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一轮物理单元复习一遍过-第4章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解析版)

中考一轮物理单元复习一遍过-第4章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4章多彩的光(解析版)2021年中考一轮物理单元复习一遍过(沪科版)一、单选题1.(2021·沭阳县修远中学八年级期末)王瑞同学看到平静的湖面出现“鱼在云中游,鸟在水中飞”的奇特美景。

对于这一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鸟、鱼都是实像B.云和鸟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鸟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C【解析】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鸟在天上,所以“鸟在水中飞”是鸟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鸟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020·山东济南市·九年级二模)沙画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的艺术,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如图所示。

下列光现象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金鱼变大B.水中倒影C.日食形成D.雨后彩虹【答案】C【解析】沙画是由于沙子挡住光而形成的影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A.鱼缸中看到金鱼变大,是由于鱼缸中的水和鱼缸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是光的折射原理,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B不符合题意;C.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而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C符合题意;D.彩虹是由于阳光通过空气中的水滴发生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0·四川广元市·九年级一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B.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C.人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答案】D【解析】A.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 .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 错误。

C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 错误。

D .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 正确。

故选D 。

4.(2020·陕西咸阳市·九年级一模)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是(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B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 .矫正远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D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色【答案】B【解析】A .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故A 错误;B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的实像,故B 正确;C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让光线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故C 错误;D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

故D 错误。

故选B 。

5.(2020·吉林长春市·九年级三模)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A .30°B .60°C .50°D .120°【答案】B【解析】光与镜面成°30角时,它与法线的夹角为°60,即此时的入射角为°60。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是°60。

故选B 。

6.(2020·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九年级一模)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镜矫正需要戴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以内【答案】D【解析】A.近视眼镜矫正需要戴凹透镜,故错误;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错误;C.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像而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错误;D.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一倍的焦距,故正确。

故选D。

7.(2020·江苏盐城市·九年级一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透明玻璃板放置在白纸上,如图所示,器材还有大小相同的黑、白棋子各1枚、手电筒1只、刻度尺1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该用黑色棋子作为物体B.手电筒应该对着物体照射增加物体所成像的亮度C.刻度尺是用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D.实验中发现棋子的像低于镜后棋子,其原因是玻璃向镜前棋子方向倾斜【答案】B【解析】A.实验中应该用白色棋子作为物体,这样才能让所成的像更亮,故错误。

B.手电筒应该对着物体照射增加物体所成像的亮度,故正确。

C.刻度尺是用来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故错误。

D.实验中发现棋子的像低于镜后棋子,其原因是玻璃向镜后棋子像的方向倾斜了,故错误。

故选B。

8.(2020·河南南阳市·九年级三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10 cm 20 cm f <<B .透镜右移,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看到正立的像C .当蜡烛向焦点方向移动时,光屏要向右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再次成像时,物距的变化u ∆小于像距变化v ∆D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应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A .如图所示,此凸透镜成像中,物距为20cm ,像距为30cm ,因此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由物距得10cm 20cm f <<,且由像距得15f cm <,故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10cm 15cm f <<,故A 错误;B .透镜右移,物距增大,当物距依然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镜继续右移,物距继续增大,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 错误;C .当蜡烛向焦点方向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成像,光屏应该向右移动,并且移动的距离要大于蜡烛移动的距离,故C 正确;D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想要再次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故D 错误。

故选C 。

9.(2020·湖北武汉市·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的实验中,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可在空气中喷些烟雾,水里滴些牛奶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要暗一些,原因是有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一部分光线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少于入射光线的缘故D.先将一束红色激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再将另一束绿色激光对准红色激光的折射光线逆着射回去,则红、绿两条光路重合【答案】D【解析】A.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的实验中,为了能够看清楚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些烟雾,水里滴些牛奶。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发现,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光线照射到水面,由于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一部分光线发生折射,导致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少于入射光线,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要暗一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先将一束红色激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因为红、绿光发生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再将另一束绿色激光对准红色激光的折射光线逆着射回去,所以红、绿两条光路不会重合,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18·河北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B.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C【解析】A. 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0cm,故A正确;B. 根据乙图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 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D. 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原位置之后,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C.【点睛】(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成像规律: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通过透镜会聚形成的;(4)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二、多选题11.(2018·安徽九年级其他模拟)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 .当15cm u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cm 25u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AD【解析】A .当2uv 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220cm u v f ===,所以10cm f =,故A 正确;B .当15cm u =时,2f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 错误; C .当cm 25u =时,2u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 错误;D .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 正确。

故选AD 。

12.(2017·福建福州市·福州教院二附中中考模拟)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答案】ACD【解析】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可以射中新目标,符合题意;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不符合题意;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入射角变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小,则反射光线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中目标,符合题意;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入射角变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小,反射光线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中目标,符合题意.三、填空题13.(2016·山东青岛市·九年级二模)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上安装玻璃幕墙,太阳光照上去会发生______反射,反射光造成“光污染”;而普通的水泥墙面比较粗糙,光在上面发生______反射,不会造成“光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