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图2-28 不同壁厚管焊接管的防 腐蚀结构
• (5)法兰的密封垫片
• 管道法兰连接的密封 垫片内径若小于管道 内径时,在流动方向 垫片的后面会形成涡 流而导致冲刷腐蚀, 因此垫片内径应与管 子内径相同。
图2-29 法兰密封垫的防腐蚀 结构
4.不同材料的连接
• 不同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会造成电偶腐蚀
筒体底部大于筒体时
图 2-15 的焊接
筒体底部嵌入筒体时
2.换热器防腐蚀结构设计
• (1)管与管板的胀接 • (2)管与管板的焊接 • (3)导向板(折流板)上的管孔 • (4)不锈钢管与碳钢管板的连接 • (5)伸出管板的立式列管 • (6)拱形管板立式列管换热器 • (7)立式列管换热器壳程的排气 • (8)列管换热器壳程进料端的缓冲板或防冲板


MnS+2H +
Cl
H Cl H 2


Cl

e 2H++2eH e
2+ 2

2+ n
+H


FeCl

Fe
+H

OFeOH

+H

含H2S的酸性 氯化物溶液 间或有FeCl .4H O结晶
2 2
Fe2+
2+ FeFe +2e
• 孔蚀的影响因素
(1)金属材料 能够鈍化的金属容易发生孔蚀,故
• ㈢ 材料的表面状态
• 一般来说,金属表面越是均匀、光滑,耐蚀越好。划 伤,都能增加该材料对点蚀、应力腐蚀等局部腐蚀的 敏感性 。 • ㈣ 内应力 • 增加局部腐蚀(如应力腐蚀)的敏感性。 如冷加工、焊 接及装配 后处理不当,腐蚀可能加快。
• ㈤ 热处理
• 恰当:消除内应力,提高耐蚀性
• 不恰当:增加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可采用热扩散法在钢材的表面渗上一层纯铝或纯铬, 由于它们对H2S能起稳定的作用,因而可增强钢材耐 H2S的腐蚀性,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四)氮的腐蚀 • 高温下从循环气中分解出来的氮,扩散到钢材中形 成又硬又脆的氮化物,虽在晶界脱碳后,会引起微 隙,氮即向微隙中渗入,在钢内形成氮化物,导致 氮化腐蚀,使钢的冲击韧度大大降低。 • 能抗氮腐蚀的钢材,也能耐氢腐蚀的原因
• 合金元素对腐蚀反应的影响,随腐蚀环境而变,不 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则。
• 塔曼(Tammann)定律:有些合金元素加入量存在一个 临界值 ,达到该值,合金的腐蚀性能急剧变化 。如: 铁铬合金铬铁原子比达l/8时到达第一个耐蚀极限。
• 有些合金元素或杂质,随着条件的不同,或加速腐 蚀,或抑制腐蚀 。如果杂质或合金元素能作为阳极 溶解反应或阴极反应的活性点则会促进腐蚀
图2-16 管子与管板的胀接
图2-17 管子与管板的焊接
图2-18 折流板上管孔的防腐结构
图2-19 不锈钢管与碳钢管板连接 时的防腐蚀结构
图2-20 列管伸出与不申出管板的防腐蚀结构
图2-21 拱形管板立式换热器的防腐蚀结构
图2-22 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壳程 排气管的防腐蚀结构
图2-23 式列管换热器壳程进料缓冲 板防腐蚀结构
• (二)一氧化碳气体的腐蚀 • 在一般温度和压力下,CO体并不是一种腐蚀性气体, 只是当压力和温度同时增大的情况下,CO气体才变 成一种腐蚀性气体 .
表2-4 CO气体腐蚀的压力与温度范围
• (三)硫化氢及硫化物的腐蚀 • 生成的FeS薄膜的性质均与钢种、温度、压力有关。 • 一定温度下,在奥氏体不锈钢,硬铝,铝的表面上 形成的硫他物薄膜,晶细而致密,反而能起保护膜 的作用,可进一步防止腐蚀。 • 但温度在500℃或以上时,Cr-Ni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反 而不高。 • 一般Cr-Mo钢在300℃时,所生成的细晶薄膜就开始 出现了裂痕、脱落; • 当温度超过400℃以上时,生成的FeS组织多层而疏 松,不能耐腐蚀
不锈钢比碳钢对孔蚀的敏感性高。金属
钝态愈稳定,抗孔蚀性能愈好。孔蚀最 容易发生在钝态不稳定的金属表面。对 不锈钢,Cr、Mo和N有利于提高抗孔蚀 能力。
(2)环境
• 活性离子能破坏钝化膜,引发孔蚀。 一般认为,金属发生孔蚀需要Cl-浓度 达到临界氯离子浓度。这个浓度可以作为比 较金属材料耐蚀性能的一个指标,临界氯离 子浓度高,金属耐孔蚀性能好 。 • 缓蚀性阴离子 缓蚀性阴离子可以抑制孔蚀的发生。
孔蚀
• 腐蚀的破坏特征 (1)破坏高度集中
(2)蚀孔的分布不均匀
(3)蚀孔通常沿重力方向发展
(4)蚀孔口很小,而且往往覆盖有固体沉积物,
因此不易发现。 (5)孔蚀发生有或长或短的孕育期(或诱导期)。
孔蚀的引发
孔蚀的形成可分为引发和成长(发展)两个阶段。 在钝态金属表面上,蚀孔优先在一些敏感位置 上形成,这些敏感位置(即腐蚀活性点)包括: (1)晶界(特别是有碳化物析出的晶界),晶格缺 陷 。 (2)非金属夹杂,特别是硫化物,如FeS、MnS,是 最为敏感的活性点。
• 电偶腐蚀的程度决定于两种材料的电位差、材料的极化性能、材 料间的距离、相对尺寸、介质的导电性和温度等因素。
图2-30 通过绝缘防止电 偶腐蚀的结构
图2-31 减小阴、阳极面积 比的防腐蚀结构
图2-32 增加阴、阳极间电解 质路径的防腐蚀结构
知识二: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特征
• 一、高温、高压下腐蚀性介质对材质及其性能的影 响 • (一)氢的腐蚀 • 第一阶段为分子体积很小,扩散能力很强的氢,在 高温、高压下,沿金属晶界向内部扩散,其扩散建 度比向晶粒内的扩散速度要大100倍左右 • 钢材本身耐冲击性能已表现出明显下降,这就是氢 脆现象。 • 对钢材进行缓慢加热处理,使溶解在钢中的氢逸出, 便可以恢复钢材原来的力学性能
图2-3 烟囱的保温绝热
㈡ 表面状态与几何形状
• 不适当的表面状态与几何形状会引起点蚀、缝隙腐蚀以及浓差电 池腐蚀等,也会增加残余应力,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等
㈢ 异种金属组合
• 在系统中或在某台设备中,选用电偶序中电位不同的金属,当处 于电解质溶液中,会造成接触部位的电偶腐蚀,导致电位较低的 金属溶解速度增大。
• ㈥ 电偶效应 • 不同材料接触形成电偶腐蚀电池。
• 电偶效应总是使处于电偶电池为阳极的金属材料的腐 蚀速率增加, • 特别要注意面积效应对阳极腐蚀率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影响
• ㈠ 去极剂种类与浓度
• ㈡ 溶液pH值
• 钝化金属来说,一般有随pH值的增加更易钝化的趋势。
• 一般情况:
• 酸性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 • 中性溶液中,以氧去极化反应为主,腐蚀速度不受pH值 的影响; • 在碱性溶液中,金属常有钝化的情况发生,腐蚀速度下 降;对于两性金属,在强碱性溶液中,腐蚀速度再次增 加。
图2-24 弯头和孔板间的 防腐蚀结构
• ②对于铅、铜及其合金制成的管线和配件,要避免 急转弯式的直角弯头和配件
图2-25 合金制弯头的防腐蚀结构
• ③管线弯曲的半径应尽 可能大,最小应为管径 的3倍(对碳钢或铜)、4 倍(铜镍合金)或5倍(强 度特别低的材料和高强 钢)。速度愈高,弯曲 半径也应愈大。对高流 速的接头部位,不要采 用T型分叉结构,应采 用曲线逐渐过渡的结构
图2-26 弯头和T型管的防腐蚀结构
• (3)渐缩管
• 管径突然变化,会在小管径部位形成涡流而引起冲 刷腐蚀。当流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时,更会加速这种 腐蚀
图2-27 渐缩管的防腐蚀结构
• (4)不同壁厚管的焊接
• 不同壁厚的管子焊在一起时,在焊缝区域由于焊缝 应力和操作应力叠加而出现很高的应力,在腐蚀介 质作用下易产生应力腐蚀破裂。应将一段厚壁管加 工成壁厚和待连接的薄壁管一致。
3管道的防腐蚀结构设计
• (1)管线 • 流速有限制,一般为0.6~3m/s,这个数值与管道的内径有很大 的关系。 • 一般直径小,流速要小
• 但是对于不锈钢,有时为了提高耐氯离子孔蚀的能力,反而要求 较高的流速,这时又规定一个最低流速,例如1.5m/s
• (2)弯头 • ①在紧靠孔板的地方不要设置弯头,弯头离孔板的 距离至少应10倍于管子的直径,以免对弯头造成冲 刷腐蚀,
图2-4贮罐底部排液管的保温
图2-5 贮罐壳体支架的保温绝热
图2-6 绝热层护版和绝热材料
图2-8 贯穿式上封头接管的防腐蚀结构
图2-10 贯穿式接管的焊接(1、2为焊接顺序)
图2-11 容器上小接管的焊接
图2-12 接管焊接对管壁的热影响
图2-13 筒体上法兰焊接
图 2-14 的焊接
㈣ 结构设计不合理分析
• 1、容器不合理结构分析 • (1)壳体外部的保温 • (2)保温壳体底部排液管的保温 • (3)壳体支架的保温 • (4)绝热层护板和绝热材料 • (5)壳体上的排液接管 • (6)贯穿式封头接管 • (7)长贯穿式加料接管
• (8)贯穿式接管的焊接 • (9)接管焊接时管壁的热影响 • (10)简体上法兰的焊接 • (11)简体底部的焊接
• ㈢ 温度 • 腐蚀过程中的阳极与阴极反应的速度均随温度的上
升而增加
• 温度升高还使得金属的钝性发生改变,使钝化变得
困难甚至不能钝化。 18-8钢室温下在浓硝酸中钝化,
但在温度高时将钝化消失。 • 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常对腐蚀反应有极大影响。例 如,热交换器中,通常高温部位成为阳极而腐蚀加 速。
• ㈣ 流速 • 一般地说,流速增大,腐蚀加快。
化氢(HCN),可能造成二次加工装置中分馏塔顶及解
吸和冷凝系统的腐蚀
• 2.石油化工过程中的腐蚀性介质
• ⑴氯化物 • ⑵ 含硫化合物 • ⑶ 氮化合物 • ⑷ 有机酸 • ⑸氧、二氧化碳和水 •⑹ 水分
•⑺ 氢
• ⑻酸、碱化学药剂
• ⑼ 有机溶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