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动物基因工程
一种酶,能将胸苷转换成为胸苷-磷酸。 在胸苷激酶基因选择系统中,必须用tk表型缺陷型(tk-) 细胞株作为宿主细胞。由于选择tk+细胞的培养基含有次黄 嘌呤(hupoxanthine)、氨基蝶呤(aminopterin)和胸苷 (thymidine),所以叫做HAT选择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3)新霉素抗性选择系统
新霉素是细菌抗生素,它可以干扰原核生物的核糖体, 使其蛋白质合成不能正常进行,新霉素的一种类似物 G418(geneticin)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有毒性。细菌的新 霉素抗性基因(neo)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当neo基因与能有 效转录的真核DNA序列连锁时就能获得有效的表达。Neo基 因编码一种磷酸转移酶,这种酶能使G418失活。所以,当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一节 动物细胞基因工程
采用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表达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哺乳动物细胞能识别和除去外源基因的内含子,剪接加
工成成熟的mRNA; ②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蛋白质与天然蛋白的结构、糖基化
类型和方式几乎相同且能正确组装成多亚基蛋白;
③哺乳动物细胞易被重组DNA质粒转染,具有遗传稳定性 和可重复性; ④经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可将表达的产物分泌到培养基中, 提纯工艺简单,成本低。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哺乳动物的转基因操作
表 9-3 几种转基因技术效果比较
方法 基因准备 转基因的大小 定点整合 胚胎操作技巧要求 胎儿存活率 胚胎存活率 生后转基因比例 嵌合体发生频率 外源基因拷贝数 多位点插入 外源基因表达率 显微注射法 易 无限定 不可能 高 低~中等 中等 1~30% 中等 高 低 50% 逆转录病毒载体 法 难 <10kb 不可能 低 高 高 约100% 低 低 中等~高 可能出问题 精子介导法 易 无限定 不可能 低 中等 中等 约30% 低 低 中等 50% 胚胎干细胞法 中等 无限定 可能 低 高 中等 100% 高 可选择 可控制 高 体细胞核移植 中等 无限定 可能 高 低~中等 低 100% 无 可选择 低 50%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 制备转基因动物 核移植(nuclear transfer,NT)通常是指 将外源性细胞核作为供
细胞表达了这种neo抗性基因后,就会在含G418的选择培养
基中存活,这种选择系统适用于所有的细胞类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以动物个体作为基因受体
的基因表达技术。目的基因导入动物体之后,其行为 和表达调控与导入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系有很大差别。
所以,即使单纯出于研究目的,动物细胞系也不能替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 显微注射法
显微注射法 是用直径
80~100μm的细玻璃管将胚胎固
定,再用另一根直径1~5μm 的玻 璃管刺入细胞原核,把DNA溶
液直接注射到原核期胚胎的一个
或两个原核中。并直接移植到代 受体母畜的输卵管中;也可以转 移到适当培养液中,让它们继续 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然后 再进行胚胎移植。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3. 整合位点的优化
只有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处于染色体转录活跃区的
细胞形成的克隆才可高水平表达目的基因。
因此,保证将表达载体整合在 细胞染色体上转录活
跃位点的克隆被挑选出来,是提高细胞表达水平必需的 一步,主要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实现。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选择系统
外源基 因 转染dhfr -细胞 系 单克隆 培养
5 mM MTX
DHFR-MTX高效表达系统
单克隆 培养 转移
0.25 mM MTX
dhf r
0.05 mM MTX(氨甲喋 呤)
转移
单克隆 培养
转移
外源基因扩增至100 拷贝 单克隆 培养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真核细胞转染方法
优点 方法 缺点
物理方法
光穿孔 冲击波 基因枪 简单,细胞伤害小 简单,可能用于临床 很有效 需专门仪器 需专门仪器 需专门仪器
电穿孔
显微注射 化学方法 磷酸钙共沉淀法 脂质体法 二乙铵乙基葡聚糖 生物学方法 反转录病毒法 原生质体融合法
适用于悬浮细胞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动物细胞表达体系 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主要由宿主细胞和表达载体两部分
组成。
1 表达载体 目前常用的表达载体分为病毒载体与质粒载体。病毒
载体是以病毒颗粒的方式,通过病毒包膜蛋白与宿主细胞
膜的相互作用使外源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内。常用的病毒载 体有 :
(1)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载体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八章 动物基因工程
动物细胞基因表达技术
利用动物工程细胞大规模生产 蛋白多肽物质或作为药 物筛选研究的体外(in vitro)评价模型。 动物转基因技术 通过转基因动物个体进行动物遗传性状的改良或作为 药物筛选研究的体内(in vivo)评价模型及人体的基因治 疗。
代转基因动物。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转基因动物概念 目前,对于转基因动物还没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 义。为了正确理解什么是转基因动物,在这里我们只强 调所有转基因动物都是由于外源基因(包括同一物种的 DNA)导入动物的基因组而产生了可以遗传的改变。 这些可以遗传的改变包括:外源基因片段至少整合到一 条染色体的一个位点上;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基因组中任 何一个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外源基因的插入使染色体 发生重排;外源基因导入可以持久存在的遗传实体 等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4 增加目的基因拷贝数
通过增加目的基因拷贝数来获得高表达重组药物的 工程细胞株是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目的基因的扩增常采用目的基因和选择标记基因共 扩增的方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动物细胞转化方法与筛选
1 基因的导入方法 在真核细胞的表达研究中,细胞转染是一个关键 步骤。在基因治疗中,也需要用基因转移技术导入外 源基因。因此该技术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至今 已开发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不同的细胞系,摄取 和表达外源DNA 的能力可相差几个数量级。因此如果 采用某种特定的细胞系,就务必比较几种不同方法的 效率。当前用于DNA转染哺乳动物细胞的主要方法见 下表。
BHK21 MDCK细胞
(5)Namalwa细胞 (6)Vero细胞 (7)鼠骨髓瘤细胞 (8)COS细胞
COS细胞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
构建一个高效表达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应从表达
载体在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优化,转录翻译效率的提高以 及目的基因拷贝数的增加等方面综合考虑。 转录水平的调控元件 翻译水平的调控元件 整合位点的优化 增加目的基因拷贝数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 转录水平 提高转录水平的因素 启动子 增强子 转录终止信号 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
提高宿主细胞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 翻译水平
提高翻译效率的因素: Ploy(A)部分起“翻译增强子”的作用提高mRNA 翻译水平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能使同一mRNA中除 第1个基因之外的其他基因也得到有效表达 翻译增强子可提高翻译效率 使用宿主细胞偏好的密码子来对目的基因的密码子 进行优化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8)抗体转染法 利用抗体作为载体,介导基因进入表达特定表面抗原细胞 的方法为抗体转染(antifection)。 (9)其他 其他有超声波法,它的生物学效应是空化作用,超声过程 中形成的真空气旋在塌缩时产生局部高温、高压使气泡周围的
细胞受到影响,细胞膜发生可逆的通透性变化。其他外源
一是通过选择基因(如neo、dhfr)的弱化表达;
二是在载体上添加染色体上的某些特定序列,使表达 载体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后能模拟染色体的高转 录活跃区 ; 三是先将含有定点重组位点的选择标记基因整合在染 色体高表达区,然后将表达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和表 达重组酶载体共转染上述带有重组位点的细胞系。
微小金颗粒(或钨粉)很高的初速度,使其穿透植物细胞
壁而达到转移外源质粒子DNA 的目的。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4)电穿孔法 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是指在高压脉冲的作用下
使细胞膜上出现微小的孔洞,从而导致不同细胞之间
的原生质膜发生融合作用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5)磷酸钙转染法 磷酸钙转染法(calcium phosphate coprecipitation)是把含外源基因的质粒或已克隆化的基
其选择原理为:如果用叶酸的类似物氨基蝶呤(A)处 理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被抑制,不能使二氢叶酸还原
成四氢叶酸,其结果是培养基中的四氢叶酸因得不到补
充而逐渐耗尽,于是从dUMP合成TTP以及dATP和dCTP 的合成过程均被阻断。次黄嘌呤是dATP和dACP补救合成 途径的一种底物,培养基中含有这种物质时,细胞就能 越过氨基蝶呤的抑制作用,利用补救途径继续合成出这 些核苷酸。
因作为转染物,与磷酸钙转染液混合,加入到宿主细
胞的培养环境中,在磷酸钙转染液的媒介下能使转染 的DNA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6)二乙铵乙基葡聚糖介导法 该方法是带正电的二乙铵乙基葡聚糖与核酸带负电的
磷酸骨架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被细胞内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