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认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2、会画出对称轴,找出对称点;教学重点:正确辨认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教学难点:正确辨认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三案设计:1.1学案:一、自学质疑动手操作:(1)演示操作(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折叠后,把下列图形剪出来,并与同学交流你的剪法。
通过自学,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呢?二、交流展示思考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发现和问题1.1教案:三、互动探究2、观察、思考:(投影片)4幅图,观察下列四幅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3、议一议:(1)两组图片(动画演示)(2)揭示轴对称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四、精讲点播4、探索思考:(1)观察图片:(2)揭示轴对称图形概念: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动手画出这几幅图片的对称轴。
5、讨论、交流: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6、说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与同学讨论、交流,同小组互相补充。
1.1巩固案:班级姓名学号等第五、校正反馈1、观察下列图片:动手画出这几幅图片的对称轴2、观察下列的几何图形,找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六、迁移应用3、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1.2轴对称的性质 (1)教学目标:1、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等性质.2、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3、利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性质。
教学难点:轴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拓展运用。
三案设计:1.21学案:一、自学质疑如右图所示,在纸上任意画一点A,把纸对折,用针在点A处穿孔,再把纸展开,并连接两针孔A、A′.两针孔A、A′和线段AA′与折痕MN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自学,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呢?二、交流展示思考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1.21教案:三、互动探究1、请同学们按要求画点、折纸、扎孔,仔细观察你所做的图形,然后研究:两针孔A、A′与折痕MN之间有什么关系?线段AA′与折痕MN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两针孔A、A′,直线MN线段AA′.2、那么直线MN为什么会垂直平分线段AA′呢?3.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idpoint perpendicular).例如,如图,对称轴MN就是对称点A、A′连线(即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4.如图,在纸上再任画一点B,同样地,折纸、穿孔、展开,并连接AB、A′B′、BB′.线段AB与A′B′有什么关系?线段BB′与MN 有什么关系?5.如图,再在纸上任画一点C,并仿照上面进行操作.(1)线段AC与A′C′有什么关系? BC与B′C′呢?线段CC′与MN有什么关系?(2)∠A与∠A′有什么关系? ∠B与∠B′呢? △ABC与△A′B′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轴对称有哪些性质?6.轴对称的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四、精讲点播例1、小明取一张纸对折,然后用小针在对折的纸上扎出“4”,将纸打开后铺平.图中两个“4”有什么关系?例2、(1)如图,A、B、C、D的对称点分别是,线段AC、AB的对应线段分别是,CD= ,∠CBA= ,∠ADC= .(2)连接AF、BE,则线段AF、BE有什么关系?并用测量的方法验证.(3)AE与BF平行吗?为什么?(4)AE与BF平行,能说明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一定互相平行吗?(5)延长线段BC、FG,作直线AB、EG,你有什么发现吗?例3、如下图,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你能画出对称轴吗?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方法一:连接1对对称点,然后画一条这对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方法二:分别延长两对互不平行的对称线段,得到两个交点,再过两个交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方法三:分别连接两对对称点,找出两对对称点连线的中点,再过两中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你能解释一下上面三种方法的合理性吗1.21巩固案:班级姓名学号等第五、校正反馈1、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A)这条直线的同旁(B)这条直线的两旁(C)这条直线上(D)这条直线的两旁或这条直线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L上的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不存在(B)关于直线L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ABC和△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ABC是轴对称图形(D)AD是△ABC的中线,若△ABC不是等腰三角形,则△ABC关于AD对称的图形不存在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个对称的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B)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对称(D)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沿着某一直线对折后重合4、请按要求画图(画图用铅笔),并回答问题:(1)画线段AB (2)画线段AB的中垂线MN,垂足为O(3)在MN上任取一点P,连接PA、PB (4)PA=PB吗?为什么?(5)∠A=∠B吗?∠APO=∠BPO吗?为什么?(6)再在MN上任取一点Q,连接QA、QB,那么∠PAQ=∠PBQ吗?六、迁移应用5、如图,将标号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为P、Q、M、N的四个图形。
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个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A与______对应,B与 ______对应,C与______对应,D与______对应。
A B C DP Q M N1.3 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目标: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案,感受数学丰富的文化价值。
2、经历“操作——猜想——验证”的实践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3、能利用轴对称设计简单的图案教学重点: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难点:掌握颜色对称与图形对称三案设计:1.22学案:一、自学质疑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很聪明,在古代就发明了剪纸艺术,请看下图:问题:这两幅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我们再来欣赏一些:这些图形帖近生活,又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常常利用轴对称设计这些图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投影上的一幅美丽的图案(教课书上P15图1-13),思考:看了这幅图后,你认为利用轴对称来设计图案难不难,你能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吧。
二、交流展示你有其它的发现和问题吗?1.22教案:三、互动探究1、动手实践对称的美术图案,除图形对称外,有时颜色也要“对称”。
问题 1 如果考虑颜色“对称”,你能画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吗?如果不考虑颜色“对称”,那么下面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呢?问题2 看图B,如果考虑颜色“对称”,要将这幅图改变成有4条对称轴,最少还要给哪几个小方块着什么色?四、精讲点拨2、实验:设计轴对称图案(1)制作4张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纸片(2)将制作好的4张纸片拼合在一起,能得到不同的图案,如果考虑颜色“对称”你能画出下面三个拼成的图形的对称轴吗?(3)你还能设计出其它的图案吗?是轴对称的图案吗?请顺便画出对称轴。
让学生开展活动,动手操作,教师对拼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和帮助,引导其顺利完成任务。
3、认识右边的喜字吗?你们将来结婚的时候,你知道它是怎么剪成的吗?和你的同桌一起研究一下吧。
1.22巩固案:班级姓名学号等第五、校正反馈1、作△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的图形△A′B′C′2、补全下列图案,其中虚线是对称轴。
欣赏轴对称图案:3、准备一组徽标、标志的轴对称图案,4、让学生欣赏,同时提供设计素材。
六、迁移应用动手试一试:为学校运动会设计一徽标,要求贴近学生生活,突出运动主题,是轴对称图案。
小组合作,于下周一前各小组上交一份完成好的作品,班级进行评选。
新课标第一网1.4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线段的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 .探索并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探索的科学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在“操作---探究----归纳----说理”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判定:教学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点的集合教学准备:直尺圆规课前导学自学课本18页到1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写下疑惑摘要问题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问题2线段的对称轴是什么?问题3已知线段MN=3cm ,直线l是MN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M,N 为圆心,2cm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H,并观察点G,H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课堂活动活动一对折线段问题1:按要求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与线段有什么关系?问题2:按要求第二次对折线段后,你发现折痕上任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例题:P18 例1这是一道文字描述的几何说理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容易理解,但不易叙述,因此要做一定的分析,如:你能读懂题目吗?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说明怎样一个结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能画出图形来表示吗?根据图形你能说明道理吗?活动二用圆规找点问题1:你能用圆规找出一点Q ,使AQ =BQ 吗?说出你的方法并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还能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点M 吗?问题2:观察点Q 、M ,与直线l 有什么关系?符合上述条件的点你能找出多少个?它们在哪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按课本上19页的方法在书上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同位可画出不同位置的线段,相互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结论:__________________例2如图在直线MN 上求作一点P ,使PA=PB 。
例3已知:如图,AB =AC =12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AB 于D 、E ,△ABD 的周长等于29 cm ,求DC 的长.课堂反馈1、如图,△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若BC=25cm ,求△AEG 的周长?2.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点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C 、D ,连结C 、D 交OA 于M ,交OB 于N,若CD=5厘米,求ΔPMN 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