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讲解)考纲解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知识清单1.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________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的________,利用________及________、智力和________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那么的________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________、科技发展水平以及___ _____。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乐观者: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悲观者: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________;中间者: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________左右。
2.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的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________,保障健康的_________,同时又不妨碍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的人口数量。
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制定人口________和人口________的意义:世界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整个世界;各国、各地区。
参考答案1.持续供养时期内本地资源其他资源技术物质生活水平资源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100亿2.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未来人口生活质量最适宜战略政策要点精析要点一: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因素影响相关性资源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正相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正相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负相关【典型例题】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
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3〕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解析:〔1〕环境承载力受多种资源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取决于最丰富的资源,而是最缺乏的资源,经济和交通以及矿产都会影响环境承载力,但是不是关键因素,而西北地区最缺乏的是淡水资源,所以多荒漠,环境恶劣,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素。
〔2〕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为因素影响,资源越丰富,科技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会越大,反之那么越小。
而一个地区的社会条件不会永远不变,随着人类的科技水平提高,也会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增大人口合理容量。
〔3〕经济的发展,并不会一定使得人口增长率提高,比如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就是很低的,甚至负增长。
答案:〔1〕B 〔2〕C 〔3〕C要点二:地球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的合理容量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1〕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①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及其引发的其他问题地区人口问题环境和资源问题发达地区人口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1/5,但消费水平高。
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也远远超出了本国的范围。
发展中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口数量多,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假设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
〔2〕对制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①就整个世界来说,一方面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②就各国、各地区来说,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中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
拓展: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型人口的区别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型人口有所不同,老年型人口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只要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就叫老年型人口。
而人口老龄化那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
结合这两个概念可以总结出,只要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并还处在不断上升中,就是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
【典型例题】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估算的部分数据,回答〔1〕、〔2〕题。
〔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双选〕A、光照B、地形C、水源D、热量〔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双选〕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D、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解析:表中显示,上述两个地区的年生物量有着较大差异,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分析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平原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而青海、西藏位于高原地区,属高山气候,热量条件缺乏,这就造成了它们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从而也使得它们的可载人口量和最大人口密度存在差异。
青藏地区的〝高、寒〞和生态脆弱,使得环境人口承载力很小;但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答案:〔1〕B、D 〔2〕C、D要点三: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1.环境承载力不等于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不相同。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
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标准。
2.环境人口容量不等于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正确的人口规模,或是理想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这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含义并不相同,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度人口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如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为7亿,最大人口数量为16亿。
【典型例题】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假设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那么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A.aB.bC.cD.d〔2〕假设2019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那么三者的关系是〔〕A. Z>Y>XB.X>Y>ZC.Y>Z>XD.Z>X>Y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和关系。
〔1〕在影响环境承载力的资源因素里,不是取决于可以供养人口最多的资源,而是取决于可供养人口最少的资源。
〔2〕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的资源可以持续供养人数的最大限度。
人口总量是该区域实际供养的人数总和,受到资源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口总量可以大于或者小于环境承载力。
但是在此题中人口总量是35万,小于环境承载力45万的。
而最适宜的人口数那么是人口合理容量,是最小的。
答案:〔1〕D 〔2〕D思维拓展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25分〕材料三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9000万的人口高峰值。
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面积而减少8000 km2,新造林面积l万km2。
〔1〕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淡水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________。
〔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解析:人均资源占有量可通过计算得出。
预计未来人口容量的限制因素,要运用发展的眼光。
从材料中看出,限制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大因素是耕地,最小因素是淡水。
答案:〔1〕0.0013 km2/人0.0012 km2/人8234 m2/人〔2〕耕地①在城市、工业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淡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课外拓展我国的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
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 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假设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地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
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的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