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括号的知识。

你还记得58-(14+6)它的运算顺序吗?58-(14+6)=58-20=38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

把不参与运算计算的部分落下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7×(7-5)(77-42)÷7(二)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总结运算规律。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1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2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我们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1.对比练习,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7×5-2 7×(5-2)=35-2 =7×3=33 =21(1):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讲解:左面的算式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面的算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小结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通过比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计算结果不同,小括号还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

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2【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2,以及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脱式计算。

35-4+27 6×3÷2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谈话: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我们再计算一道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互动新授——乘加问题。

1.出示例2。

谈话:看,这是跷跷板乐园,同学们玩的多开心呀!仔细观察,每个翘翘板上有多少人?有几个跷跷板?草坪上有多少人?(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有4人,草坪上有7人。

)提问: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学生自由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方法一:分步计算,先算翘翘板上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4×3=12(人)12+7=19(人)方法二:列综合算式。

4×3+7、7+4×3或7+(4×3)教师提问: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几道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

)教师说明:像4×3+7、7+4×3这样,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而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

2.谈话:如果把乘法换成除法,应该怎么办呢?出示:20-8÷2 81÷9-2师:乘、除法是同一级的,把乘法换成除法,计算时,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减运算。

学生计算,指名两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

集体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20 –8 ÷ 2 81 ÷ 9 + 2=20 – 4 =9 + 2=16 =113.小结计算方法。

谈话:观察黑板上的这四题,你能总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剩下两小题。

圈出第一步先算什么,并说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学生先计算出左边的得数,再和右边的数进行比较。

学生独立比较,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

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让学生先看懂树叶上的数有哪些,再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写出计算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除法。

【板书设计】第2课时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20 –8 ÷ 2 81 ÷ 9 + 2=20 – 4 =9 + 2=16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除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混合运算》3教学目标:1、巩固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添加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2、会根据图表列综合算式,会正确使用小括号,会读综合算式。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小括号,综合算式的读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运算顺序。

师:混合运算的几种基本类型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巩固一下。

1、课件依次出现教材第8 题的算式,让学生说说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和结果,并说出为什么。

2、学生口算以上四道算式。

3、学生展示计算结果。

4、师:请同学们观察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数字和运算符号相同,但运算的顺序及运算的结果不同。

结论: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可能不同。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混合运算的相关问题。

二、看图列综合算式。

(第6题)1、将第51页第6题的苹果和叶子图分解出现,学生根据图形,说出苹果的得数。

【设计意图】将苹果图分解出现,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利于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2、学生口头表达图形的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说左边这幅图的计算过程。

预设:生:先算81÷9=9,再用9-3=6。

【设计意图】通过口头表述苹果图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

3、根据图形列综合算式。

(1)师:你会根据左图的计算过程,列一道综合算式?学生独自列算式,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卡片上来展示。

预设:生1:81÷9-3=6生2:(81÷9)-3=6生3:9-3=6师:谁来说说你同意谁的,为什么?教师用课件演示列综合算式的过程。

4、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师:为了完成这道题,你会先怎么做?再怎么做?预设:生1:我会先看题目: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教师板书:看)师:接着怎么做?生:1:我会先算出43-36=7,再算21÷7=3. (教师板书:算)生1:接着列算式。

(师板书:列)师:列好后还要怎么样?生1:最后还要检验。

(教师板书:验)师:根据这个图形,你会列综合算式吗?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卡片上来展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列综合算式的过程:【设计意图】列综合算式由不用小括号过渡到需要添加小括号,凸显了小括号的作用。

三、看表格列算式。

(第9题)1、减法。

(1)出示过渡题目:被减数56减数35师:被减数是多少?减数是多少?师:怎样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张贴被减数和减数及相应的数字。

)(2)将56换成42+14,出示如下课件:被减数42+14减数35师:这个时候,被减数是多少?减数是多少?师:你又会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的作品展示。

预设:生1:42+14-35=21生2:(42+14)-35=21生3:42+14=5656-35=21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读出综合算式。

师:你会读出这道算式吗?是多少减多少?(教师一边指着算式42+14-35,一边问)预设:生1:42加14减35。

生2:42加14的和减35。

师:综合算式比较规范的读法是,先算的符号读成“与”,比如这道算式可用读作:42与14的和减35。

(3)小括号在减法算式中的应用。

出示下表:被减数62减数15-3师:你还会列式吗?师:被减数是多少?减数又是多少?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生1:15-3=1262-12=50生2: 62-15-3=50生3: 62-15-3=44生4:62-(15-3)=50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读出综合算式:师:你会读62-(15-3)这个算式吗?预设:生1:62减去15减3的差。

生2:62减去15与3的差。

生3:62减15减3。

【设计意图】从不用括号的综合算式过渡到需要添加括号的综合算式,既体现了层次感,又再次凸显了小括号的作用。

2、除法。

(1)课件出示下表:被减数6+6减数3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格,跟刚才那个相比,哪里不一样了?师:被除数是多少?除数又是多少?师:你还会列式吗?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生1:6+6÷3=8生2:6+6÷3=4生3:6+6=1212÷3=4生4:(6+6)÷3=4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师:你会读出(6+6)÷3这个算式吗?预设:生:6与6的和除以3。

(2)课件出示下表:被减数36减数16÷4师:你还会列算式吗?师:这时被除数是多少?除数又是多少?根据上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作品展示。

预设:生1:36÷16÷4=9生2:36÷(16÷4)=9生3:16÷4=436÷4=9学生评价作品并验证作品。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预设:生:36除以16与4的商。

3、巩固练习。

被减数7x950减数2836÷6被减数54-2214减数883-76生先独立完成,展示后评价时:师:你会读出你写的算式吗?预设:(1)7与9的积减去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