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单元一模块4)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单元一模块4)
(6)轴转向的影响 车身侧倾时,由于悬架变形使后轴沿离心力对该轴中点之矩相反的方向转过某一角度(由虚 线转至实线位置),则汽车趋向于增加不足转向性;若后轴沿离心力对该轴中点之矩相同方向转 过某一角度,则趋向于减小不足转向性。如果前轴为非独立悬架,也存在轴转向问题,其分折
的结论是相同的。
(7)侧倾时车轮外倾角变化的影响 车身侧倾时,由于悬架型式的不同,车轮外倾角会发生变化,使轮心前进方向发生变化, 这与轮胎侧偏具有相同效果,可以使汽车的转向特性发生变化。
减少不足转向性、向过多转向性转化的倾向;前轮驱动的汽车,转向时施加驱
动力,使前轮侧偏角增加,有增加不足转向性的作用。 (5)左、右轮垂直载荷再分配的影响
轮胎的侧偏刚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垂直载荷增加而增加。在侧向力作用下,
若前轴左右轮垂直载荷变动量大,则汽车趋向于减少不足转向性。
2017/10/4
模块实施
(8)轮胎回正力矩对侧偏的影响
回正力矩(即稳定力矩),汽车转弯时各轮上都受回正力矩的作用,有使前后轴侧偏角加大 的效果。作用在前轮上的回正力矩,有增加不足转向的倾向;作用在后轮上的回正力矩,有减 少不足转向的倾向。由于前轮的回正力矩较大,故汽车回正力矩的总效果往往趋向于增加不足 转向性。
模块实施
三、汽车行驶中的不稳定现象
侧向偏移 侧向偏移 转向操舵力矩梯度
方向盘转角、转向力、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侧偏角、 车速等
极限侧向加速度 极限车速 回至原来路径所需时间
2017/10/4
பைடு நூலகம்
模块实施
汽车操纵稳定的评价方法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所谓主观评价就是感
觉评价,其方法就是让试验评价人员,根据试验时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评价,并按 规定的项目和评价办法进行评分。客观评价则是通过测试仪器测出来表征操纵性 能的物理量,如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侧倾斜角及转向力等,来评价操纵稳 定性的方法。 二、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1.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 汽车前、后轮的侧偏角不同,其转弯半径的大小也不一样。汽车的稳态响应 可分为三类。 中性转向: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性。具有中性转向特性的汽车,在转向盘转
变动时,有可能转变为过多转向特性。
2017/10/4
模块实施
2.影响转向特性的因素 (1)汽车的质量分配与车轮侧偏刚度的匹配
在汽车设计及改装中,应使汽车的质量在前后轴上的分配与车轮的侧偏刚度
相适应,以保证汽车的不足转向性。 前置发动机前驱动的轿车,前轴上的轴荷较大,转弯时前轴承担的离心惯性 力较大,在前后车轮侧偏刚度相同的情况下,前轮会产生较大的侧偏角,故趋向 于呈不足转向性。反之,后置发动机后驱动的轿车则趋向于呈过多转向性。 (2)轮胎气压的影响 轮胎气压对侧偏刚度影响很大,降低轮胎气压,侧偏刚度下降,可以产生较 大的侧偏角。
角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车速的提高,转向半径维持不变。
2017/10/4
模块实施
不足转向: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在转向盘保持某一固定转角条
件下,缓慢加速或以不同车速等速行驶时,随着车速的增加,转向半径R增 大。 过多转向:具有过多转向特性的汽车,在转向盘转角保持不变的条件 下,随着车速的增加,转向半径越来越小。 过多转向的汽车随车速的增加,其转向半径越来越小,当达到临界车 速时将失去稳定性,此刻只要有微小的前轮转角,也会引起汽车的很大横 向摆动,若驾驶员保持转向盘转角不变,其转向半径也会越来越小,这就 意味着转向半径极小,汽车发生激转而侧滑或翻车。一般汽车不应具有过 多的转向特性,也不应具有中性转向特性,因为中性转向汽车在使用条件
1.行驶跑偏
行驶跑偏是指汽车在直线道路上行驶时,若驾驶员松握转向盘,行驶方向
会自动朝一侧偏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前轮定位失准;左、右侧轴距 不一致;左、右侧行驶阻力不一致;左、右侧车轮半径不一致等。其中前轮定 位失准最复杂,它又包括了主销后倾角不等、前轮外倾角不等、主销内倾角不 等几种原因。另外,由于轮胎磨损不一致或气压不一致导致左、右侧车轮运动 半径不等,汽车将向运动半径较小的一侧偏驶;由于两前轮轴承松紧度不一致, 或一侧制动间隙小,不能完全释放等原因,导致一侧行驶阻力偏大,则汽车会 向行驶阻力较大的一侧偏驶;由于调校、润滑等原因导致某一侧转向主销转动 不灵,则汽车会向主销转动不灵的一边跑偏。
到地面不平和大风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为此,汽车应具备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能。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员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 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 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也是决定高速汽车 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 作为一名汽车营销师或维修技师,请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分析汽车行驶 中的不稳定现象。
全 国 中 等 职 业技术 学校汽 车类专 业通用 教材
汽车运用基础
单元一
汽车的使用性能
单元二
单元三
车辆管理
汽车营运知识
2017/10/4
模块4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
1 2 3
模块描述 模块要求 模块实施
4
项目拓展
模块描述
根据道路及交通情况,汽车有时直线行驶,有时沿曲线行驶,在出现意外情况
时,驾驶者还要作出紧急的转向操作,以避免事故。此外,汽车在行驶中还不断受
2017/10/4
模块实施
(3)轮胎结构的影响 不同结构(帘布层数、扁平率等)、不同型式(子午线轮胎、普通斜交轮胎)的 轮胎,侧偏刚度不同,若混用可能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性。 (4)驱动型式的影响 转向时施加于轮胎上的切向力增加,轮胎的侧偏刚度下降,使产生的侧偏 角增加。因此,后轮驱动的车辆,转向时施加驱动力,使后轮侧偏角增加,有
2017/10/4
模块要求
1.时间要求:建议 2学时 2.目标要求:熟知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分析汽车行 驶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
2017/10/4
模块实施
一、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基本内容 1.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转 向特性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 2.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3.回正性 4.转向半径 5.转向轻便性 原地转向轻便性 低速行驶转向轻便性 高速行驶转向轻便性 6.直线行驶性 侧向风稳定性 路面不平度稳定性 微曲率弯道行驶性 7.典型行驶工况性能 蛇行性能 移线性能 双移线性能——回避障碍性能 … 8.极限行驶能力 圆周行驶极限侧向加速度 抗侧翻能力 发生侧滑时的控制性能 … 主要评价参量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转向灵敏度 反应时间、横摆角速度波动的无阻尼圆频率 共振峰频率、共振时振幅比、相位滞后角、稳态增益 回正后剩余横摆角速度与剩余横摆角、达到剩余横摆角速度 的时间 最小转向半径 转向力、转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