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知应会.药事篇

应知应会.药事篇

药事管理篇(应知应会)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应知应会《药事管理篇》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相关人员二、要点:1.处方是指由医师开具,药师审核、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包括病区用药医嘱单。

2.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3.处方开具当日有效。

特殊情况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4.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门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4天。

门诊和出院带药的抗生素处方用量均不得超过7天。

5.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延长至14天,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6.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7.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8.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如盐酸二氢埃托啡和盐酸哌替啶的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院内使用。

9.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在,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适用范围:全体医师、护士、临床药师二、要点:1.I类切口手术通常不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的;、(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的;(3)异物植入手术的;(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预防用药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在手术中给予第二剂;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2.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3.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4.“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目录如下:(1)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2)糖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氨曲南;5.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6.医院按规定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临床科室。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全体医师、药师、护士二、要点:1.抗菌药物的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2.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范围(1)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经授权的临床医师;(2)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主治级别以上医师;(3)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会诊同意、医嘱需经部分副高以上医师签名。

注:门诊不能开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3、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使用高于权限一级的抗菌药物,用量仅限一天。

4、下列情形需要在病案中记录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及理由:(1)抗菌药物开始使用、停止使用、更换品种;(2)抗菌药物越级使用;(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4)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未送检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形。

临床用药管理规定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二、要点:1.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从事药物配制或药品购售工作。

2.病人因病情需要确需使用我院所缺药品,由病区填写《药品临时采购申请单》。

3.主管医师仅在医院暂无该自备药品且无可替代药品的情况下或患者强烈要求使用该自备药品的情况下可使用患者自备药品。

4.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5.未经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批准,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新药临床研究。

由试验委托方提供的研究药物,科室和个人不得收取药费。

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规定一、适用范围:全体医师、与药物使用管理相关的各科室部门二、要点:1.基本药物使用率是指基本药物(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级增补品种,不包含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占全部药品销售总收入的比例。

2.我院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应≥25%。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及相关人员二、要点:1.临床用药原则上不得超出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2.因临床治疗需要,确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在首次使用前,医师须提出申请,获得批件后方可使用。

3.在首次使用超药品说明书用法时,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使用,并在病历上作出说明。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定一、适用范围:全体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二、要点:1.三级管理:药库(一级)、药房(二级)、临床科室(三级)。

2.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账册、转册登记。

3.实行药品批次管理和患者使用批号追踪管理。

4.我院药品类易制毒化学药品管理与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相同。

5.应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作记录。

6.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药学部:(1)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情形的;(2)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

7.各临床科室设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登记册。

8.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不得任意丢弃,无法使用的处方必须交保管员回收,在处方销毁登记册上详细记录销毁日期、销毁处方编号、销毁处方数。

对销毁情况进行记录,登记册上双签名确认。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与规定一、适用范围:全体医、护、技及其他相关部门二、要点:1.高危药品实行ABC分级管理:A级高危药品是指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的高危药品;BC级别高危药品是指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高危药品。

2.高浓度电解质(包括氯化钾、浓度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胰岛素类等特殊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

3.医生开具高危药品处方或医嘱时,应认真核对,电脑录入时应根据系统警示信息逐项确认。

4.全院统一高危药品“警示标识”,高危药品专用标识如图: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全体医、护、技人员二、要点:1.易混淆药品包括:看似药品、听似药品和一品多规;2.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并且设置醒目标识;3.易混淆药品全院统一标识。

急救备用药品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全体医、护、技人员二、要点:1.急救等备用药品按照病区的实际需要储备在病区供临床急救或周转的必备药品,备用药品有固定品种和基数。

2.药学部、护理部负责对病区备用药品的检查。

一般每个月普查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检查。

3.有效期在6个月内的实行近效期药品管理,有效期在3个月内及时到住院药房更换,不得有近效期两周内(离失效时间还有14天)的药品及过期的药品。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二、要点:1.各临床科室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由科室指定医生或护士担任,同时报药学部临床药学室备案。

2.药学部临床药学室将新发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于5日内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死亡病例及群体不良反应须立即报告。

临床科室换、借、退药规定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二、要点:1.《药品管理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

”《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第四章第二十八条:“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示得退换。

”药剂人员必须严格按处方调配药品,严禁串换药品。

2.病区借药(1)住院部药房借药程序只为病区正在住院的患者临时用药服务,借药人只限于所在的病区当班护士,其他人员一律不予以办理借药。

(2)非急救需要的口服药、外用药或需冷处贮存(系指2-8℃)的药品,不得借药。

3.退药规定(1)因治疗方案改变或严重药物过敏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退药,退药时需详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及《退药申请单》。

(2)如下已发出的药品概不办理退药:口服药及外用药;需冷处贮存(系指2-8℃)的药品且无法保证质量的药品;原包装不完整的药品(配置中心除外)。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内容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二、要点:1.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2.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机制;3.基本药物集中生产配送机制;4.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制度;5.强化基本药物质量保障体系;6.完善基本药物支付报销机制;7.完善基本药物的价格管理机制;2009年8月,我国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基本药物定义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二、要点: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我院基本药物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广西区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目前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版本2012年版,于2013年5月1日施行。

医师或药师如何取得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或调剂资格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二、要点:医师或药师须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具有处方权和调剂资格。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常用量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二、要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盐酸哌替啶处方为1次常用量,仅限于医院内使用。

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0日常用量。

为门(急)诊癌症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常用量一、适用范围:医师、护士、药师二、要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为门(急)诊癌症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麻醉、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