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税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怀仁地税局陈
先谈谈对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认识。
转型跨越发展,一场山西人敢问“路在何方”的突围之战。
有两个原因造成。
1、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
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生态破坏相当严重,解放以来共采煤120亿吨,每采1吨煤要破坏2.5吨水,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
痛定思痛,山西要改变“利润在沿海,代价在山西”的发展困境。
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要鉴戒辽宁阜新教训,阜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
曾经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阜新海洲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
全市80万人,有20万人下岗。
19万人月收入在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
山西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减产1亿吨。
我们不能再走阜新之路。
山西之所以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开始之后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省级试验区。
我想,就是要保证山西一旦地下没挖的,还要手里有花的。
下面,我再谈谈对解放思想的认识,我觉得地税部门要重视两个观念。
1、敢为天下先。
改革开放30年,山西这个资源大省还是欠发达省份,与周边的内蒙差距日益拉大。
显然不是资源问题,而是思想观念束缚较重。
个别同志工作中,总想着要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停靠在上级的工作思路下。
工作起来缺乏棱角。
从袁纯清书记推荐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我学习到,基层工作者要“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样才能高质量地服务和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
2、价值高于位置。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我建议地税人的要树立“价值高于位置”的思想。
铁打的营盘,首先要有铁打的兵。
如果一个单位里都抢好位置,站在前面的精神,站在后面的松垮,是没有战斗力的。
为此,上级部门多重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给站得较远的靠后的多些关注,开发出他们的优点,及时地调整他们的位置。
让最基层人员愿意在基层干,感觉干得有价值,有出路。
大税收,应主要体现在科学管理上;大服务,就是要服务纳税人,服务当地经济。
我还想谈谈工作上的一些建议:
1、提高办税效率。
在十二五,努力提高纳税人自助申报能力、实现远程网银纳税。
把纳税人从征收大厅纳税模式转变为在自己财务办公室自行纳税模式,把我们大厅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2、考核透明务实。
上级机关要务实考核目标责任,科学化考核。
业务类的考核在征管系统中实现,定期公布结果,不下去考核,不一次考核。
考核流程透明公开,基层机关人员不用搞年底突击补课工作。
把精力用于平时实质性工作。
3、注重税收宣传。
最近媒体关注降低“馒头税”一事引发了社会争论。
从社会反响看,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税种税率国地税区别,这也从侧面上反映出了我们整体税收宣传不到位,税收宣传手段落后渠道少。
为此,应当提供共性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对普通大众做好一般宣传,对纳税人做好专业宣传,在省局、市局网站上及时对中央、地方税收政策进行公告。
并进行互动问答。
4、税收与时俱进。
以前山西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煤炭、焦炭、冶金、电力,这四个产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80%以上,我们收税相对简单,抓好这4个产业,就抓好了重点、收上来大头。
此次山西省作为转型综改试验区,袁纯清书记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新增的非煤产业项目将达到60%,我们税务部门要跟上形势,注重对新兴的产业挖掘税源,探索经验。
5、重服务与促进。
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山西省五年要固定资产投资5万亿,因此我们税务部门应当未雨绸缪,服务与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对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要重点关注,在跨地区建筑业营业税方面,做好对建安企业外管证等审核,按照国税办函【2010】613号规定对其在工程作业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规范对跨地区项目部的认定从而收好预分企业所得税。
另外对在外地办理了税务登记证的机构,在我县从事监理、仓储等服务,要注意其一旦超过180天的,必须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按照营业税的机构所在地原则在我县征收营业税。
6、走出去引进来。
地税要大踏步高质量发展,应当走出去,到先进地方、省外重点院校看看学学,放眼才知天地宽。
建议市县局在外出学习上加大投入,拓宽人们的思维视野,找到差距,发扬右玉精神,迎头赶上。
最后用原长治吕日周书记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解放思想,黄金万两;思想保守,一无所有。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