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9语文模拟试卷一

语文模拟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8分)安溪铁观音起源于清雍正年间。

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质柔软肥厚....,肋骨型叶面呈波浪型隆起。

因其天性,产量不大,所以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

铁观音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香高味醇且具养生保健功能,回甘悠久的“茶韵”使其成为乌龙茶类中的极品。

如今,别出心裁.的茶园管理制度不仅提升保证茶叶质量,也为经营模式新鲜血液。

(1)请把加点词“柔软肥厚”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2)下面有关“好喝不好栽”、“别出心裁”中的“栽”、“裁”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zhāi chái B.zāi cái C.cái zāi(3)文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A.柔弱植入 B.瘦弱流入 C.娇弱注入(4)请把文段中划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2.古诗文默写。

(12分)①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④,。

自非亭午夜分,。

(《三峡》)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⑥,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⑧,,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⑨,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分)鲁迅因儿时踏扁风筝向弟弟道歉后仍“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是因为;鲁迅离开仙台时对藤野先生“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告别实则因为。

4.综合性学习:阅读(8分)材料一:2012年、2013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年度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人均电子书阅读量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2012年 4.25本0.73本16.78分钟12.07分钟2013年 4.35本 1.42本14.85分钟21.64分钟材料二:由于入不敷出,左岸书店、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等中国民营书店相继关门。

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折射出书店文化的衰弱。

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通过零税率或低税率、制定图书最低折扣方案、各类文化基金为书店提供便利、资助,书店成为城市文化名片,成为市民的理想去处。

(1)在材料一的调查统计中,你有什么发现?(2分)(2)阅读材料一、二,探究中国民营书店怎样才能兴旺的原因。

(4分)材料三: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数字化阅读成为时尚。

各种信息和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对比纸质书阅读成本更低。

然而有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使人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信息思想的奴隶。

(3)相对于数字化阅读,纸质书有什么优缺点。

(2分)缺点:优点:二、阅读 (60分)(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16分)(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其.如土石何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河曲智叟亡.以应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解释下面加点词。

(3分)①汝之不惠.惠:②腰.白玉之环腰:③固不可彻.彻:7.翻译句子。

(6分)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②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8.“同舍生”与“智叟”都具有消极懈怠的性格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简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12分)浪漫的“圈套”张珠容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但丁故居广场,是很多游客向往的地方。

据说,游客来到这里必做一事——去广场上寻找一块独一无二的地砖。

这块地砖位于广场最中央,雕刻的正是伟大诗人但丁的头像,高高的鼻子、尖下巴,还戴了一顶小三角帽。

因为常年有游客到访的缘故,这块地砖已经被踩磨得很光亮。

不少游客感到费解:意大利人缘何将诗人的头像铺在地上,而且偌大一个广场再无第二块这样的地砖?⑵每每游客找到地砖并发出这样的疑惑时,导游便会让其抬头。

就在他(她)抬头的那一瞬间,玄机尽解。

佛罗伦萨这个被中国诗人徐志摩称为翡冷翠的城市,诞生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但丁等历史巨人。

其中,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在这个城市里,唯一贯穿阿尔诺河上的廊桥见证了诗人但丁与初恋贝特丽丝的爱情。

⑶在那个春光明媚的上午,但丁与贝特丽丝在廊桥上相遇的那一刻起,少女就成了他一生的爱恋。

对少女的哀伤和思念,成就了但丁早年的诗作《新生》。

遗憾的是,贝特丽丝最终没能嫁给但丁。

但丁对贝特丽丝的倾慕伴随一生。

在晚年,佛罗伦萨法庭判决诗人但丁终身流放。

这之后,但丁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活。

在这期间,他把贝特丽丝描绘成真善美的化身,历时十四年创造出了旷世巨作——《神曲》。

正是这部划时代的巨著,统一了整个意大利的语言,成为中世纪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⑷1321年,但丁身染疟疾离开人世。

他的遗体被拉维纳人安葬在市中心的教堂广场上。

直到1829年,诗人漂泊的灵魂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

佛罗伦萨市政当局在圣十字教堂为但丁竖起墓碑和雕像,同时把教堂前的广场命名为“但丁广场”。

在这个广场的一面墙上,佛罗伦萨人同样在上面雕刻出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但丁的头像,方便让后人景仰。

⑸光是自己去表达对但丁的敬意当然不够,佛罗伦萨人多么希望全世界到此游览的人都能够对着但丁鞠一个躬,行一个礼。

该怎样达到这个浪漫的目的呢?建造广场时,一个设计师推出了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在一块地砖雕刻上但丁的头像,然后将它头朝高墙,贴在但丁广场的最中央。

⑹当游客低着头找到了刻有但丁头像的那块地砖时,他(她)已经给意大利人心目当中最伟大的艺术家、《神曲》的创作者但丁深深鞠了一躬。

因为他(她)抬头后就会发现,自己所站位置的对面,就是但丁的雕像。

⑺所以,很多人都说,意大利人智慧与浪漫的浓缩,全体现在了但丁广场的那一块地砖上。

9.意大利在但丁故居广场设计了怎样的“浪漫圈套”,有何用意?(6分)10.但丁为什么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请用选文原句回答。

(2分)11.贝特丽丝看似与本文无关,实则紧密,请简要分析。

(5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24分)一车远离老家的书徐立新⑴这一年春节,他特意开了一辆内部空间较大的商务用车回老家,车里装满了送给亲人们的礼物。

⑵看着满车花花绿绿的礼物,年迈的母亲佯装生气地责怪道:“买这么多东西,多浪费钱哪,还专门弄了一辆大车运!”⑶“也不全是,”他一边忙着卸货,一边说道,“这次走,我要把家里的书全拉回去,所以才开大车回来的。

”⑷原来,去年他在城里买了一套大房子,结束了多年租房的日子,“以前租的房子太小,不便放书,现在新家的书房大得很,能放下很多书!”他骄傲地说道。

⑸“哦。

”母亲轻轻地应了一声,似乎并不因为他买了大房子、有了书房而感到高兴。

⑹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从实践时就开始往家里买各种各样的书,文学、历史、哲学……包罗万象,即便后来在城里上班,每年回老家也同样会带回一大包的书,然后将其存放在家里。

⑺母亲当然知道儿子嗜书如命,于是便特别小心地替他护着那些书,不让它们有一丁点的闪失。

⑻而每年近半个月的年假,他都会选择回到乡下,一边陪陪母亲,一边读读那些存放在老家里的书。

“妈,没读完的书,明年年假我再回来读。

”每次假期结束离开时,他总要这样对母亲说,这让母亲感到特别的开心。

可这次他竟然要把家里的书全拉走了。

⑼团聚的时间很短,很快,他便要回城了。

临行前,母亲帮着他将存放在老家里的书,一本本地搬了出来并码进车内,母亲做这些活时,动作并不快,甚至有些笨手笨脚。

母亲也许真的老了,他感觉。

⑽最后,车内被塞满了,可是还剩下30几本书,他本打算将车里的书重新码紧一些,腾出一些空间来,好将剩下的书都挤塞进去。

但母亲却不同意:“重码,太麻烦了,而且再装会超载的,有危险,下次回来再拉吧。

”⑾他感到既奇怪又好笑,母亲可一直都是一个不怕麻烦的人哪,而且怎么会多加几十本书就超载了呢?但他一贯顺着母亲,于是便同意了。

⑿在回城的路上,他一直觉得母亲这回有些怪怪的,但怪在哪里,自己也说不清楚。

直到一个多月后,父亲打来电话:“下次回家,千万别再带车回来拉书了。

”⒀“为什么?”他不解地问。

⒁“自从上次你拉走书后,你妈妈像生了一场大病,好多天都缓不过神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她觉得那些书,是你愿意回家并且能在家里待上一阵子的原因。

如今,你把书都拉走了,以后肯定会很少回来了。

而且家里没了书,即便你回来也不会待太长时间。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道:“孩子,你不明白你妈的心思呀,其实,她是想你常回家看看,多在家里陪陪我们哪!”⒂他的鼻子一酸,一下明白了之前母亲为什么不让他将书一车子全拉走的原因。

⒃他本来计划下次回老家,把剩下的那些书全部拉回城里,摆放进自己的新家。

但挂上电话的那一刻,他便决定不那么做了。

相反,他要朝老家里运送和存放一些东西,因为老家里有时刻思念他的母亲,他要常回家看看。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4年第8期)12.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6分)这年春节,“我”开车回家准备拉书→插叙每年年假,→临行前,→一个多月后,。

13.母亲对孩子这次年假回家的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4分)14.结合上下文,解释划线句子中“不让他将书一车子全拉走的原因”,并说说作者之前做了哪些铺垫?(6分)15.文中的“他”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他”的两个特点。

(4分)16.有人建议把本文标题改为《常回家看看》,你觉得哪个好?请简述理由。

(4分)(四)、名著阅读。

(8分)17.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鲁智深野猪林救下林冲遭通缉,落草二龙山,与失陷生辰纲的杨志火拼王伦,勇夺宝珠寺。

武松杀死蒋门神后与施恩、张青等人同奔二龙山,共商起义大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