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 通过奥梅梁斯基公式换算出浮游细菌数。
• 奥氏假设:5 min内落在面积100 mm2营养
琼脂平板上的细菌数和10L空气中所含的
细菌数相同。
– 奥氏公式:C =
100 A
×
5 t
× 1000
10
×N
式中:C—空气细菌数; A——捕集面积,cm2 ; t ——暴露时间,min; N——菌落数,个。
• 简化后:
C=
1000×50N A×t
奥式公式计算的浮游细菌数比实测数少。
没有考虑尘埃粒子大小、数量、气流,人员密 度和活动情况。
(2)撞击法:
以缝隙采样器为例,
用真空泵将含菌空气以一定流速穿过狭缝 (宽度有0.15 mm、0.33 mm和1 mm三种)抽 吸到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
Hale Waihona Puke 2 、液体法• 测定空气中悬浮微生物,主要细菌
– 将一定体积的含菌空气通入无菌蒸馏水,使 微生物均匀分布在水中,
– 取 一 定 量 菌 液 于 无 菌 培 养 皿 中 , 倒 入 1518ml融化的培养基,混匀、冷凝成平板,
• 尘埃多的地方,如畜舍、公共场所、医 院、城市街道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 多。高山、海洋、森林、积雪的山脉和 高纬度地带的空气中,微生物较少。
场所
表2-1 不同场所上空微生物的数量(个/m3 )
畜舍
宿舍
城市 市区 海洋 街道 公园 上空
北纬 80º
微生物 (1~2)106 2×104 5×103 200 1~2
Infection Transfer -Airborne Droplet Nuclei
二、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 目前,还无统一的关于空气的卫生学指标, 一般以室内1m3 空气中细菌总数为 50~1,000个以上作为空气污染的指标。
• 病原菌在空气中易死亡,但结核菌、白 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 菌、炭疽杆菌、流感病毒和脊髓灰质炎 病毒等,也可以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
– 已确定结构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
其中以黄曲霉毒素B 毒性最大,
致癌力最强。
1
• 藻类毒素
– 甲藻 – 蓝细菌毒素 :微囊藻快速致死因子
(Microcystis FDF)
第一章 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学方法
• 当环境受到污染后,环境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 如:
重金属离子、NO3- 浓度增加; 水体污染变质,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甚
至灭绝。
如何监测?
化学方法:快速、定性定量反映污染物浓度,但 为瞬时值;
生物学方法:利用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生物 学特性的改变来监测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学方法的特点:可监测到污染物对环境的综合影 响,但不易精确反映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数量。
第一节 空气的卫生学检验
一、空气微生物来源 • 空气并非微生物的繁殖场所,空气中缺乏水分
第8章 微生物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
• 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表10-1 通过粪便进入水体的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其他*
沙门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 致病性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氏杆菌属 土拉热弗朗西丝氏菌 假单胞杆菌属 沙雷氏杆菌属
脊随灰质炎病毒 考克赛基病毒
肠细菌病变人孤儿病毒 呼肠孤病毒 腺病毒 轮状病毒 肝炎病毒 胃肠炎病毒
– 肉毒毒素(botulin) – 葡萄球菌肠毒素 – 放线菌毒素
放线菌素 链脲菌素 洋橄榄霉素
• 真菌毒素
• 以黄曲霉毒素为例
– 剧毒,
–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 曲霉(Asp. parasiticus)产生
– 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荧光
– B族和G族,蓝色荧光和绿色荧光
Salmonella typhimurium (red) invading cultured human cells
LT2A-SL1344 genome
Shigella typhimurium
Shigella sonne的部分特性
微生物代谢物与环境污染
•氨 • 硝酸与亚硝酸 • 氮氧化物 • 硫化氢 • 酸性矿水 • 甲基汞 • 农药代谢的毒性产物 • 细菌毒素
溶组织内阿米巴 结肠小袋虫
人等孢子球虫 兰伯氏贾弟虫
日本血吸虫 钩虫 蛔虫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空肠弯曲杆菌
以虫卵、包裹、幼虫等形式进入 水体
霍乱弧菌
水体中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类群
•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 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 •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0
表2-2 以细菌总数评价空气的卫生标准(个/m3 )
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
最清洁的空气(有空调)
1~2
清洁空气
<30
普通空气
31~125
临界环境
~150
轻度污染
<300
严重污染
>301
三、空气的微生物监测
• 采用营养琼脂平板计数法。 • 培养皿直径为d90mm和d100mm。 • 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需要测定空气中
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
– 细菌指标:细菌总数和绿色链球菌
• 必要时测定病原微生物。
(一)空气微生物测定
1.固体法
– 平皿落菌法(沉降—平板法)、 – 撞击法(缝隙采样器、筛板采样器、针孔采样器) – 过滤法。
(1)平皿落菌法
– 培养基融化倒入d90mm无菌平皿制成平板, – 置于待测点(通常5个), – 打开皿盖暴露于空气5~10min, – 盖好皿盖,30℃培养48h; – 计菌落数。
狭缝长度为平皿半径,平板与缝间距2mm, 平板转速:1 r/min、5-60r/min、60r/min。
•根据空气中微生物密度调节平板转动的速度 •含菌高,转动快;含菌低,转动慢。
•由取样时间和空气流量计算单位空气含菌量。 •采样器的规格各国不一,操作有差异。
培养前
培养后
撞击法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
和营养,紫外线的照射对微生物也有致死作用。 • 土壤中飞扬起来的灰尘; • 水面吹起的水雾、人和动物体表干燥脱落的物
质,微生物附着于这些物质的微粒上随气流传 播。
• 微生物产生的孢子本身也可以飘浮到空 气中,形成 “气溶胶”,借风力传播。
• 空气中的微生物中,真菌的孢子数量最 多,细菌较少。而且藻类、酵母菌、病 毒都会存在于空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