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净值7.黄金分割律2.流动偏好陷阱8.菲利普斯曲线3. LM曲线9.宏观经济学4. AD曲线10.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5.实际余额效应件11. TS曲线6. BP曲线12.挤出效应二.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GDP是指()的总和。
中,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已知,03000亿元,1=800亿元,G二960亿元,X=200亿元,隹160亿元,折I口=400亿元,则()不正确。
A. GDP二3800 亿B. NDP二4400 亿元C.净出口二40 亿元D. GDP二4800 亿元3•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4.关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B.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C.投资与利率是非相关关系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5•—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A.为负B.为正C.为零D.等于16.LVI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B.垂直C.向右上方倾斜D.不一定7.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B.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8.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9.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推迟经济的衰退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离10.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降低工资B.减税C.控制货币供给最11.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A.不变B.受影响,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C.下降D解除托拉斯组织D.上升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 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向右移动保持不变发生转动14.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
[).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15.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敬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敬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欣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敬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16.国贸易盈余表示该国()。
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C.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D.消费低于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三、计算题1.假设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0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政府购买G-200 (亿美元),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250+0. 5Y-125r,货币供给Ms二1250 (亿美元),价格水平P=l,试求:(1)IS和LM方程;(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4)若充分就业收入¥=5000 (亿美元),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虽:(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最;2.某经济社会中;(1)已知平均储蓄倾向APS二0.2,潜在的社会平均投资生产率二0.4,求有保证的增长率;(2)已知APS二0.12, K/Y比率二3,求有保证的增长率;(3)已知APS-0.2,增长速度为每年4%,求均衡的K/Y比率;(4)已知K/Y比率二4,为了使实际增长率为每年7%,求APS的值;3.已知:某经济社会中工资总额为1000亿美元,间接税减津贴为100亿美元,利息为1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900亿美元,租金为300亿美元,投资为600亿美元,利润为200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为300 亿美元,出口额为600亿美元,进口额为700亿美元,政府的转移支付为50亿美元,所得税为300亿美元。
(1)按收入法计算GNP;(2)按支出法计算GN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进出口盈余;4.已知某经济社会生产函数y=k-0. 2k2, y为人均产出,k为人均资本存量。
平均储蓄倾向s为0. 1,人口增长率n为0.05,求(1)均衡资本一一劳动比率;(2)均衡人均产出、均衡人均储蓄和均衡人均消费;四、简答题1.LM Illi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丁•哪些因素?2.实际经济增长率、均衡经济增长率、自然经济增长率的含义是什么?三者不相等吋社会经济将出现什么状况?3.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I』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五、论述题1•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2.试用1S一一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3.在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失衡如何自动得到调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创造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反映了新增加的价值。
英文简称NNP。
2.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下降,或者说债券等资产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 因而会将所持有的债券等资产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持有货币所损失的利息很小,但可避免债券等资产价格下跌时的风险。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3.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M)。
IN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LM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4.AD曲线:商品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会相应地下降,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6.BP曲线:表示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表示净出口流入与净资本流出相等。
BP曲线上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顺差,BP曲线下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7•黄金分割律:经济学家费尔普斯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得出的,如果使资本一一劳动比率达到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这样-•个数值,则可以实现社会人均消费的最人化,这就是黄金分割律。
8.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统计方法得出的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反映在坐标图上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具有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后来的经济学家用通货膨胀率代替工资上涨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9.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10.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乂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
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増加的时候消费也増加,但消费増加不如收入増加得快;随着人们收入増加,储蓄额将加大;如果没有投资吸纳储蓄,则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
11.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斜率为负、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均衡,即【二S。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I>S,曲线上方的点表示I〈S。
12.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増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在IS—一L\1模型中,若UMIII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引起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但是,这-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増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増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
二、单项选择题l.B 2. A 3.C 4. B 5. A 6. A 7. C 8. A 9. D 10. C 11. C 12. D 13.B 14. D 15. C 16. C三、计算题1.解:(1)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有下列方程成立:Y=C+I+G, C二600+0.8Y, I=400-50r, G=200联立解方程组可得IS曲线表达式:Y-6000-250r在货币市场均衡时,有下列方程成立:L二此/P, L=250-0. 5Y-125r,此/P二1250联立解方程组可得LM Illi线表达式:Y-2000-250r(2)联立方程IS和LM,解得均衡利率r=8,均衡收入Y二4000(3)财政政策乘数为:货币政策乘数为:(4)由于£=5000,而实际收入Y=4000,因而AYT000,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政府购买,AG=A Y/Kc= 1000/2. 5=400(5)若用増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耍増加货币供给量,A 比/P 二△ Y/KF1000/1 二10002.解:(1)潜在的社会平均投资生产率=0.4,因此资木产出比K/Y=2. 5,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0.2/2. 5=8%(2)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0. 12/3=4%(3)均衡的K/Y=0. 2/0. 04=5(4)APS=4 X 7%=0. 283.解:(1)按收入法计算GNP:GNP二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1000+100+300+200+100= 1700亿美元。
(2)按支出法计算GNP:GNP二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 (出口-进口)=900+600+300+ (600-700) =1700 亿美元。
(3)政府预算盈余二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其中,政府收入-所得税+ (间接税-津贴)-转移支付二300+100-50二350,所以,政府预算盈余二政府收入-政府支出=350-300=50亿美元。
(4)由于(投资-储蓄)+ (税收-政府支出)+ (出口-进口)=0,所以储蓄二(政府支出-税收)+ (出口- 进口)+ 投资二50+ (600-700) +600=550 亿美元。
(5)进出口盈余二出口-进口=600-700—100亿美元。
4.解:(1)不考虑折1口和技术进步时,在稳定状态有k=sy-nk=s(k-0. 2k2)-nk=0,因k>0,将等式s(k-0. 2k2)-nk=0整理,得:k=5-5n/s=2. 5,因此,均衡资本——劳动比率为2. 5;(2)将k=2.5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均衡人均产出y二1.25,均衡人均储蓄sy二0. 125,均衡人均消费c=y-sy=l. 125四、简答题1.LM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答:LM 111J线的位置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利货币供给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