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课件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学课件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最主要的观点之一便是,人力资 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主要观点之二: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 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教育绝不仅仅是一 种投资活动。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而教育投资 是人力投资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说人力 资本的再生产不应当仅仅被视为一种消费,而 应视为一种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 益投资。
三、教育与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表现在:
文化的平等性、文化的交往性、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的内聚性等方面
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思维方式的改变、教育民主化的进展 、
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四、教育与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概念,萌芽于 1964年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划时 代的力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的断 言。随着人类信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信息瞬息万里的传播,时空差别将 越来越小,全球生活将趋于同步化,全球化的 特征愈加明显
1.教育观念受制于文化观念
2.教育内容受制于文化形式
教育内容的大部分选自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 因为任何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自身特色、独特 价值和丰富内涵,生存其间的每个个体与其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不同的民族文化也会影 响到教育内容。
第三节 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新诉求
教育与社会发展是一种互相促进、互相联系、相辅相 成的关系,教育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也离不 开教育
五、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 初,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利(M.Piore)、多 林格(P.Doeringer)、戈登(R.Gordon)、爱德 华兹(Edwards)、卡诺伊(M.Carnoy)等
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只是一种筛选装置,或 称挑选、标志的手段,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雇 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并根据他们能力的 大小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
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只是通过一 纸文凭反映了个人已有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个 人能力
筛选作用是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教育与工资 之间的正关系,是通过筛选作用而成立的
(三)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第一,为社会提供相 当数量的、合格的研究人员;第二,为社会培 养出一批能掌握、运用先进生产工具与生产方 式的技术骨干队伍;第三,教育能够向社会输 送一支能够运用现代化理念与现代工化水平相 适应的生产与技术管理人才队伍。
课程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只是简单地复制 文化,它会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以 及教育自身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传统以新的 文化意义,它会融合汇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原 来文化发生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衍生出新的文 化要素
帕森斯从整体社会行动系统对教育的文化功能 作了较为系统的注解。他认为一个整体行动系 统是由作为其四个子系统的文化、社会结构、 人格和有机体组成,四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信息 控制等级结构
教育能起到这种信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人 的能力与他获得教育这种信号所需花费的成本 呈反比,在其他因素对等的条件下,支付较低 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的人是能力 较高的人
教育水平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是雇 主鉴别求职者能力、对他们进行筛选并安置到 不同岗位上的一种装置
工资等级表了解不同程度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 结合额外教育信号所需要的成本,作出适当的 教育投资决定
(一)主要和次要两种劳动力市场
(二)内部和外部两种劳动力市场
(三)高等教育、垄断和竞争三个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教
育的选择性功能。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是指 教育使不同成员获得相同的信念、态度和 价值准则,并使他们按社会规范行事,成 为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1971年,皮奥利与多林格于合作出版的《内部 劳动力市场及人力政策》一书,标志着劳动力 市场理论正式确立
70年代中期以后,戈登(R.Gordon)、爱德华兹 (Edwards)、卡诺伊(M.Carnoy)等人对皮 奥利和多林格的理论加以推动和发展。
由于研究者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方法不同,对西 方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具体划分也有所不同。目 前主要的划分法包括以下几种。
2.知识再生产的功能:通过教育,科学技术才 能成为现实的、直接的、可为劳动者所掌握并 利用的生产力
3.更新知识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功能:现代社会, 产学研紧密结合已成为社会与时代的必需,教 育也成为知识、科学技术更新的关键之所在。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承文化:学校教育中,课程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其 内容概括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 学校课程是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的手段
(五)教育的生态功能
教育的生态功能,即其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 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如 下几个方面。
1.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 2.提高生态教育环保的能力
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组 成部分,同时它们也成为制约教育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学界对人力资本也产生了一定的观点 与看法。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力资本的地位激励 第二,产权激励 第三,企业文化激励
四、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Screening Hypothesis),又 被称为文凭理论(Credentialism),从分析劳 动力市场中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出发,认识 经济和教育关系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理论
一、教育万能论 二、教育独立论 三、人力资本论 四、筛选假设理论 五、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第三节 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新诉求
一、教育与知识经济 二、教育与信息社会 三、教育与多元文化 四、教育与全球化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对教育目制定的制约 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制度 3.限制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二)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制于经济水平 2.教育结构受制于经济结构 3.人才培养规格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 (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存在于一个社会或集体的文化往往会制约与之 并存的教育。
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化与教育观 2.全球化与教育目标 3.全球化与教育内容 4.全球化与教育、课程政策
小结
本章节讨论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理论,包括教育万能论、
教育独立论、人力资本论 、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
划分理论等;明确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 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以及生态等等方面,反过来,社会发展对教育有 一定的制约作用。 同时,本章还探讨了当下社会对教育的新诉求,主要 表现在:教育与知识经济、教育与信息社会、教育与 多元文化、教育育与全球化等方面。
一、教育与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宏观 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第二,对微观层次教育价值的 影响
二、教育与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诉求表现在:终身教育及融合教育 理念的确立、创新教育观念的树立、网络教学平台的 建立、文化水平观念的重塑、社会教育化观念的确定, 以及多元评价系统的建立等方面
三、人力资本论
“人力资本”一词最早出现于1906年由费雪 (I. Fisher,1867—1974)所著的《资本的性 质和收入》一书
1960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大 会主席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 讲 。从此,人力资本逐本类型,它体 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 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程度、工作能力以及 技术水平)来表示,它是那些方面所体现出的 价值总和。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理论
一、教育万能论
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柏拉图提出以一个理想国的 建立为基础,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的论著《理想国》。 在其论著中,柏拉图指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建立一个理想 与正义的国家
18世纪法国唯物论者、哲学家、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爱 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他指出遗传素质不存在 差别,人的天赋是平等的,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 性格、精神和气质都是教育的结果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在现代公民教育制度下,应时代的召唤, 通过传播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并在传承民族文 化中核心价值的过程中,促进了国家的政治化、 国家社会的政治整合,并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 同意识,克服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语言 等因素造成的地方主义、分离主义,从而形成 埃米尔·涂尔干笔下有关公民的“有机团结”, 即超越民族、种族、社会集团、以及宗教信仰 之上的对国家的认同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