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词和炼句实用版

选词和炼句实用版


2.连贯:‚衔接‛和‚照应‛
一、前后各句的话题(主语)要一致。
例:可是,现在有人却采取一种盲目的态度, 不加分析,不分是非,把一切外来的文化都视为 珍品,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被一些人看作 海外奇珍,竟五体投地地顶礼膜拜。
前后主语不一致。前一句话的话题是‚有人‛, 说他们‚把一切外来的文化视为精品‛,最后一 句话的话题也是‚有人‛,中间一句话的话题却 变成了‚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与上下 文的话题连接不上。
汉语的词汇浩如烟海,
我们如何才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 细察之,巧思之,则神韵成于心 中而淌于笔尖。
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几句诗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 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他们性好佳句,并认为要 写出佳句,就必须有足以使人吃惊的语言。他 们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 肃认真态度,是他们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条件 之一。
用一两句话描述某人在某种情境下的 神情或动作。
根据下面主干成分,添加适当的修饰语, 扩展、补全句子。 我[ ]看着老师的眼睛,[ ] 说 :‚ ‛ 我自信地看着老师的眼睛,清晰地说: ‚这道题,我能做。‛ 我害怕地看着老师的眼睛,轻轻地说: ‚我……不……不……不知道……‛ 我勇敢地看着老师的眼睛,倔强地歪着头 说:‚我的解法,没错!‛
二、陈述的角度应该一致(空间顺序、时间顺 序、逻辑顺序)
例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 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 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 以我的感觉为顺序进行描写。先听到声音,再抬起 头,按照习惯,由上而下,从面孔(摸样性别年龄)写到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还是 小脚。
语不惊人死不休
——选词和炼句
高考大纲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
连贯、得体。
准确:近义词选择、成语运用正误、
歧义句辨析、病句识别;
判断学生仿写的句子优劣时,除了
符合题目的要求之外,‚鲜明、生动‛
历来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选词的基本方法。 2、能运用选词炼句中的有关知识分 析鉴赏语言及文学作品。 3、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恰当用词。
---阿城《棋王》
2、恰当使用修饰词语 句子中的某些词语,经过恰当的修饰点染, 不但能增加信息量,而且会更富于感情色彩。 ‚中国少年南极归来‛、 ‚两名少先队员 从南极回到北京‛, ‚赴南极访问圆满完成, 吴弘、杨海蓝笑眯眯回来了‛ 有些词语加上巧妙的修饰语还可以获得特殊 的讽刺、戏谑的戏剧效果,例如‚马克思主义老 太太‛、‚超生游击队‛、‚豆腐渣工程‛等等。
如果中心词是动词,那么‚修饰语+中心
语‛就是状中偏正词组,其中修饰语叫做状
语,例如‚静静地听‛,‚听‛是动词,
‚静静‛就是状语。
书面上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的‛字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常用‚地‛字连接。
选词的基本要求
1、准确朴实。‚辞达而已矣‛(孔子) 朱自清《背影》:‚他给我(找、挑、 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 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叫、要、嘱)我路上 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课堂活动 1.填入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 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 剩 一树柳 弯腰。 剩一树柳弯腰。‚剩‛字有残存、残余的 意思。一 个‚剩‛让人感觉眼前出现的不仅是 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 仅存之柳。给人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 凉之感。
一字之师之三 《诗人玉屑》记载:‚郑谷在袁州,齐 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 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未 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 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说话和写文章都要遣词造句,而各种 富有生命力的作品都需要经过对词句的推 敲琢磨。
什么是选词 ? 选词就是从丰富的 词汇中选用恰当的词语 生动准确地反映客观事 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在等待…… 待到西瓜切成一块块的:只见西瓜子如黑珍珠镶 嵌在红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着些许凉意;瓜汁顺 着明镜似的瓜面流下来,一滴,两滴;瓜面的纹理就 像彩瓷表面工笔细描的线条……
选词的主要方法
1、精心挑选关键词语
轻风(摇、舞、扶)细柳, 淡月(映、隐、失)梅花。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 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 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若你在 场,你回会填什么? 哪个字填进去最合适? 轻风 细柳
链接高考
(2006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luò)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 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
‚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 词;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 词;要得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 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 非发现这个唯一的词语不可,不能 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福楼拜告诫莫泊桑
美文欣赏 《舞动的旋律》:‚当演奏者翻开 琴盖,一眼望见的便是黑键安静地躺 在白键上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黑白 琴键像舞动的精灵上下跳跃,动人的 音律流淌在周围,灵魂被唤醒,所有 的暖意渐渐散漫开来。纤细的手指游 走在上面,留下浓浓的依恋和爱意。‛
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 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 笔改‚一‛为‚半‛字。翻(任翻)行数十里, 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 曰:‚台州有人。‛ ——李东阳《麓堂诗话》 写的是唐代诗人任翻为改一个字,跑了数十 里的故事,很动人。 ‚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 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 实际,又诗味含蓄。
2、简洁有力 遣词用字不要繁冗拖沓,而应简约有 分量。文章题目和新闻标题受字数限制, 在简洁有力方面要求很高。 哭泣的原始森林 用‚哭泣‛一词就把我国云南珍贵的 原始森林被大肆毁坏的状况表现了出来, 令人触目惊心,不能不为之动容。 他‚捞‛到了一副手铐 ‚捞‛字用得都十分精当,具有极大的 讽刺和警策、启示作用。
我们欣赏一下小说《棋王》中主人公王一生对待饭 粒的细节。这部小说写了知青的一段生活,主人公经历 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对那段记忆刻骨铭心。 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 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 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 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 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 再移动,转了上身找…… 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 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 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
3、新鲜活泼 ‚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写文章如果只会堆砌陈词滥调,肯定 会令人生厌,所以还要求善于使用新颖别 致的词语。当然使用新鲜词语并不是要生 造词语,而是要巧用、活用词语。 湖人扑灭热火 公牛顶翻灰熊 三万考生跨过‚一本线‛
‚鸟巢‛编织完成
4、形象生动
反映生活、描写人物,能做到细腻生动,真 实可感;写景状物,则使人仿佛伸手可及,举目 可见,如临其境。 一个多钟头以后,我们穿出了迷茫昏暗的后 峡,这时眼前突然明亮起来,只见落日衔山,河 谷里出现了闪光的梧桐树和随风摇摆的柳林。河 的两岸麦田金碧,村屋点点。路边野玫瑰和姊妹 花香气扑鼻。沿着低冈一带草原平铺,牛羊在夕 阳下把千万条黑影投落在绿草上……(碧野《雪 路云程》)
填入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 风吹雨入 寒 窗。
‚风‛本来无所谓‚阴暗‛的,而今却成了 ‚暗风‛;‚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 了‚寒窗‛。只因为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 情的渗透,连风、窗都变得又‚暗‛又‚寒‛了。 元稹白居易情谊之深,于此可见。
一字之师之一
《屈原》中婵娟怒斥宋玉: ‚宋玉,我特 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 骨气的文人!‛ 郭沫若同演员张瑞芳商量,改为:‚你 是没有骨气无耻的文人!‛ 演员张逸生,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 文人!‛ ——事后郭沫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这 件事,尊称张逸生为‚一字之师‛。
一字之师之二
例2:她披了件男人的服装,坐在体育教师的席位 上。但很快就被人识破,并逮捕了她。 分析:‚很快就被人识破‛的主语是她,‚并 逮捕了她‛的主语是别人。上下文主语不一致。施 受事不统一。
三、并列的语句中,在对几个并列的方面 分别进行申说阐述时,句式结构上要求大 体整齐匀称。 例子: 而且有的叫卖者语言之不卫生,强调之 古怪,表情之不那么正派,更令人侧目。 ‚语言之不卫生‛‚表情之不那么正派‛ 和‚强调之古怪‛不协调。因为,前两是肯 定,后者是否定。
富有生命力的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 ‚铿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 的声音,
第二步: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
衬托: 衬托了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 (对比: 手杖的声音与清幽的环境形成对比 )
欣赏《童年往事》中吃西瓜的场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