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课程名称:《妇产科学》英文名称:《Obstetric and Gynecology》课程类型:学科临床课总学时: 75学时理论课学时:54学时见习课学时:21学时学分:3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专业基本要求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及与妊娠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的临床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

主要介绍妇产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生理产科、病理产科的基本知识及妇科、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及其疾病的诊治。

主要分为妇科学和产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现象、心理和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和处理,以及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学科。

产科学包括产科学基础、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

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妇科学包括妇科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女性生殖器损伤、女性生殖器畸形及其他女性生殖器疾病等内容。

妇产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主要研究女性生育调节,包括避孕、绝育和优生等内容。

根据当前我过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我校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

妇产科学总学时数为75学时,课堂授课54学时,临床见习21学时。

因此我们只能选择若干重要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听课和自学,当掌握生理产科的诊断和处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临床见习课的学习,学会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培养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

本大纲根据乐杰主编,第六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编写。

妇产科学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理论课:54学时临床见习内容及学时安排见习课:21学时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妇产科学的范畴。

2、了解学习妇产科学的目的意义及近代进展。

学时安排:理论课:0.5学时重点难点:妇产科学的范畴和近况。

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妇产科学的范畴和近况。

2、一般讲解妇产科学的目的意义及近代进展。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卵巢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生理作用2.掌握卵泡的发育过程。

3.熟悉女性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4.熟悉月经调节机理5.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课:1.5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妇女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详细讲解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

3、点讲解卵巢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和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4、点讲解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复习与思考:1、H-P-O轴是如何调节月经周期的?2、试述卵泡发育过程及其分泌的性激素的变化。

3、试述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三章妊娠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卵子从受精到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

2、熟悉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内分泌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过程。

2、详细讲解妊娠期妇女生殖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3、一般介绍妊娠期母体其他各系统的生理特点。

复习与思考1、试述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血液及心血管的主要生理变化?2、受精卵着床必备的条件?第四章妊娠诊断目的要求1、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要点。

2、熟悉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早期妊娠的诊断要点及辅助诊断方法的原理。

2、详细讲解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3、一般介绍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种类及其判定。

复习与思考1、述常用的早期妊娠的辅助诊断方法。

2、名词解释: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和黑格氏征(Hegar sign)。

3、如何诊断早期妊娠?第五章正常分娩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分娩的四因素。

2、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3、熟悉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4、了解分娩动因。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影响分娩的四因素即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及其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2、重点讲解以枕先露为例的分娩机转,说明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为了适应产道的形状和大小所进行的连续动作。

3、讲解分娩的先兆征象、临产的诊断、产程分期及其正常时限。

4、详细讲解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5、一般讲解分娩动因的几种学说。

复习与思考:1、试述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2、胎盘剥离征象有哪些?3、正常子宫收缩时有哪些特点?第六章妊娠时限异常第一节自然流产目的要求1、掌握自然流产的定义。

2、掌握自然流产的临床类型及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熟悉自然流产的三种特殊情况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4、熟悉自然流产的病理变化。

5、了解自然流产的病因。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重点难点重点:流产过程中各阶段的临床表现及不同阶段的处理原则难点:流产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一般讲解自然流产的定义、病因和病理变化。

2、详细讲解不同类型流产时的病理变化。

3、重点讲解不同类型流产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4、一般讲解流产与葡萄胎、异位妊娠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鉴别诊断。

5、详细讲解习惯性、感染性及过期流产等特殊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复习与思考1、哪些类型的流产必须终止妊娠?2、试述流产各种临床类型的诊断要点与处理原则(先兆、难免、完全、不全流产)。

第二节早产目的要求1、掌握早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包括(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2、熟悉早产儿的概念3、了解早产的病因及预测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重点难点重点:早产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难点:早产中常用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早产儿的概念。

2、详细讲解早产的诊断及预测方法。

3、重点讲解早产分娩期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

4、一般讲解早产的预防。

复习与思考:1、早产的主要处理原则?宫缩抑制剂的主要目的?2、糖皮质激素用于早产促胎肺成熟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3、哪些情况提示早产已不可避免?第七章妊娠特有疾病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分类2、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的类型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

4、熟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

5、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重点难点重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

难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及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几种学说。

2、重点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和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3、重点讲解分类和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及体征。

4、重点讲解如何根据临床表现、化验及某些辅助检查(如眼底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方法确定疾病严重程度5、一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原发性高血压病及慢性肾炎等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5、详细讲解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主要并发症及防治。

6、一般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详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详细讲解其防治原则及意义。

复习与思考1、试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类。

2、试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婴的影响。

3、试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硫酸镁应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终止妊娠的指征与方法。

4、试述子痫的处理原则。

第八章异位妊娠第一节输卵管妊娠目的要求:1、掌握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及早期诊断的意义。

2、掌握输卵管妊娠的处理原则。

3、熟悉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

4、熟悉输卵管妊娠的病理变化及转归。

5、熟悉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

6、了解输卵管妊娠的病因。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重点难点:重点: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难点:输卵管妊娠的病理变化及转归。

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异位妊娠的定义、分类。

2、详细介绍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转归。

3、重点讲授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后穹隆穿刺、尿及血HCG测定、超声显象、腹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等)。

4、一般介绍输卵管妊娠与流产、黄体破裂、盆腔炎的鉴别诊断。

5、重点讲授输卵管妊娠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原则。

复习与思考:1、试述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方法及输卵管妊娠的处理原则?2、常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辅助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3、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原理、适应证及方法?第九章妊娠晚期出血第一节胎盘早剥目的要求1、掌握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2、熟悉胎盘早剥的定义、发病机理及类型。

3、熟悉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性和及早处理的重要性。

4、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

重点难点重点: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难点:胎盘早剥的发病机理、类型和病理生理变化。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重点难点重点: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难点:胎盘早剥的发病机理、类型和病理生理变化。

教学内容1、一般讲解胎盘早剥的定义、病因。

2、详细讲胎盘早剥的发病机理、类型和病理生理变化。

3、重点讲解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根据病史、体征、B型超声检查等)。

4、讲解胎盘早剥的处理,包括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和及时纠正休克、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等。

5、一般讲解胎盘早剥的预防及鉴别诊断。

复习与思考1、试述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

2、试述胎盘早剥与前置胎盘的鉴别要点。

3、试述Ⅲ型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前置胎盘目的要求1、掌握前置胎盘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2、熟悉前置胎盘分类及其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

3、了解前置胎盘的病因、对母儿的危害性。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重点难点重点: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难点:前置胎盘的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前置胎盘的病因。

2、重点讲解前置胎盘的分类、临床表现。

3、详细讲解前置胎盘的诊断要点及辅助诊断。

4、详细讲解前置胎盘的处理方案,根据前置胎盘的分类、胎产次、胎龄、胎儿情况、出血量、是否临产等来决定期待疗法或终止妊娠。

5、一般介绍并发症对母儿双方的影响。

复习与思考:1、试述前置胎盘的分类及诊断。

2、试述前置胎盘期待疗法的指征及其主要措施第十章胎儿窘迫目的要求1、掌握胎儿窘迫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诊断、处理原则。

2、熟悉胎儿窘迫的防治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的意义。

3、了解胎儿窘迫的原因、分类。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重点难点重点: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各种诊断方法。

难点:胎儿窘迫时的病理生理变化。

教学内容1、详细介绍胎儿窘迫的概念、病理生理变化2、重点讲解胎儿窘迫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