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单元十酸和碱
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何志琼
一、课的内容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属于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材第十一单元的内容。

教材中将碳酸盐的性质穿插安排在“酸的性质”、“碱的性质”和“几种常见的盐”等内容的学习中,知识点分散,简化了盐的化学性质学习的难度。

但分散的知识点,难以让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盐的化学性质。

这一专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体验到利用分类的方法,找出运用同一类物质的共性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处,有利于学生物质转化观的建立。

二、课的关键学习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加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性质的理解,联系碳酸盐的性质,加深对物质转化关系的认识,建立物质转化观。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探究,进一步学习用实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树立实验观;通过碳酸盐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小结的方法;认识探究物质成分的实质是寻找物质性质的异同的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转化观,感受归纳,实验等方法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作用。

三、课的教学过程
【课的导入】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所以,这节课,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掌握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二是认识到探究物质成分的实质是寻找物质性质的异同。

【创设问题情景】
展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试剂瓶,让学生观察瓶口的白色固体提出问题,如何知道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呢?
【教师讲解点拔】
[知识回顾]: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2NaOH+C02==Na2CO3+H2O ,
[提出问题]: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就要证明溶液中有什么物质呢?
[讲解]:如果氢氧化钠变质了,样品中就会有碳酸钠的存在,所以,我们只需要检验样品中是否有碳酸钠,就知道样品是否变质了。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呢?
[分析]:应该从碳酸钠性质入手,寻找可以与碳酸钠反应,并伴有明显现象
的试剂进行检验。

[知识回顾]:碳酸钠的相关性质,
A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 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C 能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 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设计实验验证时,注意性质相同物的干扰);其次,利用稀盐酸、石
灰水、氯化钙溶液等物质进行实验验证,分别利用了碳酸钠与酸、碱、
盐类物质的反应;最后,同一类物质,从设计原理上属于同一种方法。

[实验验证] :
【知识应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呢?请用不同的原理,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检验,至少3种方法。

【教师讲解点拔】
探究物质成分的实质是寻找物质性质的异同。

结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我们知道,剩余溶液的成份有两种可能,一是盐酸完全反应,里面只有
氯化钙,二是盐酸有剩余,里面有氯化钙和稀盐酸。

回顾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可以找到很多检验稀盐酸的方法。

比如:加入铁粉,有气泡冒出;加入紫色石
蕊试液,溶液变红;加入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
【课的小结】
这节课,我们既掌握了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方法,也掌握了探究物质成分的思维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