. 不能作为单筋矩形梁适筋条件的是()A x ≤ x b Bξ≤ξb C αs≤αs,max D M>αs,maxα1f c bh20正确答案D6.适筋梁的受弯破坏是()A 受拉钢筋屈服以前混凝土压碎引起的破坏B 受拉钢筋屈服随后受压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C 破坏前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不超过设计限值D 受拉钢筋屈服恰好与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正确答案B7.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时()A 梁达到最大承载力B 离最大承载力较远C 接近最大承载力D 承载力开始下降正确答案C8.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其确定的原则为()A 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B 矩形面积f c x等于曲线面积C 由平截面假定确定等于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β1D 试验结果正确答案A9.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它们的破坏性质是()A 都属于塑性破坏B 都属于脆性破坏C 适筋梁、超筋梁属脆性破坏少筋梁属塑性破坏D 适筋梁属塑性破坏超筋梁、少筋梁属脆性破坏正确答案D10.图示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相同材料强度相同配筋率不同其极限受弯承载力M u大小按图编号依次排列为A a<b <c <dB a>b>c>dC a=b <c <dD a <b<c =d正确答案D11.下列表述()为错误A 第一类T形梁应满足M≤α1 f c b f’h f’ (h0-0.5b f’) B验算第一类T形梁最小配筋率(ρ≥ρmin )时用ρ=A s/bh计算C 验算第二类T形梁最大配筋率(ρ≥ρmax)时用ρ=A s2/bh0计算D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梁在进行抗剪计算时若V=<0.25f c hb0时,应验算最小配筋率正确答案C12.设计工字形截面梁当ξ>ξb时应()A 配置受压钢筋A'sB 增大受拉翼缘尺寸b fC增大受拉钢筋用量 D 提高受拉钢筋强度正确答案A13.在双筋梁的设计中x<0说明()A 少筋破坏B 超筋破坏C 受压钢筋不屈服D 受拉钢筋不屈服正确答案C14.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A 既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又可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B 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C 只能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D 能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正确答案A15. 在室正常环境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最小厚度是()A 15mm2B 20 mm2C 25 mm2D 30 mm正确答案C16. 再T 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再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围混凝土的压应力分布是( )A 均匀分布B 按抛物线分布C 按三角形分布D 部分均匀,部分不均匀分布 正确答案 A17.矩形梁截面尺寸b =200mm ,h =500mm 梁上作用有弯矩设计值M =25kN-m 。
采用C25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级,箍筋直径为8mm ,若纵向钢筋为单排求所需纵筋截面积A s 接近于( )A 185.8mm 2B 190.5 mm 2C 200.0 mm 2D 2028.9 mm 2 正确答案 C18.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 ×h =200mm×500mm 采用C25混凝土HRB335级钢筋箍筋直径为8mm ,已知梁底配置受拉纵筋,求梁的抗弯承载力M u =( )kN-m A 25.6 B 75.0C 183.73D 196.04 正确答案 D19.T 个是正确的(h 0=465mm )?( ) A. A s =800×465×0.20%=744 mm 2 B. A s =800×500×0.20%=800 mm 2C. A s =200×500×0.20%=200 mm 2D. A s =[200×500+(800—200)×100]×0.20%=320 mm 2 正确答案 C20.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梁,采用C25混凝土,HRB335级钢筋,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 )%A 0.19B 0.2C 0.21D 0.25 正确答案 B 21.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梁,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其最大受压区高度应为( )h 0A 0.544B 0.55C 0.6D 0.614 正确答案 B2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不是( )。
A.承受两个方向的弯矩;B.将板面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C.形成钢筋网片固定受力钢筋;D.抵抗温度和收缩应力。
正确答案 A4.3.2 是非题1.同样尺寸和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少筋梁的极限承载力最低适筋梁的极限承载力最高。
( )正确答案 ×2.双筋梁一定要满足基本公式的两个适用条件否则就不能称为双筋梁。
( ) 正确答案 ×3.采用等效应力图形是为了计算简便。
( ) 正确答案 √4.不管受拉钢筋在什么位置只要是T 形截面梁就一定要按T 形截面计算。
( ) 正确答案 ×5.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仅与钢筋品种和钢筋强度等级有关。
( ) 正确答案 √6.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对改善混凝土的延性没有作用。
( ) 正确答案 ×7. 若 ξ=ξb ,则梁发生破坏时的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纤维应变εc =εcu ,同时受拉钢筋的拉应变恰好为εs =εy ,表明梁发生的破坏为界限破坏情况,与此相应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为界限配筋率ρb 。
( ) 正确答案 √4.3.3 填空题1.适筋梁的第Ⅰa 、Ⅱ和Ⅲa 阶段分别是 、 和 的依据。
正确答案 构件抗裂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等效应力图形与实际应力图形等效的两个条件 和 正确答案 受压区合力大小不变;合力作用位置不变。
3.已知单筋矩形梁的ξ和γs,求钢筋面积的公式是 和 。
正确答案 01bh f f A ycs αξ= 0h f M A s y s γ=4.当双筋梁的受压钢筋不屈服时应对 取矩来进行计算。
正确答案 应对受压钢筋合力点取矩。
5.T 形截面梁有 种类型其中 类的设计计算与截面宽度等于受压翼缘宽度的矩形截面梁相同。
正确答案 两;Ⅰ类。
6. 梁下部钢筋的净距不小于钢筋直径, 也不小于 mm 。
正确答案 257.混凝土保护层有三个作用:(1) ;(2) ;(3) 。
正确答案 减少 混凝土开裂后纵筋的锈蚀;再火灾等情况下,使钢筋的温度上升减缓;使纵向筋和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
4.3.4 计算题1.一单跨现浇简支板,板厚为80mm ,计算跨度l =2.4m ,承受恒载标准值g k =0.5kN/m 2(不包括般的自重),活载标准值为q k =2.5kN/m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为HPB300,一类环境。
求板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
(提示:a s =20mm,根据《荷载规》取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 =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1.4,钢筋混凝土容重取为25kN/m 3) 【解例4-1】1.确定基本数据由《混凝土规》表4.1.4查得,C30,c f =14.3N/mm 2 ,t f =1.43N/mm 2; 由《混凝土规》表4.2.3-1查得,HPB300,y f =270N/mm 2; 由《混凝土规》第6.2.6条查得,1α=1.0;8.01=β 按《混凝土规》第6.2.7条计算,576.00033.0101.227018.0151=⨯⨯+=+=cus y b E f εβξ由《混凝土规》表8.2.1查得,混凝土板的保护层最小厚度c=15mm ,2dd c a sr s ++=则取s a =20mmmm a h h s 6020800=-=-=2.计算弯矩取板宽b=1000mm 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
板自重标准值b ξ1250.08k g =⨯22.0/,kN m =则均布荷载设计值:11.2()1 1.41 1.2(0.5 2.0) 1.4 2.5 6.5/k k k q g g q kN m =+⨯+⨯=⨯++⨯=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220116.5 2.4 4.6888M ql kN m ==⨯⨯=g3.计算受拉钢筋A s2646810009121014310006010M.α.s ..αf bh c ⨯===⨯⨯⨯576.0096.0091.0211211=<=⨯--=--=b s ξαξ20130527060096.010003.140.1mm f h b f A yc s =⨯⨯⨯⨯==ξα选用Φ8160(20.314mm A s =)4.验算最小配筋率由《混凝土规》表8.5.1查得,min ρ取0.002和0.45tyf f 中的较大值。
0024.027043.145.045.0=⨯=y t f f ,故min ρ=0.0024 2min min ,21928010000024.0314mm bh A mm A s s =⨯⨯==>=ρ,满足要求。
2.已知梁的截面尺寸h=500mm ,计算跨度l 0=4.2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拉钢筋为20,HRB400级钢筋,箍筋直径为Φ8,一类环境。
求此梁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 (不包括自重)。
【解例4-2】1.确定基本数据由《混凝土规》表4.1.4查得,C30,c f =14.3N/mm 2 ,t f =1.43N/mm 2; 由《混凝土规》表4.2.3-1查得,HPB400,y f =360N/mm 2; 由《混凝土规》第6.2.6条查得,1α=1.0;8.01=β 按《混凝土规》第6.2.7条计算,518.00033.0100.236018.0151=⨯⨯+=+=cus y b E f εβξ由《混凝土规》表8.2.1查得,混凝土梁的保护层最小厚度c=20mm ,则mm d d c a sr s 382208202=++=++=mm a h h s 462385000=-=-=m kN q /32.115.02.0251=⨯⨯⨯⨯=由《混凝土规》附录A 查得,A s =942m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