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学习与教师的专业发展ppt课件
最新《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学习与教师的专业发展ppt课件
四、幼儿学习活动的实质 1、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 2、幼儿学习是在生活和交往中进行的 3、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经验和主动参与 4、幼儿学习需要教学指导
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瑞吉欧人眼中的幼儿教师角色”
瑞吉欧·艾密利亚(REGGIO EMILIA),一个意人利北部 地区小镇,既没有罗马的雄伟多姿,也没有佛罗伦萨的浪漫 传奇,有的只是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环境。然而,其独特而非 凡的教育工作使得这个无名小镇成为世界幼教专业工作者的 圣地。瑞吉欧教育成为意大利乃至世界各国幼教工作者学习 的典范,“瑞吉欧儿童”(REGGIO CHILDREN)成为世界早 期教育的优质品牌标志。
三、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
❖ 在幼儿期,由于多种不同的因素,比如有的 家庭过分溺爱和保护,导致幼儿耐挫心理极 差,还有些幼儿存在一些不良的习惯,如: 偏食、咬指甲、吮吸手指、好动、口吃等等。 若这些问题在幼儿时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将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
❖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必须重视幼儿 躯体的、生理的健康,还要维护幼儿精神、 心理的健康。
四、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 社会发展的需要 ❖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差异性
典型困境下的专业反应
一位老师带着20位4岁的幼儿在户外 活动,因为全园只有两辆小三轮车, 幼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 这天,一位叫宝宝的小男孩跑到老 师面前抗议道:“小莉不让我骑三 轮车!”这时老师应如何反应呢?
• 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需要思考三个相互关连的 问题,并对此进行反应:
• (1)宝宝的行为是否常见?如果是,宝宝是不是总希 望别人对他注意?
• (2)宝宝能接受的挫折有多少?是否他对自己还没有 足够的自信,还不能接受失败或被拒绝的伤害?是否需 要特别的介入?
• (3)是否需要介入?还是让他们自行解决?
• (4)这两个幼儿目前的行为模式,如果不加以修正, 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 B.正义观念
• “小莉,你再骑5分钟,就换宝宝骑……” • +“如果你想玩别的,我可以帮你!” • “我不允许你打@@,同样我也不会允许别人打你。”
• C.旁观幼儿的理解与技巧的学习
(4)气质的培养
• A.同情心及助人的气质
• “宝宝已经等了很久,你知道等那么久的滋味很不好受啊!”
• B.实验的气质
再去问她。 • B.协调 • “去跟小莉说,如果你让我骑三轮车,你荡秋千时,
我就帮你推。” • C.接受失败和挫折 • “没关系,也许小莉等一下就不玩三轮车了,园里
还有很多别的事可以做啊!有……”
(2)语言技巧
• A.明确的词句 • “回去告诉小莉:‘我已经等了很久,我很想骑
一下……’” • B.对话技巧(用语言来化解冲突) • 对小莉说:“宝宝实在很想骑三轮车耶!”当小
• “你去跟小莉说‘我真的想骑,我已经等很久了!’ • +“如果这样说还是没用,你再回来,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 C.避免抱怨及搬弄是非
• 对于有强烈的抱怨行为倾向的幼儿,不应一定要解决或满足幼 儿的抱怨事项;而对总打小报告的幼儿要判断其动机。对想打 击其他幼儿的搬弄是非行为应不予重视。
2、老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 是什么?
莉会嘀嘀咕咕地拒绝;老师转而向宝宝说:“小 莉还不想停耶!”宝宝也许会表示抗议,老师再 将宝宝稍作修饰,婉转地向小莉表明宝宝的感受, 说:“宝宝现在真的很想骑这辆三轮车耶!……”
(3)社交知识
• A.社交认知(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需求与欲望)
• 温和、幽默地说:“我知道你很失望 ,但是,还有很多 别的玩具可以玩呀!”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学习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幼儿学习
一、学习的心理学定义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训练而又经验 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1.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学习必须是由经验引起学习者的某种变化。
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不是成熟导致,而是后天习 得的。
4.学习必须是通过练习和训练而引起的,并能保 持一定时间的某种变化。
• 1、此情境可以教导幼儿什么? • 2、老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是什么? • 3、课程与管理上应如何处理?
1、此情境可以教导幼儿什么?
• (1)社交技巧 • (2)语言技巧 • (3)社交知识 • (4)气质的培养
(1)社交技巧
• A.轮流 • 建议宝宝再等几分钟,过一会再去问小莉。 • 建议宝宝观察小莉,看她露出疲惫或玩腻的迹象时
• (5)小莉当天的行为对她而言是不是一种进步?
• (6)这两个幼儿的行为模式是否由于“贴标签”的印 象管理而引起?
3、课程与管理上应如何处理?
• (1)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 (2)幼儿园是否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准备了充
分而适宜的教材与设备?是否有足够的替代活动? 活动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 (3)幼儿能否从别人解决纷争的事例中得到帮 助? • (4)这类事件是否经常发生?事件发生的频率 高,是否表示课程安排需要调整?
一、幼儿学习的类别
(一)学习的层次
1.婴儿学习 (1)习惯化 (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 (3)语言掌握或概念学习 2.幼儿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解决问题学 习。
三、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模式及特点 (一)操作学习及其种类 1、探究性操作学习 2、形成性操作学习 3、强化性操作学习 4、模仿性操作学习 5、创造性操作学习
幼儿教师扮演的四种角色
一、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人
•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思想品德、 科学文化和身心素质
• 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启蒙阶段 • 幼儿阶段是个体发展的关键阶段
二、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复杂的、竞争激烈 的时代,他需要个体具备健全的人格 才能适应。
❖ 幼儿时期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该时期奠定了公民个性的基础。
对孩子: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蹲下身与孩子 平等对话
对同事:协作教学以及互惠式的检讨并举
对家长:密切合作、广纳资源、共建和谐的教 育生态系统
对自己:不断反省 不断成长
有些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帮家长看孩子的保姆; 也有些人认为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一样,就是教授孩 子学习文化知识。你作为幼儿教师,对这些说法有什 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