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概述一、基本分析的概念分析影响证券未来收益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据此预测证券的收益和风险,最终判断证券内在价值的一种分析方法.二、基本分析的内容基本分析注重于证券价值的发现,力图用经济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来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宏观经济分析基本分析作用宏观经济分析内在价值向投资者提供未来收益对未来的基本经济要素及其供求关系的预测 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投资象预测证券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基本分析作用 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概述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评价宏观经济形势基本变量意义和方法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关系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股票市场的供求分析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 中短期来看,股票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 对我国这样的新兴股票市场,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股票的供求关系决定,即由一定时期股票的总量和资金总量的对比力量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股票的数量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由已上市的老股票和新上市的新股票构成。

股票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二)证券市场的需求方——证券市场投资者(资金数量)1.使得证券的发行有了保证,直接融资渠道得以建立。

2.证券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保证了证券市场资金和证券转换的连续性。

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机构投资者:一切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法人机构。

股票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股票市场供给——上市公司数量市场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制度因素 上市公是质量 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与人才实力雄厚、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等特征,因而其发育程度被视为评价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股票市场的需求 股票市场资金的数量 宏观经济环境 政策因素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1. 股权分置改革2.《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3. 融资融券业务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4.了解在转型经济体中,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总量分析法分析对象: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如对国民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 2.结构分析法分析对象: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

如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分析、消费和投资的结构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的结构分析等.二、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一)国民经济总量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C+I+G+(X-M)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有活力的基本指标. 2.工业增加值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名将凝固剂总体指标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失业率 通货膨胀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与中间消耗的差额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分析意义——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3.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失业率的上升或是下降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于潜在GDP 的变动为背景的.失业率高,意味着资源被浪费,人们收入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4.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的上涨 .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引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5.国际收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经常项目 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避免国际收支的过度逆差或顺差;国际收支平衡可以维持适当的国际储备水平和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

(二)投资指标投资规模: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 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三)消费指标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团体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资金。

用于反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变化。

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消费指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居民存款储蓄总(四)金融指标(五)财政指标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一、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可以暂时改变证券市场的中期和短期走势,但是改变不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走势。

(二)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途径经融指标总量指标 利率汇率 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经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金融资产总量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回购利率各项存款利率财政指标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赤字或结余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

宏观经济的走势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

宏观经济运行情证券市场走向企业经济效益居民收入水平 投资者信心二、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系分析(一)GDP 的变动(从四种情况分别进行阐述)1.持续、稳定、高速的GDP 增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合理,趋于平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高通涨下的GDP 增长原因及表现: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总需求 大大超过总供给,表现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资金成本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GDP 的变动 经济周期变动通货的变动宏观 经济 变动持续稳定高速的GDP 增长 证 券 价 格 上 涨 公司利润增长, 股息增长,股票全面升值 人们对经济形势有良好预期,投资积极性提高 国民收入提高, 证券需求增加 经济面有过剩的流动性,会推动金融资产价格在短期内迅速上升,出现价格泡沫。

资本市场的价格泡沫传导到实体经济,引发通货膨胀;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居民实际收入下降。

证券价格大幅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GDP 减速增长原因及表现: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调控措施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会减缓GDP 的增长速度。

短期影响长期影响4.转折性的GDP 变动① GDP 由负增长逐渐转为正增长② GDP 由低速增长转为高速增长GDP 变动同证券市场波动分析结论的运用原则:1.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 的变动做出反映。

2.以上有关GDP 与证券市场关系的陈述对分析一国相当长时间内的情况比较有价值。

我国GDP 变动同证券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中国的证券市场有着“新兴加转轨”的特殊性: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格局下存在二元股权结构,使得中国证券市场有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市”特征。

(二)经济周期的波动1.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的运行总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变化表现在许多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周期性波动上。

表现为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出现。

GDP衰退 萧条政府收紧流动性,短期内导致资本市场 资金量大幅减少,引发证券价格下跌。

经济矛盾逐步得以缓解,为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证券市场呈现平稳渐升态势。

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走势将由下跌转为上升。

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以改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到来,证券市场呈现快速上涨趋势。

对GDP 变动进行分析时,必须要着眼于未来。

短期内证券市场与GDP 的走势很有可能出现背离。

中国股市指数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经常呈现非正相关甚至负相关关系。

繁荣 复苏时间2.经济运行周期的特点: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弱经济周期的振幅,却不能根除经济周期。

3.经济运行周期的判断:经济周期不具有严格的波长和波幅,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判断经济处于哪一个周期 较为困难。

经济指标分析; 目前的主要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模型; 概率分析;经济指标分析法经济周期与证券市场波动分析的运用原则: 1.经济总是处于周期性的运动中。

股价伴随经济周期相应的波动,但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股 价波动是永恒的。

2.收集有关宏观经济资料和政策信息,随时注意经济发展动向。

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处于经济周期 的何种阶段,对未来做出正确判断。

3.把握经济周期,认清经济形势。

不要被股价的“小涨”“小跌”迷惑而追逐小利或回避小失,这点 对中长期投资者尤为重要。

(三)通货的变动在不存在价格管制,价格基本由市场调节的情况下,通货的变动 物价的变动通货膨胀 通货的变动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先行指标宏观调控政策;货币供应量;股价指数;房屋建造许可证的批准数量;机器设备的订单数量滞后指标物价指数;生产成本同步指标 实际GDP;失业率 经济运行情况2.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依 据客观经济规律制订的指 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 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总和。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慢的影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货的变动 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 严重的通货膨胀 紧缩性的调控措施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运转效率提高;产量和就业持续增长;经济处于扩张阶段 经济扭曲,失去效率;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短期内失业率增加,经济增长率下降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良性运转;证券价格持续上升。

证券价值减少;资金总量减少;证券价格下跌。

资金成本增加,短期内引发证券价格的下跌通货紧缩 消费者对物价的预期值下降,推迟消费。

消费需求减少 投资产出产品的未来价格低于当前预期。

投资者推迟投资计划。

投资水平下降。

社会总需求减少;物价进一步下跌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财政政策 国家预算 税收 国债 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 转移支付制度扩张性的财扩张社会总需求; 刺激总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证券市场总体水平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财政在保证各种行政和国防开支以外,不从事大规模的投资。

提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减少财政补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