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中景物形象公开课
2.月亮、鸿雁、鲈脍、双鲤 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 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之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菊花、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 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5.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 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6.投笔、长城、楼兰、请缨、羌笛 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7.五柳、东篱、三径 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向往)
思乡类、战争类、送别类、愁苦类、爱情类、闲适类、抒怀类
松梅竹菊寓高洁,
识 借月托雁寄乡思。
记 意 象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顺 别时长亭柳依依,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谢谢大家!
口 落花流水传愁绪。
溜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何为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 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 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 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 一。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意境=主观的“意”+客观的“境”
意境特点
举例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习题回顾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参考答案】(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 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 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 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 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题目问法
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2.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并分析其作用。 5.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2.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 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 净绚丽、幽静深寂等。
参考: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 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 然界小生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3)这表现了少女天真、活泼、勇敢的一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爱 情的强烈追求与对自由的渴望。
分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参考答案】①陆鸿渐是一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
问: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上阕。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①上看,半壕春 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 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氛围);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点作用)。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 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 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一要忠于原诗,
二要发挥想象。
参考:诗中描绘了江中月影近船,风 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 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 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 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的场景。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1. 要用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的 词语;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晏殊《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意境特点
举例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2.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
1.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 2.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3.这首诗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鉴赏示例
•
漫成一首
•
杜甫
•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点作用)
古诗词鉴赏
之意象意境
何为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 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 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主观的“意”+客观的“象”
常见意象回顾
1.杨柳、长亭、南浦、酒 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续写别后的思念)
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③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
往和追求。
答题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说特点) 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等。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等)
(2)结合诗句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分析形象具有这些 特点的依据;(析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