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事应知应会

药事应知应会

1、什么是基本药物?我院最新供药目录中共有多少种药物,基本药物共多少
种?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

我院供药目录共收录药品426种,其中基本药物328种。

2、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
✓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3、抗菌药物分为哪几级?各自有哪些特点?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级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新上市不足5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
用药物的抗菌药物;
✓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
的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5、我国规定有哪几类药物属于特殊管理药品?
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我院现有的麻醉精神药品有哪些?
神药品有哌甲酯缓释片;二类精神药品有:苯巴比妥片、苯巴比妥注射剂、地西泮片、地西泮注射剂、氯硝西泮片、氯硝西泮注射剂、硝西泮片、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佐匹克隆片。

✓麻醉药品: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布桂嗪注射液。

7、麻醉药品的“三级、五专”管理内容?
三级是指“药库管理—药房管理—病房管理”。

五专是指“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

8、什么是高危药品?我院规定的高危药品有那些?
高危药品是指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我院纳入高危药品管理的药物有:高浓度电解质(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胰岛素制剂;静脉麻醉药和肌松药(丙泊酚注射剂、氯化琥珀胆碱注射剂)三大类药品。

9、哪些人不得独立配制与使用高危药品?
(1)进修护士
(2)试用期护士
(3)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内的护士
(4)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护士
11、我院近效期药品如何管理?
(1)我院规定,距离有效期6个月内的药品为近效期药品。

(2)病房对近效期药品(急救药、备用药)6个月内的作近效期标示,距有效期2个月的可以到病房药房调换。

12、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有哪些?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呋噻米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片)、胺碘酮注射液(片)、甲硝唑注射液
14、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15、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着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1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限?
医疗机构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15 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当天报告;一般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 30 日内报告。

17、什么是超说明书用药?我院超说明书用药如何管理?
超说明书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症、给药方法或剂量、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不同的情况。

在超说明书用药前,临床科室应提出申请,并附相关医学证据(如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循证医学证据等),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部和药剂科备案。

18、纳入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药品有哪些?
(1)地西泮注射剂静脉滴注用于酒精依赖戒断症状治疗;
(2)氨溴索注射剂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1、抢救车管理:
我院抢救车实行统一储存位置,统一清单格式,统一规范管理。

要求每一名护士都要熟练掌握所有抢救药品及物品的储存位置,保证抢救时能及时获得。

同时应掌握急救备用药品的管理制度、使用补充流程和相关应知应会知识。

2、救车内需要贴标识的药品:
(1)二类精神药品标识:地西泮注射液
(2)高危药品标识:10%氯化钾注射液
(3)听似标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
(4)近效期药品标识:距有效期6个月(距有效期2个月可以到药房调换)
要求标识醒目:标识贴在小布兜上。

放针剂的小塑料袋上标明:
不同批号不能混放 3、急救药品及物品一览表:
好”。

4、封条:抢救药品、物品都要贴封条,统一用胶水粘贴。

5、急救备用药品的检查:
(1)抢救车负责人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2)科室护士长为所在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辅检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不定期抽查并每月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要填写自查表,统一从2015年1月开始补齐自查表;(门诊辅检科室抢救车为新配,不
用补)。

(3)药剂科、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对存在问题的科室填写反馈表,药剂科、临床科室各留存一份。

、有温湿度计的科室必须到药械科校验,统一编号,注明校验日期、有效期等。

温湿度记录表上午下午各填一次,上午8:00—8:30填写,下午2:00—2:30填写。

温湿度记录表:常温温度在10-30℃之间,冰箱温度在2-8℃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之间。

有冰箱的科室必需有冰箱温度记录表。

7、急救药品交接班本的填写:
(1)抢救车药品、物品检查、交接、使用记录表的填写:药品使用、补充必须详细填写使用时间、患者床号、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补充时间、补充药品批号等信息(所有时间必须具体到几点几分);
(2)更换记录:到药房调换急救药品也应有记录,要写明药品批号及调换后批号;
(3)抢救车负责人或护士长开封条检查要在交接班本上记录并签名。

YS —28:备用药品管理制度
一、备用药品包括统一配置的急救药品和科室根据专业特点配置的备用药品,固定品种及基数,并在药剂科、护理部备案,辅检科室备用药品管理参照病房执行。

二、备用药品标识清楚,药品目录应注明:药品名称、剂量、单位、数量,批号;急救药品须放置抢救车内,统一清单格式,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

高危药品需单独存放,标识醒目。

需冷藏药品(如未拆封的胰岛素)应贮存在药品冷藏箱内,以保证药效。

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执行“五专”和“三级”管理要求。

三、建立备用药品使用、交接、检查登记表。

备用药品有专人管理,班班交接并签名。

使用后,应及时清点、补充。

距离有效期6个月张贴近效期标示,距有效期2个月到药房调换新批次药品。

四、科室护士长为所在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辅检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不定期抽查并每月全面检查1次。

五、药剂科和护理部定期下科室检查备用药品管理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