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与命题》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定义、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2.会辨别真命题和假命题。
3.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一.自主预习课本的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3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
二.,通过预习定义与命题的概念请思考下列问题:1.定义与命题的区别与联系。
2.对于一些条件和结论不分明的命题,怎样用最快的办法找出它的条件和结论。
3.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如何正确的列举一个反例。
三.巩固练习1.表示的语句叫做命题。
这是命题的(定义)。
2.命题由和两部分组成。
3.命题分为和,要指出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够举出一个反例,使它具备命题的,而不具备命题的就可以了。
4.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A.过点A作直线MN的垂线。
B.正数都大于负数吗?C . 你必须完成作业。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条件是,结论是6.把命题“在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一般形式。
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内错角相等。
D 直角都相等。
四.学习小结:(回顾一下这一节所学的,看看你学会了吗?)五.达标检测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钝角的补角是锐角。
(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D)直线外的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2.将下面的语句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1)等角的补角相等。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位数字是0。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商等于1。
3.命题“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的题设部分是结论部分是4.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题设部分是,结论部分是,这个命题是命题。
六.布置作业;1、A组1、32、B组第1题3、课外探究:某校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组织全校老师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比赛,评委甲、乙、丙对有实力的A、B、C、D四位老师的排名情况作出预测:甲:A第一,B第三。
乙:C第一,D第四。
丙:D第二,A第三。
比赛结束后,三个评委都没有猜中,但都猜中了一半,那么到底A、B、C、D四位老师的排名情况如何呢?定义和命题导学案(1)课前准备:三角板直尺学习目标:1.理解公理和定理的含义.2.通过学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命题证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证明命题的方法和步骤.3.理解并掌握“平行线性质及平行线判定”的公理和定理.一、自主预习: 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习题1、2、3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二、回顾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本书中的公理有哪些?2、公理和定理的根本区别是公理不需得出,而是得出。
3、定义、命题、公理和定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几何证明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2)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并注明依据。
5、证明过程的推理依据可以是。
一、巩固练习:1、下列命题不是公理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下面写出了“如图:如果AD//BC,∠A=∠C,那么AB//CD”的证明,请你填写其中的空格:已知:------------------------------求证:------------------------------证明: 因为AD//BC ( )所以∠A+∠B=180 ( )因为∠A=∠C ( )所以∠C+∠B=--- ( )所以 AB//CD ( )3.如图:已知:∠1=∠2 ∠3=800,则∠4=4.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b//c ②b//c ③a⊥b ④a//c⑤a⊥c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作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并能写出证明。
四学习小结五.达标检测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下列条件中,①∠2=∠3 ②∠1=∠4 ③∠1+∠4=1800,能判定a//b的是()A ①或②或③B ①或②C ①或③D 只有①2.如图,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G、H,已知∠1=∠2=500,GM平分∠HGB 交直线CD于点M,则∠3=---------(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1)如果∠1=---------,那么DE//AC;(2)如果∠1=---------,那么EF//BC;(3)如果∠DEF+---------=1800,那么AC//DE;(4)如果∠2+--------=1800,那么,AB//DF4.根据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5.如图:已知AB//CD,AD//BC,试判断∠1与∠2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第5题图)(第4题图)六、布置作业。
习题A组,4题、5题(必做)。
B组,1题,2题(选做)。
《定义和命题》导学案(2)课前准备:直尺、三角板学习目标:1.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2.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3.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一、自主预习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3.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二、回顾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2.原命题成立时,逆命题一定成立吗?举例说明。
3.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吗?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吗?三、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B.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C.原命题与逆命题同为真命题或同为逆命题D.公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2.下列定理,没有逆定理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C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D.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3.命题“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逆命题是------------------------。
逆命题是------命题。
(填“真”或“假”)四.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达标检测:1.命题“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逆命题是------------------ -逆命题是----命题(填“真”或“假”)2.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定理都是命题 B命题都是定理C.公理都是命题 D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3.有下列命题: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③直角都相等④等边对等角,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个数是()A. 1 B. 2 C.3 D. 44.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如果a=b,那么a+b=b+c5.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定其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
(1)如果两个角是同角或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如果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另两个角都是锐角。
六、布置作业。
习题A组,2题、6题(必做)综合练习A组,1题;B组2题(选做)。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导学案(1)课前准备:刻度尺、三角板学习目标: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主预习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二.回顾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知道的?2、那么如何证明此命题是真命题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吗?你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一证明过程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2、回忆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①画图②分析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语言。
③分析、探究证明方法。
4、要证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观察图形,三个角间没什么关系,能不能象前面那样,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呢?拼成什么样的角呢?①平角,②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
5、要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上述两种角,就要在原图形上添加一些线,这些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常画成虚线,添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如何把三个角转化为平角或两平行线间的同旁内角呢?①如图1,延长BC得到一平角∠BCD,然后以CA为一边,在△ABC的外部画∠1=∠A。
②如图1,延长BC,过C作CE∥AB③如图2,过A作DE∥AB④如图3,在BC边上任取一点P,作PR∥AB,PQ∥AC。
三、巩固练习四、学习小结:(回顾一下这一节所学的,看看你学会了吗?)五、达标检测:DBCBCAED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导学案(第二课时)课前准备:三角板学习目标1、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
2、.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及其应用。
3、通过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从而使他们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学习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学习难点: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的应用。
一:自主预习课本例1、例2,完成课后练习题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课前完成)二、回顾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大家来回忆一下:它的证明思路是什么? 2、尝试发现、探索新知 那什么叫三角形的外角呢?三角形的一边与( )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发现新知:教师活动:∠1是△ABC 的一个外角,∠1与图中的其他角有什么关系呢?能证明你的结论吗?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接推导出两个新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 )。
在这里,我们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接推导出两个新定理,像这样,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导出的定理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corollary )。
因此这两个结论称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它可以当做定理直接使用。
注意: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时,一定要理解其意思.即:“和它不相邻”的意义。
4、练习已知:如图,求∠C 的度数。
5、例题分析,拓展思维 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外角∠EAC ,∠B=∠C , 求证:AD ∥BC2、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360。
三、巩固练习:四边形的四个外角和是( ),并说明理由。
1、已知:如图,五角星形的顶角分别是,,,,求证:∠A +∠B +∠C +∠D +∠E =180AB C 7532CBADE议一议:有的 同学想连结CD ,把五个角“凑”到内,他的想法可行吗?小组讨论,尝试证明2、如图:已知,在⊿ABC 中, 1是它的一个外角,E 为边 AC 上的一点,延长BC 到点D ,连接DE,证明: 1﹥ 2 点拨:看到要证两个角的不等关系,会让我们想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2,但此题中的∠1和∠2却不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所以我们应找到一个间接量来牵线搭桥,那么可以找谁呢?⌒A BCDE⌒21四、学习小结:(回顾一下这一节所学的,看看你学会了吗?)五、达标检测 1、课本随堂练习 12、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最多有_______个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