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抽象法
? 意志的特殊性是意志概念的一个环节,但是,法只涉及 人格拥有的权利,不涉及意志的内容。法既不考虑个人 的需求,也不考虑动机。在法中,我们只对自己的权利 感兴趣,抽象法最初只是一种单纯可能性,是一种形式 的东西,法的规定提供一种权能。你可以行使,也可以 不行使。( 37节)
从人格到财产
? ·人格是纯粹主观的,它要扬弃这种主观性 ,使自己成为实在的,它必须对象化。对 抽象的排他的个人来说,自然界,即外部 的、直接在眼前看到的世界是他的意志的 第一个对象。因而,对物的占有就构成自 在自为地自由的第一个行动。见第39节。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 自由意志一开始是抽象的,它必须赋予自己以定在,最初的定在 就是人碰到的物,因此人最先是以抽象的人格与物打交道,这是 抽象法和形式法阶段。但是,这种自由是低级的自由,我们只有 把物作为意志的对象占有时才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
? 道德是这种自由的否定,是意志从外物回到自身。“现在我不仅 仅在直接事物中是自由的,而是本身就是自由的。在这里,人们 关心的是我的判断和意图、我的目的,外部世界对他来说是无足 轻重的。但是,道德的自由仍然是片面的,没有实现理性与现实 的统一。
洛克的财产观
? 洛克的财产观:( 1)上帝把土地和自然资源给我 们,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便利和生活舒适,但是, 一个物只有给某个私人使用,才能给他带来好处 和便利(私人使用权)( 2)人对自己的身体具有 所有权,对运用身体的劳动对物的改造所造成的 后果也具有所有权(财产权的根源在于劳动)( 3 )上帝赐于我们的一切是供我们使用的,不是
是现实本身的自我意识 。(§31)
法的概念和本书内容划分的原则
? 法的概念:我们在本书所谈的法的时候,不仅指 人们通常意义上对这一名词所了解的,即市民法, 而且指道德、伦理和世界史而言;它们都属于法。 属于人类合理生存的普遍条件。
? 本书内容区分的依据:自由实现的各个阶段,不 同阶段的区分和联系依赖的不是经验历史,而是 自由理念的内在发展。人的自由包含着三重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 关系。这三重关系的法就构成抽象法、道德和伦 理的内容。
私有制的起源
? 卢梭的财产观::“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 等几乎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 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 法律的建立,不平等终于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断言,仅为实在法所认可的精神上的不 平等,每当它与生理上的不平等不相称时,便与自然法相 抵触。这种不相称充分决定了我们对流行于一切文明民族 之中的那种不平等应持什么看法。因为,一个孩子命令着 老年人,一个傻子指导着聪明人,一小撮人拥有许多剩余 的东西,而大量的饥民则缺乏生活必需品,这显然是违反 自然法的,无论人们给不平等下什么样的定义。”(文明 是人类的堕落,而私有制是一切罪恶和堕落的根源)
法与人格
? 人格意味着拥有权利的能力( personality implies a capacity to possess right ) ,而法的本质是人可以不 受干预的行为的权利,因而 人格是抽象法的基础。法 的绝对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 (Be a person and respect other as persons) (40)这句话 非常重要,自由是法哲学的核心,而自由在抽象法阶 段是以单个主体的人格为基础的。( “自为地存在的意 志即抽象的意志就是人。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 ” 第26节)“人格一般包含着权利能力 ……所以法的命令 是: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第 36节)
抽象法的观点
? 作为自我规定的自由,意志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主观上 意味着我的行为目的是我自己所选择的,客观上意味着我选择 的目的不是任意的,而是合理的,即符合他人的意志、期待和 理解的,换言之,是在内容丰富和得到充分证明的。然而,这 一具体自由的化身只有在客观精神充分发展后才能实现。
? 抽象法是具体自由现身的第一步。在这里,主观 上每个人都把 自己视为纯粹从自己欲望和冲动出发行动的原子式个体中的一 员。作为自我来说,主观上我相信自己具有无限的不受干预地 追求自己欲望的权利,客观上,把任何阻碍我的欲望和追求的 社会制度都视为不合理 的。因此,法的观点是消极自由的观点 ,在这里自由就是不受干预的行动能力。
所有权的形成
? “人有权把他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中,因而使该物成为我的东 西。”(52页、44节)这个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把外物拿过来。比如说个人摘了一个果实,用手把它取来,为“ 占取”,取来的含义多一点;第二个阶段为“占有”,就是拿过来 之后,放在自己手里面了,与外物的关系就进了一步;但黑格 尔认为你光占着物,并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产生了第三个阶 段,就是把拿来的、自己占有的东西,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就是“所有”,就是把自己的意志放在这个物里面。我是有自由 意志的个体,那我自由的意志怎么在物上实现呢?就是给这个 物打上自己的烙印——这在法律上有很多的办法,比如写上自 己的名字、做一个特定的标志等。在这里,重要的就是要形成 一种抽象的状态,个人把自己的意志实现在所有物上,打上各 种各样的烙印,最后这个东西就是“我的”,把“我的”这个概念和 这个东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成了“所有物”,“所有” 的过程就完成了。
科学的唯一任务就在于把事物的理性带给意识
? 《法哲学原理》是具体自由的概念辩证法的内在 运动。
? 概念的辩证法不仅在于产生出界限和相反的东西 的规定,而且在于产出并把握这种规定的肯定内 容和成果,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 发展。
? 概念的辩证法不是主观思维的外部活动,而是事 物固有的灵魂。 “合乎理性地考察事物,而不给对 象从外面带来理性,并对它进行加工制造,而是 说对象就它本身来说是合乎理性的。 ”因此,哲学
? 抽象法的三个环节:占有、契约 、不法和 犯罪
为什么要有所有权?
? 所有权问题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 批判首先是对私有制的批判。
? 私有制不是天经地义的。古埃及的宗教文献《死亡之书》有这 样的神喻:“我给饥饿者以面包,我给裸露者以衣裳。”中世纪 一位神学家说:“你拥有的面包属于饥饿者,你脱下的衣服属 于裸露者,你埋在地下的钱属于身无分文者的救赎和自由。” 这是从需要出发定义财产,也是反对私有制的最古老的道德动 机。但是,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意识到,如果人们对自己的劳 动产品没有占有权,就会失去创造财富的动力。因此,一般认 为财富应该属于劳动者。但是,古代哲学家一般认为,人们的 劳动以及劳动产品的交换,不应该以占有为动机,而应满足自 己的需要以及为自己的独立提供条件为动机。因此,从古希腊 到中世纪,高利贷和利息一直是不合法的。
? 黑格尔反对把国家等同于市民社会,认为国家是 客观精神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伦理自由的体现形 式,是最具体形态上的自由。《法哲学原理》不 仅是现代社会的辩护,也是它的批判。(§ 33补 充)
抽象法:概念释义
? 抽象法(abstract law)
? 第一, 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来理解 , 任何 概念的发展都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黑格 尔讲任何学科,都有一种逻辑的思路在里头,按 我们过去说法,叫逻辑的三段法 (syllogism) 。按 照 事物的内在逻辑,事物 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 抽象 阶段, 一个事物的自我同一性,但是,这种 同一是抽象的,没有内容的同一。如《逻辑学》 “ 存在 ”范畴 一样,同样,狭义上的法律在这里是 意志最抽象的自我规定,是自由定在的最初级的 形式。
所有权是自由的定在
? 对物的占有是人的绝对权利:人有权把他的意志 体现在任何物中,因而使该物成为我的东西 …… 这就是人对一切物据为己有的绝对权利。 ”(44节 )
? 占有就是把某物置于我自己外部力量的支配之下 。在这个支配行动中,关键不是人与物之间发生 的具体的利益关系,也不是物满足了人的需求, “但真正的观点在于,从自由的角度看,财产是 自由最初的定在,它本身就是本质目的。”( 54 页、45节)这段话非常重要。人的自由是一个系 统,每一阶段都有其必然的规定性,对人来说, 拥有财产就是最初的自由规定性。
·法是对消极自由的规定
? 人格是人的自我的抽象同一性,即我是我,我可以从任 何东西中投身抽象出来,摆脱一切规定性的能力。这种 的自由就是消极的否定自由。黑格尔指出,与道德和伦 理相比,法的规定是一种许可或法的能力( permission or legal power ),它给自由限定一个范围,因此法是 以否定形式为自由提供保障的, “在抽象法中只存在禁 令”。(38节)
《法哲学原理》第一篇 抽象法(§34-§40)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汪行福
2007.9—2008.1
抽象法:概念释义
? 第二,是联系到法哲学的内容来理解。法是自由的定在,或 者说是自由的现实化。这里的法既包括法律,也包括内心的 道德以及社会习俗和制度(即伦理)。在法这一阶段,自由 是最抽象的,它只是抽象的人格。与这种自由意志相联系的 法,他称为抽象法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法本质上就是抽象的 ,它调节的是抽象的法人之间的财产和人格关系。自在自为 自由的主体在法的阶段的特征是“抽象”自由,或消极自由。对 这种自由的考察是法哲学的起点,正如马克思《资本论》, 不能从资本开始,而必须从商品这个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 开始。法哲学也一样,不能首先从国家或市民 社会出发,必 须从抽象法出发。
? 用于浪费的,因此对物的无限占有是不合理的。 (4)界定财产限制的标准是不损害他人原则,即 一个人占有不损害不减少另一个人的福利。
黑格尔的财产观:人为什么要占有物
? 抽象的具有直接性和抽象普遍性的法的个人,在法权领域 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所有”的问题。(1)从人和自然的 关系来论,一个人人格虽然是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自然环 境,不可能存在的,他的自由意志也不可能实现;(2) 人总是有需要的,要满足他的需要,首先要和外在的物发 生关系,要解决和外物的关系。(3)占有的基础主要不 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而是人与物之间的精神上的关系 。他说:“所有权所以合乎理性不在于满足需要,而在于 扬弃人格的纯粹主观性。人唯有在所有权中才是作为理性 而存在的。”(41节)在所有权中,物是自由的定在,只 此只有物本身才是法的调节对象。现代法的前提是把人作 为人格看待,因而它不允许奴隶制以及其他涉及人身依附 关系存在。见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