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1.1.2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一、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热的测定方法。

2、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认识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及常见的节能方法。

二、重点
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三、难点
盖斯定律
四、过程
复习:热化学方程式书要注意哪些问题?
新授:
一、中和热
1、定义:
2、H+(aq)+OH-(aq)=H2O(l);ΔH=-57.3KJ/mol
(1)含义:
(2)注意点:
思考:
(1)若稀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ΔH -57.3KJ/mol;
(2)若浓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ΔH -57.3KJ/mol;
(3)若稀盐酸与稀氨水反应生成1mol水,ΔH -57.3KJ/mol;
(4)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2mol水,ΔH -57.3KJ/mol;
(5)若用20g氢氧化钠配成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水,放出 KJ的热量;
(6)若用2mol硫酸配成稀溶液后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水,放出 KJ的热量。

二、反应热的测定
1、原理
2、步骤
3、注意事项
三、盖斯定律
1、内容:
2、应用
例1:课本P8例2
练习:1、课本P8问题解决
2、P12练习与实践
3、
4、
5、6
四、燃烧热
1、定义:
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练习: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
A.C(s)+O2(g)===CO(g);ΔH=110.5 kJ/mol
B.C(s)+O2(g)===CO2(g);ΔH=-393.5 kJ/mol
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
D.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
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
2、燃烧热的计算及应用
例题 1.在101 kPa时,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 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为多少? 1000 L 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2 800 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

计算100 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 2O(l)==2H 2(g)+O 2(g) ΔH =+285.5 KJ/mol
B .1 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时放出890 kJ 热量,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2CH 4(g)+O 2(g)===12
CO 2(g)+H 2O(l) ΔH =-445 KJ/mol C .已知2C(s)+O 2(g)===2CO(g) ΔH =-221 KJ/mol ,则C 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D .表示盐酸与NaOH 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HF 与NaOH 溶液反应: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2.肼(H 2NNH 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

已知断裂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 ≡N 为942、
O===O 为500、N —N 为154,则断裂1 mol N —H 键所需的能量(kJ)
是( )
A .194
B .391
C .516
D .658
3、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分子A
B 吸收b kJ 热量
B .该反应热ΔH =+(a -b )kJ ·mol -1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
能,
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5. 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 —F 键。

已知:
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 ,断裂1 mol F —F 、
S —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 、330 kJ ,则
S(s)+3F 2(g)===SF 6(g)的反应热ΔH 为( )
A .-1 780 kJ/mol
B .-1 220 kJ/mol
C .-450 kJ/mol
D .+430 kJ/mol
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 ·mol -1,醋酸溶液、浓硫酸、稀
硝酸分别与0.1 mol ·L -1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关
系图如下所示。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A 是稀硝酸与NaOH 溶液反应
B .B 是醋酸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
C .b =5.73
D .C 是浓硫酸与NaOH 溶液反应
7.已知:H 2(g)+F 2(g)===2HF(g) ΔH =-546.6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44.8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 的氢气和22.4 L 的氟气吸收546.6 kJ 热量
B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
C .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 mol H —F 键的键能比1 mol H —H 键和1 mol F —F 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 kJ
8.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 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 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程N 2(g)―→2N(g)放出能量 B .过程N(g)+3F(g)―→NF 3(g)放出能量
C .反应N 2(g)+3F 2(g)===2NF 3(g)的ΔH >0
D .NF 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9.参照反应Br +H 2 → HBr +H 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下列对上述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反应热:过程Ⅰ>过程Ⅱ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③过程Ⅰ的
活化能为530 kJ ·mol -1 ④反应速率:过程Ⅱ>过程Ⅰ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0.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
化学反应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

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
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5 g 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 kJ 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

(2)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

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
已知反应N 2(g)+3H 2(g)===2NH 3(g) Δ= kJ ·mol 。

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 的数值,列
出简单的计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