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课件
对粘多糖和糖蛋白具有特殊的亲合力,尤其是对细胞 表面的含唾液酸的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合力。
禽流感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流感病毒的特性有甲、乙、丙等三种类型。禽流 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 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疾病。禽流感 病毒中,H和N都指病毒的糖蛋白,根据糖蛋白变 异的情况,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以 HxNx方式组合,从H1N1至H15N9,共135种亚型。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 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 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 为高致病性。
二、禽流感的历史
1878年 Perroncito首次报道了意大利鸡群暴 发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当时称鸡瘟,现已 知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引起的。
1901年 Centannic和Sarunozzi证实这种鸡病 病原由“可滤过的病原”引起的。
1955年 证实此病原属于A型禽流感病毒。 1992年 陈伯伦和张泽纪在广东分离到低致
禽流感病毒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何富政
禽流感
一、禽流感的简介 二、禽流感的历史 三、禽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 四、流行病学 五、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六、与禽流感病毒致病力强弱有关的因素 七、临床症状 八、病理变化 九、诊断 十、预防与控制
一、简介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A型流 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我国农业部和国际 兽医局都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以往认为禽流 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对人群无 致病力,但1997年香港报道了首例因感染 H5N1亚型AIV致死人事件后,近年及最近又 有多例人感染AIV发病,甚至死亡的报道。由 此可以看出,禽流感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 意义。
感染后症状(禽类)
3.慢性型: 神经症状
呼吸症状
恶病质
感染后症状(人)
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 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 咽痛等。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出现 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一般在 发病后1周内即可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在经过 治疗1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在疾病初期即 有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常提示肺内病变进展迅速, 将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病情 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 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 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有相当比例的重症患者同时合并 其他多个系统或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肌损伤导致心力 衰竭,个别患者也表现有消化道出血和应急性溃疡等消化 系统症状,也有的重症患者发生昏迷和意识障碍
四、流行病学
1.自然宿主: ①火鸡、鸡、鸭、鹅、海豹 ②野生鸟、野生水禽、候鸟 ③其它动物
2.实验室宿主: 在人工感染的条件下,猪、雪貂、猫、水
貂、猴等均可受感染。
流行病学
3.潜伏期: 几小时到14天,与下列因素有关: 毒力 剂量 感染途径 受感染家禽种类等
4.传染源:带病毒动物 5.传染途径: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埃、
病性的H9N2毒株。
禽流感的历史
1997年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首次首次从人类分离到H9N2亚 型禽流感病毒。
2003年 H7N7亚型禽流感病毒致使荷兰 一名兽医死亡,80多人感染。
2004年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已使越南 和泰国多人感染,10多人死亡。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以往的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是否能感染人类, 取决于它的血凝素是否能够与呼吸道多糖受体结 合。
人类呼吸系统细胞中有alpha2-6类的多糖受体;禽 类呼吸系统细胞中则是alpha2-3类多糖受体。
细胞中糖分子的连接方式是受体分类的基础。科 学家认为,让病毒与alpha2-6受体而非alpha2-3受体 结合的基因开关决定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能 力。
H7N3 H7N3 H5N2
H7N3 H7N4
LPAIV突变为 HPAIV
1997 1997
香港 意大利
鸡
H5N1 *
鸡
H5N2
世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情况或 已分离到H5N1亚型禽流感统计(三)
时间
国家或地区
种类
1999
意大利
鸡
1999~2000 意大利
鸡, 火鸡
2001
香港
鸡
2003
荷兰,比利时,德 鸡
分泌物和排泄物等
五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 毒存在受体特异性差异,禽流感病 毒是不容易感染给人的。个别造成 人感染发病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发 生了变异的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一 是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进 行重组,如猪既可感染人流感病毒, 又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每种病毒 都具有8个基因片段,从理论上讲, 可以形成256个新的重组病毒
H5N8
备注
LPAIV突变为 HPAIV
世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情况或 已分离到H5N1亚型禽流感统计(二)
时间 国家或地区
种类
亚型
备注
1985 1991 1992 1994 1994
1994 1997
澳大利亚 英国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墨西哥
巴基斯坦 澳大利亚
鸡 火鸡 鸡 鸡 鸡
鸡 鸡
H7N7
H5N1 *
世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情况或 已分离到H5N1亚型禽流感统计(一)
时间 1959 1963 1976 1979 1979 1983
1983
国家或地区 苏格兰 英国 澳大利亚 德国 英国 美国
爱尔兰
种类 鸡 火鸡 鸡 鸡 火鸡 鸡
火鸡
亚型 H5N1 H7N3 H7N7 H7N7 H7N7 H5N2
核酸: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由8股RNA节段构成, 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病毒的基因组极易发生变异,其中 以编码HA的基因的突变率最高,次为NA基因。
蛋白质: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血凝素抗原能使病毒颗粒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上并与病毒 的血凝活性有关;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则是通过对受体内神 经氨酸的作用、使新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
国
2003~2004
韩国,日本,越南,鸡 台湾,泰国,印度 尼西亚,柬埔寨, 巴基斯坦,老挝, 中国
亚型 H5N2 H7N1
H5N1 H7N7
H5N1 H5N2 H7N7
备注
LPAIV突变为 HPAIV
三、禽流感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呈球形,有囊膜,直 径80~120 nm。核壳为螺旋对称。
六、与禽流感病毒致病力 强弱有关的因素
1.家禽的种类、品种、品系及年龄 2.家禽的健康情况 3.病毒的毒力 4.宿主蛋白酶的活性 5.应激因素 6.合并或继发感染
七、感染后症状(禽类)
1.最急性:无先兆症状或稍沉郁, 2~3天内死亡率达100%
2.急性型: 肿头 流泪 冠有出血斑块 脚鳞片下出血 呼吸罗音,呼吸困难 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