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A. 定向作用 B. 决定作用 C. 影响作用 D. 促进作用 6.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A. 传播教育文化知识 B. 培养人 C. 参与政治经济活动 D. 生产斗争
)
7. “敬业乐群”体现了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 )的功能。 A. 个性化 B. 独特性 C. 社会化 D. 差异性
18.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是( ) A. 教育制度 B. 教学规模 C. 学校课程内容 D. 教育模式 19.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 接的社会因素是( ) A. 社会生产力 B. 政治制度 C. 社会人才观 D. 国家教育传统
20.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舒尔茨
15.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 A. 生物遗传 B. 选择经验 C. 社会实践 D. 教育 16.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人口功能和科学 技术发展功能。 A. 协调功能 B. 文化功能 C. 理性功能 D. 服务功能 17.教育能促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C. 体制化 ) B. 全面化 D. 系统化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 会制约性
社 会 生 产 力
经社 济会 制政 度治
文 化
科 学 技 术
人 口
教育 与 社会
教育的 社会功能
经 济 功 能
政 治 功 能
文 化 功 能
科 技 功 能
人 口 功 能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 )决定的。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文化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社会人口 2.决定受教育权的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
B. 社会文化 D. 社会人口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4.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的( A. 制度文化 B. 精神文化 C. 学校文化 D. 物质文化 )
8.某学校将每次月考成绩都张贴于校门口以激励学生学习,同 时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成绩进步明显,但没想到学生之间的相互恶性竞争也随之出 现。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0.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力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及规律 11.现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 政治需要 B. 生产力水平发展 C. 科技进步 D. 产业革命
1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A.教育的方法 B.教育的性质 C.教育的规模 D.教育的效益 13.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1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 学校的物质文化 C. 学校的精神文化 )
B. 学校的组织文化 D. 学校的制度文化
D.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