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班级姓名
【自主学习】
1.称为比热容。
2.反应热的测量
(1)测量原理
中和热是指。
(2)简易量热计中用于搅拌的是,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温度有
、、。
3.盖斯定律
(1)内容:
(2)意义
【交流与讨论】
一、阅读课本P6用简易量热计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思考下列问题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为了达到此目的,实验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2、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4、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
5、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6、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测定KOH与HCl、NaOH与HNO3反应的反应热,请推测其反应热是否相同?NaOH与CH3COOH反应呢?
二、阅读盖斯定律相关内容
如何测定C(s)+1/2O2(g)==CO(g)的反应热△H1?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
【小结与归纳】
1、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实质是:
2、盖斯定律表明: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H=
【随堂练习】
1、量热计能够直接测出的是()
A.质量的变化
B.能量的变化
C.温度的变化
D.电流的变化
2、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3/2O2(g)→CO2(g)+2H2O(l)△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 3、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g) △H = —393.51 KJ/mol
C(金刚石,s)+O2(g)=CO2(g) △H = —395.41 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高
4、火箭发射时可以用肼(N2H4)作为燃料、NO2作为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1
请利用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