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第一次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2011年第一次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2011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18 无工装台帐、履历卡及相关记录 19 没有对工装、量具进行日常保养工作,没有相关记录。 20 没有规定各类工装的检测周期和使用寿命。 21 无工装备件(易损件)清单,无制定安全库存数。 22 外包的工装进厂时没有进行检查。
2011年第一次内部审核 不合格项汇总
报告顺序: A组 2~3页 B组 4~5页 C组 6~7页
2011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A组:张贤南(组长)

方一鸣 王蛟
不符合项
责任 人
完成 时间
1 2 3 4 5 6 7 8
查管理层无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及分析数据。 查市场部潘承杭,不知道公司的质量方针。 查企管部未能提供5月、6月份质量目标完成率的数据。 查2010年管理评审有评审计划,但无管理评审报告。 查质检部2011年5月份质量情况有统计分析,但无纠 正预防措施。 查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大多数都未进行关闭。 查管代,未对各职能部门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评价及 予以巩固。 查管代未对纠正预防措施完成率进行统计分析。

潘维英 徐浩天
不符合项
责任 人
完成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技术部无工程更改引发文件、更无评审。 超精研设备管理台帐物不相符。 无设备操作规程。 生产现场无定其保养、二级保养、预见性保养记录。 无设备备件(易损件)清单。 没有制定工装备件(易损件)的安全库存数。 没有设立工装台帐、履历卡。 技术部没有规定工装检测周期和使用寿命 。 没有在用工装完好率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
2011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10 超精研48#、49#,光球机13#都没有明显的易得的操作
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11
超精研47#机床由于磨板轧死正在修理没有明确的维 修标识。
2011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C组:张小刚
序 1 2 3 4
张锋鹏 石成洪
不符合项 没有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控制计划版本太多,部门间不统一,一些小项已处于不受控 状态。 不合格品待置品放置区域未明显区分以及标识(不合格品标 识不规范、不统一、不清晰) 基本上工序都没有进行首检及记录,操作工有进行巡检并记 录,但记录的随意性太强,也没有按操作记录纸记录,记录 缺乏追溯的价值。大多数工序检验人员未执行首检、巡检基 本上只执行完工检。 质检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有建立台帐并进行周期校准,但是 如果在周期内失效则没有进行相应的预防或监视。 在发现测量设备不合格时,没有对以往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和 记录。 现场无质量控制点,无监视记录。
2011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9 查管代未对纠正预防措施完成率进行统计分析。 10 11 12
查质检部2011年退货情况有统计分析,无纠正预防措 施 查管代未编制公司年度持续改进项目计划。 查市场部合同履约率,单个合同有统计,月度履约率 未统计。
2011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B组:洪忠模
责任 人
完成 时间5 6 72011年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报告汇总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生产现场没有做控制图,无进行分析。 特殊流转无专门区域划分 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等技术文件已有较多的内容和生产实际脱离 各车间有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但未针对主要缺陷制定优先减少 计划及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管代处未做质量目标产品退货率和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完成情况统计 分析 设备管理台账流于形式,实施情况不好 有设备保养规程,但“日常点检、定期保养、二级保养、预见性保养 等”都实施不好 现场大多数待修理的设备、封存设备都未做明显标记 设备停机时间、设备利用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等需要的数据都搜集的 比较笼统,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参考价值 无备件清单和安全库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