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四)黄体退化: 1、原因: LH 2、激素: 雌、孕激素下降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雌激素 1、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 第一高峰
黄体形成: 第二高峰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一)雌激素 2、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内外生殖器发育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子宫肌松弛
降低妊娠子 宫对缩宫 素的敏感性
对生殖系 统的作用
宫颈口闭粘液栓 宫颈粘液结晶呈卵圆型
内膜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
为孕卵着床 作好准备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结晶呈卵圆型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基础体温(BBT):升高0.3-0.5℃
为诊断是否 排卵的手段
37度 36.5
三、月经期(1-4天): 1、卵巢:黄体萎缩,E、P水平低下,
2、内膜:坏死剥脱。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内膜
分泌期内膜
谢
谢!
• 1、时间:经前14天左右,两侧卵 巢交替排卵。
• 2、条件: LH/FSH峰(黄体生成激 素)
• 3、激素:雌激素下降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二) 排卵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黄体形成
1、过程: 血体 LH
7-8D发育达 高峰,直径
黄体 1-2cm
2、激素:大量孕激素、中量雌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二)排卵 (三)黄体的形成 (四)黄体退化 三、性激素 (一)雌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 卵泡发育
一、卵巢的功能 生殖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 内分泌功能:合成和分泌女性激素。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一)卵泡发育至成熟: • 1、数量:禀赋15-50万个原始卵泡,
黄体 萎缩
新的一轮周期 又重新开始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代谢作用
促进骨钙沉积 促进脂肪代谢 促进水钠潴留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二)孕激素 1、孕激素的周期变化
黄体形成呈 一高峰,排 卵后7-8天 达最高峰。
三、性激素 P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二)孕激素
一生有300-400个发育成熟。 • 2、条件:垂体前叶 分泌促卵泡素
(FSH)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 卵泡发育
• 3、过程: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始卵泡-初级-次级卵 泡发育,当少数成熟后,其它停止发育, 成闭锁卵泡。
• 4、激素:卵泡发育动态中,合成分泌 大量雌激素( E )。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二) 排卵: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了解: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
点。其他内分泌激素对女
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教
熟悉:中医对女性生殖器的认识。
学
月经的生理现象。中医对
目
月经调节机制的认识。下
标
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
系。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卵巢功能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一、增生期(5-14天): 1、卵巢:卵泡发育:E↑; 2、内膜:修复增生增厚(腺体、间质小A) 二、分泌期(15-28天): 1、卵巢:黄体形成:P↑,中E。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2、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螺旋弯曲, 间质水肿,血液丰富;湿润,柔软,宜于着 床。诊断性刮宫。
对生殖系 统的作用
内膜增生增强阴道酸性 增强宫缩 宫口松弛 宫颈粘液结晶呈羊齿状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羊齿状结晶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
雌激素
抑制FSH-RH FSH
E
卵泡停止发育, 后成闭锁卵泡
兴奋LH-RH LH/FSH
成熟的卵泡 排卵
E
兴奋FSH-RH F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