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设计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一、学生能力发展目标: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认识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把握选词炼句的基本内涵。
2、学习小组通过对课本上典型例句的分析讨论,结合《导与练》的相关补充,初步掌握选词炼句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能运用选词炼句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分析具体题目,提高学生选词炼句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选词炼句的基本方法。
2、难点是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提升。
三、学习课时:3课时(其中选词1课时,炼句1课时,练习处理1课时)四、预习提纲:40分钟1、学生自学课本第97-102页和《导与练》第69-70页,勾画基本知识和具体方法。
2、学生自己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并在此基础上熟悉知识,总结方法。
3、完成课后练习第102页小试身手的一、二、三题。
五、活动设计流程预设:第一课时一、导入: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告诫其优秀弟子莫泊桑:“无论你所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
其他类似的都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这话什么意思?这里说的就是语言运用的原则: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这就是选词炼句的功力,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检查预习:巡查、提问。
三、学生活动设计:活动一:知识抢答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一字之师”的故事,你了解“一字师”的出典吗?你还了解哪些“炼字”的佳话?(点到即可,意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赏析留待相应课堂环节进行)预设:据1、《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早梅》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一枝’佳。
”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
2、唐代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
3、宋代王安石改诗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
4、郭沫若改话剧《屈原》台词的故事。
活动二:“修饰不只是‘装饰’”(1)划出选文中的修饰语,然后齐声有感情地朗读选文;(2)小组分析讨论:何为“修饰语”?根据示例分析,概括修饰语在文章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课堂活动,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活动三:扩展演练(选择用):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走”就是“跑”。
这是李清照早年写的一首描写一位少女的可爱姿态的诗歌。
找出词中的修饰语,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畅所欲言。
注意抓住“罢、慵、纤纤、薄、和羞、把青梅”等修饰语作分析。
)参考答案:少女的心理活动应是: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少女的形象特点应是: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
四、小结1:修饰语在文中的主要作用:反映事物的特征、性质,或事件发生的原因、环境、状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环节在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2.“生命在于‘动’”大家能不看课文下面的参考分析,自己说说这几个动词的好处吗?(留出足够的时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和感悟能力。
课文的参考分析确也有不到位或欠清晰之处。
如“踞”的拟物手法,“浮”与“展”的配合关系,“扯”的侧面烘托作用,“流”与周围润湿环境的呼应,等等。
)小结2:a.动词用得好,常常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效果:让对象形神兼备(不但绘形,而且传神);有助于创造意境,传达感情。
b.我们在写作实际中,该以什么原则来选择、锤炼动词?原则:准确,生动总结3:“语不惊人死不休”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家们在语言运用上对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的追求,它也启示我们,选词炼句不仅仅是一个技巧的问题,更是一个写作态度的问题,只有怀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推敲锤炼,才能达到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的效果。
五、课堂反思:1、以学生自学为主,杜绝照本宣科;2、立足教材,结合《导与练》,吃透材料,勿过多地旁征博引;3、倡导活动,教师引领,以“用”为最终目标。
六、布置课外作业:《导与练》:第70-71页第1-14题。
第二课时一、导入:我们只要不是哑巴,就要说话,就要交流表达,炼句就是做到让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二、学生活动:学生结合预习,深入研究讨论课文例句,结合《导与练》,小组讨论统一后,归纳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知识和做题方法。
三、要点预设:一)、简明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表达的最佳效果。
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一避免哕唆,不说废话;二避免歧义,防止误解;三须在一定的语境中,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考题包括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删改重复赘余的词语、修改晦涩难懂的语句等。
二)、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旬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
试题类型包括排列句序、复位填充、给语境补文等。
三)、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
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
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解题方法预设、补充:1、达连贯题解题方法,表达连贯客观题有两种基本题型:主观排序题,择句归位题。
(一)主观排序题解题方法(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
对题目所给的一组文句,作整体通读,求得两个大体把握:①大体把握说什么,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有大体印象;②大体把握怎么说,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有个大体印象。
(2)根据印象,回头审视。
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文句,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
二)、表达简明题解题方法用语简明,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哕嗦。
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解答语言表达简明题,宜从三方面人手:(l)看语句(语段)中是否有意义相同、重复使用的词语。
(2)看是否有前后矛盾的词。
(3)看是否有歧义或使人晦涩难懂的词语。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包括单音词变双音词)、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等。
三)、表达得体题答题方法对一两句话或一段文字中的语句是否得体的考查试题,在解题时可用五看五审五改(客观题则只审辨不改正)法。
(1)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敬词,做到谦敬词使用不错位。
(2)看场合,审合不合氛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改逆情悖理的语句为顺情合理语句。
(3)看感情,审褒贬误用词,改换褒贬词语,该褒不贬,该贬不褒。
(4)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该用口语改用口语,该用书面语改用书面语。
(5)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浅陋语为温情关怀语。
四)、怎样才能做到语言得体1、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句式选用恰当(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
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
常见的敬谦成语:一、敬词成语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
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
(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
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
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
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
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二、谦辞成语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
提到一个,漏掉上万。
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
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