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体育测量与评价_04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体育测量与评价_04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一)人体安静时血压的测量与评价
• 测量仪器: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听诊器。 • 测量方法:袖带以覆盖受试者上臂长的1/2~2/3处为宜。 拧紧螺栓打气入袋使水银柱上升,直到听不到肱动脉 搏动声时,打气再升高20~30毫米汞柱。拧开螺栓缓 慢放气,每次下降2~4毫米汞柱为宜,放气至第一次 听到脉动声时,此时水银柱的高度即为收缩压。继续 放气,搏动声突然从洪亮声变为模糊声时,水银柱的 高度为舒张变压音点。继续放气至搏动声消失,此时 水银柱高度为舒张压的消音点。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14岁以下儿童舒张压以变音点为准,15岁以上少年和 成人舒张压以消音点为准。中国青少年血压的正常值 范围见表4-7。
94 91
下
3 97
3
51 81
51
51 81
51
51 82
51
52 83
51
53 83
52
54 85
54
55 85
57
57 86
57
60 87
59
60 88
60
60 88
60
61 88
60
61 85
59
女 上 生 下
(二)运动后血压的测量与评价
分别在第1、2、3、4、5分钟内测出血 压,读数并记录(表4-8)
定量负荷试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首先,测量相对安静状态下的脉率与血压 等生理指标; 其次,严格按规定要求做定量运动;
再次,测量运动后的即刻脉率或恢复期的 脉率和血压;
最后,计算评定指数或描记生理指标曲线 图,并根据评定标准予以评价。
1.30秒20次蹲起 2.30秒30次蹲起
2.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1)卧位血压差 (2)立位血压差
收缩压-舒张压 卧位血压差= +舒张压 3
收缩压-舒张压 立位平均血压指数= +舒张压 3
(3)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立位血压差-卧位血压 差 体位平均血压指数= 100 立位血压差
(4)评价:0.0以上为上等;0.0~-18为中等;- 18以下为下等。
并非基础心率越低心脏功能越好,当基础心率均数低于55 时,有必要到医院做心电图和内分泌机能检查,排除异常 病理原因引起的基础心率过低现象。心率均数年龄曲线随 年龄增加而下降
(二)运动中的心率测量与评价
运动中心率测量与评价一直是运动生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1.简易心率遥测法 测量仪器:心率发射机、心率接收机、功率自行车和跑 台、秒表、节拍器。 运动负荷方式:测量运动中心率一般有定量负荷和阶梯 递增两种类型。在实验室内的负荷设备主要是功能自行 车和跑台。
第二节 呼吸机能的测定与评价
呼吸是机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运动是以自 主神经反射为主,有躯体神经参与支配的骨骼肌收缩 活动。 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个相互联 系的缓解。因此,呼吸机能主要从肺通气功能的量和 对呼吸运动控制能力的质两个方面来测量与评价。 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是肺活量,测量结果有绝对值 和相对值之分。实际上,相对值更能反映呼吸机能水 平。 屏息反映机体对呼吸肌收缩的控制能力。
2.POLAR表心率遥测 3.运动中的心率评价: 一般情况下,运动时的心率与运动强度 的增加成正比(表4-4)。在定量负荷下, 运动中的心率较安静时心率增加不多,心血 管机能较好。在递增负荷试验中,同一心率 水平负荷强度越大,负荷量越大,则心血管 机能越好。
表4-4 运动强度与心率的关系
运动强度
第四章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心肺功能与体质及各项运动成
绩的关系密切。心肺功能的测量包
括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呼吸系统的
机能及最大摄氧量的测量。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闭 锁管道,它的功能反映一个人的发育水 平、体质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对心血 管系统的机能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应 当测量在相对安静状态;定量负荷状态 及最大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应(即三态 反应)。
1.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测量与评价
测量仪器:心率测量仪、秒表、发射机、收录机。
目前常用测量运动后即刻30次心搏所用时间来计算 心率。计算公式为:hr=1800/t30
式中:hr—运动后即刻心率。t30—运动后即刻 30次心搏所用时间。 将不同的时间值代入公式,计算出全部结果,可制 成时间与心率转换表(表4-5),测量人员可用查 表的方法获得运动后即刻心率。 评价:心率潜力=220-(年龄+运动后即刻心率), 见表4-6。
2.运动后恢复期心率的测量与评估
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率测量是指在运动后几分钟内 连续测量几次心率,观察心率恢复期到运动前水 平的能力。运动后恢复时间与运动后几次心率测 试之和的比值越大,心血管机能越好。 测量运动后恢复期的心率一般从第2分钟开始, 第3、第4、第5分钟也各测一次,每次测量前30 秒的心率,换算乘以分钟分心率。
3.贝拉克(BARACH)能量指数
4.耐力系数(克瓦斯公式)
5.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
四、心血管机能试验的测量与评价
在安静状态下,无法测量心血管机 能潜力,测量心血管机能一般采用定量 负荷试验。令受试者承受一定的定量负 荷后,根据恢复期的脉率、血压等生理 指标的不同变化,评定受试者心血管系 统机能状况的试验,统称为定量负荷试 验。
蹬台阶运动持续时间( 秒) ×100 2 (第2分钟前30秒脉率)
卡特(Carter)等人认为,上式只适于完成5分钟负 荷者,未能完成5分钟负荷者应按下式评定指数。
D 100 x 0.22 (300 D) 5.5 p
式中:P为第2分钟前30秒脉率,D为实际蹬台阶时间。
4.改良型哈佛台阶试验
血压受许多因素影响:心脏每搏量增多和心率增加, 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外周阻力的变化主要影响 舒张压;大动脉血管的弹性能够起到缓冲收缩压和维 持舒张压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血压与心率成正比,若是心率提高, 血压升高不明显或下降,则表明心脏机能很差,不能 承担较大负荷的运动。 血压与心率指标常常同时使用,构成各种心脏功能指 数。
第三节 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
1.安静状态下闭气试验 令受试者静坐休息片刻,测量深吸气或深呼气之 后的闭气时间,前者称为斯坦格试验,后者称为汉契 试验。闭气时须用手捏住鼻孔,以防漏气。闭气评价 表见P145。
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
3.重复闭气试验 连续测定3次闭气时间,每次间隔休息45秒。重复测 定的闭气时间应逐渐延长,延长的时间长短能反映呼 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
收 缩 压
男 生
上 下
3
97
86
113
87
116
88
120
89
121
90
121
90
126
91
127
91
130
95
131
99
131
100
100
女 生 舒 张 压 男 生
上 下 上
131
131
3 97
86 80
87 81
88 81
89 82
90 82
91 83
91 84
92 86
94 88
94 90
95 91
心功能指数(k)反应收缩压与心率的 关系:心功能指数:k= bp(收缩压)
p(心率)
收缩压高代表心脏收缩有力;心率越快, 心脏功能越差。
三、心血管机能指数的测量与评价
1.布兰奇心功指数 布兰奇心功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100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测量心率的同时,考虑了血压的 因素,因而能较全面地反映心血管机能。 布兰奇指数在110~160范围内为心血管机能正常,平 均数为140;如果超过200应进行心血管机能检查。
3.定量负荷后五次肺活量试验
肺活量测量 (左:筒式,右:回转式)
二、闭气试验
闭气试验指测定闭气时间。闭气时,肺 泡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逐渐升高,氧分压逐 渐下降,机体缺氧严重,因而引起呼吸循环 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其它器官系统的一系列机 能变化。一般认为,闭气试验结果可反映机 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及碱储备等重要生理机 能水平。
心脏搏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化使主动脉管 壁发生振动,沿着动脉血管壁向外周传播又 称为脉搏。
1.安静时心率的测量――脉搏触摸法
测量器:秒表
2.安静时心率的评估——基础心率均线、波 动差
基础心率均线和波动差的测量与评估:安静时心率较低, 是机能节省化的表现之一。由于平时人们的“安静”程度 并不一致,测量安静心率的个体差异很大,直接影响评估 的准确性。因此,建议重复测量基础心率,将测量结果描 记在心率坐标纸上,通过周基础心率均值和波动差来评价 心脏机能的好坏。 测量方法:桡动脉触摸法。
一、心率(脉搏)的测量与评价
心率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脏搏动沿 着动脉向远端传播形成脉搏。生理学研究表 明,心脏的搏动速率与人体代谢水平有关。
心跳达到最快频率称最高心率,最高心率和 实测心率值是心脏活动的潜力。心率的测量 方法主要有脉搏触摸法、听诊法、心率遥测 法、心电图记录法四种。
(一)安静时的心率测量与评价
低强度 中强度 大强度 亚极限强度 极限强度
心率(次/min) 男 女 130以下 135以下 131~155 136~160 156~175 161~180 176~185 180以上 186~220 181~220
(三)运动后的心率测量与评价
运动后的心率测量分为运动后即刻心率的 测量和恢复期心率的测量。 运动后即刻心率与运动中的心率十分接近, 通常用它来代表运动中的心率。运动后恢 复期的心率测量由多次测量组成,反映心 率恢复到运动前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来说,恢复期心率下降的速率越快, 恢复时间越短,心血管机能越好。
蹬台阶运动持续时间( 秒) 哈佛台阶评定指数= 100 2 (第2、第3、第4分钟前30秒脉率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