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学习的生 物与社会意义
学习与脑
• 英国学者戴维·休伯尔(David H. Hubel,1963)等人提出了大脑发展的关键期 概念:脑的不同功能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 期,某些能力在大脑发展的某一敏感时期 最容易获得,此时相应的神经系统可塑性 大,发展速度快,过了这个关键期,则可 塑性和发展速度都要受到很大影响。教育 和学习应该抓住大脑发展的关键期。
第二章 学习的性质与分类
主讲人:杨巧芳
内容
•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学习意义 • 学生的学习 • 学生的分类
教学要求
❖ 理解学习的科学含义,并能据以对学习和非学习 现象进行区分;
❖ 了解几种常见的学习分类的依据,并能对这些分 类间的异同进行比较;(性质分类和结果分类)
❖ 学生学习的特点
第一节 学习的科学含义及学习的意义
• 加涅认为,这五种学习的顺序是随意排列 的,它们只是一些不同的学习。
• 也不受学科的限制,如,在数学和语文课 中都会学习智力技能(如规则),在体育 和化学课上都会学习动作技能(如操作)。
• 这五类学习分为三个领域:智力、认知策 略、言语信息学习属于认知领域;动作技 能学习属于动作技能领域;态度学习属于 情感领域。
潘菽主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教 育心理学》(1980),对学习的分类。
知识的学习
我
国
智慧技能的学习
的
分 类
动作技能的学习
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二)学习主体的分类 -动物的学习 -人类的学习 -机器的学习
•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学习性质不同,消极适应、主动适应并改造
环境
–学习内容不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学习方式不同,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
统(语言符号为中介)
(三)学习水平的分类
加涅(1970)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8类 学习。
• 信号学习 刺激—强化—反应 • 刺激-反应学习 情境—反应—强化 • 连锁学习 • 言语联想学习 • 辨别学习 • 概念学习 • 规则学习 • 问题解决
• 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下对某种信号作
学习的生物与社会意义
•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 的手段。
• 从人的发展来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 • 为了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 有关学习的研究结果用于教育、心理治疗和矫正、
动物行为训练、机器人设计。 • 学习不仅改变人的思想跟行为,也能够改变大脑
的物质结构,重组大脑。
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 • 学习的定义强调:
–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 –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的发生是由于反复经验所引起的,排除成
熟或本能反应引起。
狭义的学习
•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 人的学习是个体在社会生活 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经 思维活动而积累经验,进而 产生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 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
• 智慧技能: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学 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如应用一些原理、法 则去解答习题。包括五种子技能。
• 认知策略,用于调节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 与思维过程的技能。
• 言语信息,学习陈述观念的能力。
• 运动技能,由有组织、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 成的活动。
• 态度,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
•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 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 的重要时期。
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
• 人类学习的一种典型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 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 学生学习的特点:
– 学习过程是间接掌握经验的过程 – 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
•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 的接受学习。他把有意义分为三种形式:
– 符号学习:符号与符号所代表事物在学习者认 知结构中建立了等值关系。
– 概念学习:掌握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
– 命题学习:获得由句子表达的、有若干概念组 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
(五)学习结果分类
• 加涅(1970)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言 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 技能。
的 – 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 学习过程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世
界观和道德观为主要任务。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内容的分类 冯忠良(1992,1998)认为,依据教育系统中所 接受经验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三类。 • 知识的学习。包括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三
个环节,要解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 技能的学习。分为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解决
一二章课后作业
1.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前运算阶段、学习、最近发展区 2.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学习 3.下列现象符合学习定义要求的有() A.每天坚持练太极拳 B.对黑暗的适应 C.蜜蜂能跳8字摆尾舞 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E.狗经过训练,可协助缉毒 4.按照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会陈述观点的能力称为()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5.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出反应的学习。(巴浦洛夫)
• 刺激-反应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下于一定情
境中做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使行为巩固下 来的学习。(桑代克迷箱实验)
• 这八类学习是分层排列的,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 每类学习都以前一层次的低级学习为前提, 较高级、较复杂的学习是建立在较低级、 较简单的学习基础之上的。
• 让我们来分析下列一些日常活动和现象, 并指出哪些是学习的结果?
• 马戏团的狗熊表演投篮 • 人看到杨梅会分泌唾液 • 人刚进入暗室时什么也看不见,几分钟后就能
看见东西了 • 孩子每天叫爸爸 • 某运动员赛前吃了兴奋剂跑出好成绩
广义的学习
• 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者行 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会与不会的问题。 • 社会规范的学习
第三节
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
1.知识与技能的区别 (1)从功能上来看,知识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
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技能是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或 转换,做出某些动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2)从测量的方式来看,知识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 的方式测量;技能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3)从心理表征来看,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 表征;技能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 加涅后来对这一分类进行修订,变成六类 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 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 题的学习。
(四)学习性质分类 • 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 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
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1918—),
第三节
(4)从激活和提取速度看,知识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 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技能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5)从学习和遗忘速度看,知识习得速度快,遗忘快;技 能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尤其是运动技能,一旦达到熟 练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
2.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1)知识的获得是技能的习得的基础。 (2)技能的获得为获取新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接受学习,指学生接受教师现成的知识结 论。与讲授法相对应。
• 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解决问 题去获得知识和技能。与发现式教学相对 应。
• 机械学习,指没有理解知识含义的学习。
• 有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 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它们之间互不依赖、彼此独立。不能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 或发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等同。这两个维度的每一个方面都 不是绝对的,在它们之间还有过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